三年片在线观看免费观看高清电影,国产尤物精品视频,久久er热在这里只有精品66,CAOPORN免费视频国产

科技四兩撥千斤

時間:2012-10-09作者:桑 靜 來源:《中國農墾》2012年第4期

  現代農業是科技型農業,科學技術是海拉爾墾區農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近年來,墾區通過完善農業科技創新機制,有效整合科技資源,以提升科技支撐和引領能力為核心,以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為動力,大力實施“科教興墾”戰略,在新型肥料、農藥、生物制劑篩選,新品種引進選育推廣,保護性耕作綜合應用,高產攻關田典型引路,油菜田間病蟲草害綜合防治,大小麥、油菜模式化栽培技術規程補充完善和農業科研人員培養等方面均取得一定程度的突破。
  ——種業是國家戰略性、基礎性產業,也是決定現代農業發展的核心要素。近年來,海拉爾墾區育種技術不斷拓展,推進了新品種選育進程,使墾區良種覆蓋率達100%,良種對糧食增產的貢獻率逐年提高。墾區通過實施測土配方施肥,近5年累計推廣完成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耕地達540余萬畝,測土配方施肥地塊糧油作物增產近6萬噸。小麥、油菜萬畝攻關田,平均畝產達509.7公斤和220公斤,平均高于對照田116.9公斤和30公斤,創造了我國北方高寒旱作單產新紀錄。經過實踐檢驗的良種和新農業技術,不僅在墾區大面積推廣和應用,還輻射到周邊農村,農墾的帶動引領作用得到極大發揮。
  ——墾區大力實施保護性耕作,減少農業生產損失,保護生態環境,趨利避害。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墾區總結出第一年深松整地休閑,第二年播種小麥、收獲留茬、秸稈拋撒覆蓋,第三年免耕播種油菜,第四年地表處理(耙茬)播種或直接免耕播種大麥的4年一個循環的大型機械深松、噴藥、秸稈覆蓋、免耕播種、地表處理等技術綜合配套使用的保護性耕作模式。目前,海拉爾墾區保護性耕作率已達到90%。
  ——大型機械化保護性耕作是發展避災型農業的有效途徑。“我駕駛的這個機車安裝了GPS衛星定位系統,210多馬力,每天的工  作量能達到4500畝。”海拉爾墾區上庫力農場職工杜鵬飛站在價值百萬的農機前驕傲地說。過去的海拉爾墾區機械水平落后,嚴重制約了農業發展。而現在,每年農業生產時節,由凱斯、約翰迪爾等世界最先進的農業機械組成的現代農業機群,如金戈鐵馬般奔馳在海拉爾廣闊的土地上,整個墾區田間作業綜合機械化水平達95%,集中耕種土地的綜合機械化水平達99.9%,高出全國平均水平近一倍,農業機械標準化作業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在海拉爾墾區的秋收收獲現場,常會看到大型聯合收割機將小麥割倒在麥田里不直接收獲,而是一個星期后再進行收獲。因為秋季常會刮起四五級大風,麥穗粒容易掉在地上,如果直接收割會損失10%左右,而通過分解收獲,田間損失率可以降到2%,按畝產500斤計算,每畝可以減少損失40斤,墾區一年播種370多萬畝地,則可減少近7000萬斤的田間損失。先進農業機械在收獲作業中的應用,保證了每粒糧食 “顆粒歸倉”。墾區400萬畝集中連片耕種,播種作業只需7天,收獲作業僅用25天即可完成。墾區職工駕駛著這些“天價”機車,準確地完成生產作業,實現了作業的精確定位、快速播種、良好收獲。“十一五”期間,海拉爾墾區農機更新總投資6億多元,購進機械5000多臺件,農機作業綜合能耗為64.2瓦/畝。隨著墾區農業機械化的完善和發展,擴大了農業發展規模,提升了產業化發展水平,明顯降低了農作物生產成本,提升了糧食作物的產出率,保障了糧食的穩產增收。先進農機具在實施免耕播種、秸稈還田等保護性耕作中,真正做到了“以一頂百”。
  ——滴灌設施建設應對高寒干旱天氣。“零下42℃、零下46℃,呼倫貝爾地區遭遇百年極寒”,當呼倫貝爾的極寒天氣被各大媒體爭相報道時,海拉爾墾區謝爾塔拉種牛場滴灌設施建設正如火如荼地進行。地處高寒旱作農業區的海墾區如何打破“靠天吃飯”這個發展瓶頸,使農業煥發新的生機?解決干旱難題,必須暢通水利這條農業發展命脈。2011年,海拉爾墾區爭取到國家農業發展銀行5.3億元貼息貸款,在15個農場全面開展節水灌溉項目建設。當年墾區雖然遭遇大旱,但率先實施節水灌溉項目的三河馬場的小麥滴灌田比常規田畝產高了近900斤。今年,墾區將利用政策性貸款再建設4萬畝節水灌溉田,5年內節水灌溉田將達到100萬畝,糧油總產將實現翻番。
  ——建立農業氣象防災減災應急機制和長效機制。為進一步增強農業的防災減災能力,墾區與地方氣象部門聯手,建設農業氣象站23個,根據氣象條件分析墑情、旱情、苗情等,特別是在遇到自然災害時,迅速作出應急反應,進一步提高了抗災奪豐收的能力,保障了糧食的高產穩產。
  ——建立多元化的教育培訓體系和開放型人才流動機制。多年來,海拉爾墾區注重農業科技創新型人才培養與引進力度,進一步提高了科技人才的整體素質。同時,墾區還建立了科學合理的科研攻關、成果轉化、推廣應用的多層次人才梯隊結構。通過內培外訓,為科研人員搭建良好平臺,使其在實現自身價值的同時,為墾區創造出更多的社會價值。墾區每年還吸納許多大學畢業生,為墾區農業科研隊伍注入新鮮血液,形成了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充滿活力和創新精神,適應新形勢、新任務要求的創新型農業科技人才隊伍。目前,墾區共有農業科技實驗站10個,其中,具有省級以上規模的2個,農業科研從業人員153人,平均每年承擔國家、自治區與呼倫貝爾市試驗項目10余項。同時,墾區通過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農業技術培訓和講座,向職工宣傳和教授新的農業科學技術,使新技術在墾區“落地生根”。
  “十一五”期間,海拉爾墾區取得科技創新成果73項,農業科技貢獻率達71.38%,高于同期全國農業科技貢獻率52%近20個百分點,實現了農業發展模式的轉型升級。

(作者單位:內蒙古海拉爾農墾集團公司)
責任編輯:昝瑩瑩

?
主辦單位:中國農墾經濟發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南路96號農豐大廈 郵編:100122
京ICP備11035685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472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