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片在线观看免费观看高清电影,国产尤物精品视频,久久er热在这里只有精品66,CAOPORN免费视频国产

云南高原特色熱作產業創新發展建議

時間:2017-05-05作者: 來源:《中國熱帶農業》2016年第6期

李志云  何天喜  趙國祥   李維銳


摘 要:總結了云南高原特色熱作產業發展成效,分析了其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并提出建議,為進一步提升云南省特色熱作產業創新發展的層次和水平提供借鑒參考。

關鍵詞:特色;熱作產業;創新;發展;建議


  “十二五”期間,云南省委省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高原特色農業發展的決定》,將天然橡膠、甘蔗、茶葉、咖啡、澳洲堅果和中藥材等列入了集中發展的特色優勢產業。2016年年初,省委省政府又提出了《關于加快高原特色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意見》,明確了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引領云南省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發展。本文按照《意見》的總體要求,圍繞云南省特色熱作產業的熱點、難點和技術關鍵展開分析論述,并提出創新發展建議,旨在為進一步提升我省特色熱作產業創新發展的層次和水平提供借鑒參考。

  一、產業發展成效顯著

  云南熱區涉及全省15個州市、85個縣市區,總面積達8.11萬平方公里,占全省國土面積的21.9%,占全國熱區總面積的16.9%,主要的特色熱作產業有天然橡膠、茶葉、甘蔗、熱帶水果、咖啡、熱帶花卉和澳洲堅果等。 2012年云南省委省政府作出加快高原特色農業發展決定以來,各地圍繞發展高效生態農業,推進了農業結構調整,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高原特色熱作產業發展迅速,生產能力不斷提高。截至2015年底,云南省天然橡膠種植面積860.25萬畝(占全國49.44%),總產干膠43.93萬噸(占全國53.83%),產值49.72億元(占全國55.53%);澳洲堅果種植面積182.79萬畝(占全國95.38%),產殼果0.80萬噸(占全國77.89%),產值1.69億元(占全國72.22%);咖啡種植面積177.02萬畝(占全國98.61%),產咖啡豆13.91萬噸(占全國99%),產值20.70億元(占全國98.36%);熱帶水果種植面積378.88萬畝,產量461.64萬噸,產值155.64億元;甘蔗種植面積505.60萬畝,產量2050.00萬噸,產值91.64億元;南藥種植面積79.29萬畝,產量14.06萬噸,產值174.46億元。目前,云南省的天然橡膠、咖啡和澳洲堅果等主要特色熱作產業種植面積、產量、產值及單產水平均為全國第一,其高原特色熱作產業在全國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二、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農業發展的內外環境都在發生著深刻變化,云南省的特色熱作產業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和挑戰。

  (一)機遇

  1.生態文明建設為特色熱作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

  2012年,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黨的十八大從新的歷史起點出發,做出了“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決策,提出了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走可持續發展道路。2015年5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發布;2015年10月,增強生態文明建設首度被寫入國家五年規劃。習近平總書記2015年年初視察云南時,明確要求云南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爭當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

  建設生態文明,昭示著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意味著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的根本改變,也為發展特色熱作產業指明了方向:堅持綠色發展理念,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走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發展道路,著力構建綠色產業體系,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有機農業、生態農業,以及特色經濟林、林下經濟等產業,實施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大力培育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

  2.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推特色熱作產業發展

  2015年底到2016年初,中央醞釀提出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大舉措,實質就是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從生產、供給端入手,推進供給側的產業結構調整,通過創新驅動,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提高供給質量,增加有效供給,適應市場需求的結構變化,改善“中低端產品過剩,高端產品供給不足”的供給現狀,更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要,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用發展新理念來解決農業供給等方面庫存、成本、產能以及短板和投入等難題的重要實踐形式與有效途徑。貫徹中央精神,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調優、調高、調精熱區農業生產結構和產品結構,增加綠色和特色熱作農產品供給,有助于提高特色熱作產業比較效益,更好地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保護農業資源,改善熱區農業生態環境,促進熱區農民增收、企業增效,必將對促進特色熱作產業發展產生積極作用。

  3.國家對農業農村經濟扶持力度不斷加大

  新時期我國農業取得明顯成效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國家不斷加大農業投入和扶持力度。今后,繼續保持農業投入力度不減,緩解農業資金供給不足和資金利用成本相對較高的矛盾,改善農業資金供給結構,也仍然是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任務之一。2016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要“優先保障財政對農業農村的投入”,確保財政投入農業資金力度不減和總量有增加,同時,要發揮財政資金杠桿作用,“鼓勵和引導金融資本、工商資本更多投向農業農村”,并“多層級深入推進涉農資金整合統籌”,發揮資金引導資源配置于現代農業發展的作用。

  (二)挑戰

  1.資源約束加劇,產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近年來,云南省高原特色熱作產業發展步伐加快,但各種風險和結構性矛盾也在積累聚集,資源條件趨緊和生態環境惡化的制約日益突出,成本的“地板”與價格的“天花板”給特色熱作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帶來雙重擠壓,導致數量與質量、總量與結構、投入與產出、成本與效益、生產與環境、當前與長遠等方面矛盾上升。唯一出路就是依靠創新驅動,以改革為動力,以科技為引領,堅定不移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從主要追求產量增長和拼資源、拼消耗的粗放經營,盡快轉到數量質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競爭力、注重農業技術創新、注重可持續集約發展上來,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提高資源利用率,建設環境友好型生產基地,實施綠色、清潔生產,減少環境污染損害,實現產業發展、資源節約、環境保護相協調,增強產業發展后勁。

  2.主要熱作產品市場價格持續走低

  2011年3月以來,受歐債危機及美元持續走強的影響,以美元計價的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挫,加上市場需求長期疲軟,國際天然橡膠市場價格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持續下跌,跌至目前的1.1萬元/噸左右,遠遠跌破生產成本,下跌持續時間之長和幅度之大,均創歷史紀錄,橡膠生產企業嚴重虧損,種植者收入大幅度下降,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出現棄管、棄割甚至砍樹改種現象,天然橡膠產業面臨嚴峻考驗。此外,咖啡、白糖等大宗熱作農產品市場價格也在低價位徘徊多年。

  3.特色熱作產業規模不大

  云南省熱區具有發展特色熱作產業優勢,但缺乏統一規劃布局,規模化、區域化不強,普及面不廣,小、散、弱、雜現象突出。各地區在發展特色作物上,基本上是各自為陣,有的是職工個人自發引種,新發展的產業帶有局部性。辣木、諾麗和石斛等新興高效熱作產業有的還處于引進試驗階段,由小規模向大生產轉變,要形成優勢特色熱作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還需繼續努力,穩步推進。

  4.熱作科技推廣工作有待加強

  近年來,云南省熱作科研機構圍繞云南省特色熱作產業創新發展需求,積極開展科技創新、研發與示范推廣,熱作科技工作取得了長足進步。但是,總體而言,云南省熱作科研體系薄弱,自主創新能力不強,技術推廣和服務體系不完善,服務機構數量少,服務基層一線的科技人員不足,產前、產中、產后技術指導服務不到位等問題仍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特色作物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綜合配套生產技術研發集成與示范推廣仍顯薄弱;主要熱帶作物病蟲害監測與綠色防控工作也亟待加強。

  三、創新發展建議

  (一)優化區域布局,推進特色熱作產業向最適宜區集中

  各地要根據市場導向,立足資源稟賦,因地制宜,突出重點,按照“特色明顯,布局合理,規模適度,優勢突出,產出高效”的要求,堅持突出特色、合理布局、集中連片的原則,重點打造和發展基礎好、帶動力強、特色鮮明的傳統熱作產業和新興熱作產業,進一步完善和優化產業規劃布局,積極引導咖啡、茶葉、澳洲堅果、熱帶珍稀水果、南藥及珍貴用材林等主要特色熱作產業進一步向優勢區域集中,帶動各類生產要素向優勢區域聚集,做特區域性高效熱作產業,構建起“區域優勢顯著、主導產業明確、引導示范作用突出”的優勢特色熱作產業帶,打造優勢特色熱作產業基地和產業集群,增強特色熱作產業綜合生產能力。

  (二)積極穩妥推進天然橡膠產業轉型升級

  2015年,云南省天然橡膠面積860.25萬畝,在云南省熱作產業中占據半壁江山,是云南省最大的熱作產業。2011年3月以來,在多種因素影響下,國際天然橡膠市場價格持續下跌,天然橡膠產業面臨嚴峻考驗。在此情況下,積極穩妥推進天然橡膠產業轉型升級勢在必行。目前,推進云南省天然橡膠轉型升級建議重點抓好以下3項工作:一是抓好生態膠園建設工作,通過建設立體復合生態膠園進一步提高膠園土地利用率、產出率和經濟效益,提升膠園生態功能,建設生態文明。二是高度重視發展橡膠精深加工制造業,延伸產業鏈,提高產業附加值;同時,加強對橡膠樹木材、橡膠籽油及制膠廢水等橡膠產業副產物的綜合利用。三是積極探索橡膠樹矮化枝葉修剪提煉膠乳等生產模式創新,在試驗探索的基礎上總結成功經驗,創新橡膠生產模式。

  (三)進一步做優做強咖啡產業

  咖啡產業是云南省特色熱作產業,其面積、產量均占全國的98%以上,成為我國咖啡的代表。目前,云南咖啡產業發展時機成熟、條件優越、優勢突出、潛力巨大,應按照培育仟億元大產業的發展思路,充分發揮云南的區位優勢,把其打造成亞太地區的咖啡種植、加工、貿易和倉儲中心,建立完整的咖啡產業鏈和咖啡自主品牌,實現云南從咖啡原料大省向咖啡產業強省轉變,加大產業政策扶持,發揮產業引領作用和優化產業發展環境。一是整合各方資源,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議出臺新時期下加快云南省咖啡產業發展的意見,把云南咖啡產業發展納入國家產業發展規劃,并由政府統籌各種媒介資源,加大對云南咖啡的宣傳力度。同時,統籌產業發展與邊疆脫貧,拓寬咖啡產業扶貧新渠道。二是培育龍頭企業,發揮產業引領作用。一方面,在咖啡種植、加工、物流領域下功夫,進一步打造龍頭企業,做出精品品牌。同時設立咖啡產業基金,促進咖啡行業整合,培育產業集群。另一方面,進一步發展咖啡精深加工業,培育咖啡文化,拉動咖啡消費,延伸咖啡產業鏈,提升產業總體規模和效益。三是搭建基礎平臺,提升產業發展能力。建議成立專門的咖啡物流、保稅園區,以及全省統一的咖啡現貨交易中心,加快亞洲咖啡現貨、期貨交易所落地云南。同時,安排咖啡發展專項資金,進一步激發咖啡產業新活力。在此基礎上,充分利用南博會平臺,舉辦咖啡產業峰會,從而提升云南咖啡的國際影響力。

  (四)鞏固提升澳洲堅果、熱帶水果等特色熱作產業

  以云南省熱作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升級以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契機,進一步鞏固提升澳洲堅果、熱帶珍稀水果等特色熱作產業。一是要加快澳洲堅果系列良種的推廣應用,為澳洲堅果高產優質打下扎實基礎,提高全省澳洲堅果種植的良種覆蓋率;進一步加大澳洲堅果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綜合配套栽培技術研發集成與示范推廣力度,促進云南省澳洲堅果產業發展水平提升。二是要加快菠蘿蜜、蓮霧、油梨和楊桃等熱帶珍稀水果良種及其配套技術示范推廣步伐。

  (五)依靠科技進步促進甘蔗產業提質增效

  在新良種選育方面,重點圍繞甘蔗種質資源和育種技術創新,加強高產高糖多抗突破性品種選育,建立健全覆蓋全省蔗區的甘蔗新品種、溫水脫毒健康種苗生產繁育體系,加快甘蔗新良種的選育與應用推廣。在配套栽培技術上,重點圍繞抗旱輕簡高效集成創新,利用地膜覆蓋減蒸發保水抗旱原理,通過改進地膜覆蓋方式,進一步研究總結地膜全覆蓋抗旱栽培技術,實現蔗田土壤表面水分的“零”蒸發,充分利用土壤墑情,有效解決制約云南蔗區冬春少雨,土壤干旱嚴重制約甘蔗萌發出苗的土壤水分關鍵技術問題。開展協作攻關,研制開發甘蔗專用緩釋配方肥,長效藥,研究完善地膜全覆蓋條件下的一次性施肥、施藥配套農藝技術,形成以地膜全覆蓋集一次性施肥、施藥為一體的抗旱輕簡高效栽培技術。要充分利用蔗區現有水利設施,積極探索蔗田水肥一體化高產高效栽培模式技術;在山地半山地蔗區,開展以山地小水窖設施為主體的截雨節水灌溉抗旱栽培模式技術進行研究示范推廣。要充分利用甘蔗原料生產中產生的蔗葉和糖廠濾泥、研究蔗葉有機質還田、濾泥有機質還田農藝技術,培肥蔗田土壤。加強甘蔗種植、中耕管理、收獲農機具的引進吸收與試驗示范、重點開展中小型甘蔗收獲農機具關鍵技術聯合攻關,研發適宜云南蔗區應用推廣的中小型甘蔗收獲農機具,穩步推進甘蔗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

  (六)引導辣木、諾麗和石斛等新興熱作產業健康發展

  辣木、諾麗是藥食兩用的功能性植物,具有較好的藥用和保健功效,開發利用前景廣闊。石斛是傳統名貴中藥材,近年來人工栽培發展迅速。對于辣木、諾麗和石斛等新興熱作產業,政府重點要通過制定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產業、項目資金及政策扶持等科學引導健康有序發展,避免盲目種植和無計劃、不分區域擴種,導致各內問題的產生。同時,支持產學研合作,加強辣木、諾麗等市場準入所必須的基礎性實驗研究分析,盡快完備市場準入手續,為新產品開發和市場拓展奠定基礎。

  (七)加強熱帶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和創新利用

  要強化熱作種質資源保護,健全熱作種質資源保護管理制度,完善熱作種質資源的收集、整理、保存和鑒定技術規范,按照“廣泛收集、妥善保存、全面評價、積極創新、充分利用”的要求,整合資源、突出重點、合理布局,加強種質資源圃和種質創新基地建設,開展植物學、重要農藝、品質及抗逆等性狀的鑒定評價,篩選優異種質,加快熱作新品種選育進程,重點選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香蕉、茶葉、咖啡、澳洲堅果和南藥等作物新品種,促進熱作種質資源保護和創新利用。

  (八)強化熱作科技創新,提升科技服務水平

  著眼未來特色熱作產業發展方向,緊盯當今科技前沿,以“綠色化、信息化、高端化”為產業發展目標,在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基礎上,加強與國內外科研機構和企業合作,開展新品種、新農藝、新產品研發和關鍵技術聯合攻關,從追求增產技術轉向追求優質高效技術,從以橡膠、茶葉和咖啡等大宗農產品生產技術為主轉向大宗農產品生產技術與特色農產品生產技術并重,從生產技術領域拓展到產后加工、保鮮、儲運等領域。要圍繞重點產業、制約因素和關鍵環節開展研究攻關,重點加強作物品種創新、配套技術創新和生產模式創新,加大主推品種、主推技術的試驗示范和推廣應用,提高新品種和新技術覆蓋率。圍繞良種苗木繁育、定植、田間撫管、病蟲害綠色防控、采收與采后處理等關鍵技術環節,加強技術培訓、指導和服務,提升科技服務水平。

?
主辦單位:中國農墾經濟發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南路96號農豐大廈 郵編:100122
京ICP備11035685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472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