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貧困農場牧場,不全力拼經濟,卻投資幾十萬去建設場史館,這是為什么?在走進河北省張家口市康保牧場場史館前,我的心中裝滿了疑問。但走進展廳,參觀了陳列展覽,傾聽了布展老師的細致講解,目睹了牧場職工的精神面貌,我才慢慢理解,場史館并非博物館,它更像是康保牧場幾十年風雨的親歷者、見證者、講述者。這里保存的,不僅是古舊的物件,更是一串故事,一種軍馬人精神和一股涌動澎湃的熱血力量。
步入場史館,映入眼簾的是紅磚墻壁和木質屋頂,透露出一種時代感和樸素感。康保牧場場史館由兩間室內展廳和數百平米的室外展場組成,其中陳列的大都是舊的物件,包括畜牧用具、辦公用品、甚至還有老軍馬人的生活用品。這和跟動輒幾千平米、充滿科技感的現代城市展覽比起來,真是既促狹又平常。但仔細看看,就會覺得別有滋味。展廳里懸掛的“四季放牧歌”文字版,是由牧工口口相傳的放牧經驗改編而來,后還成為軍馬場的專業技術規范,其中的一些細節,如“喘旦”的含義已不可考,但也正是這種歷史的原汁原味,讓這些細節也充滿故事感。
在畜牧用具展區,耳標鉗、羊絨毛梳子、馬倌魚兒刀等城里人沒見過的工具,不是躺在玻璃柜里,而是被懸掛在墻上;介紹這些的工具的,不是干巴巴的文字描述,而是一幅幅使用場景圖。據說,這些場景圖是布展人員據老職工的口述考證,請了畫家重新描畫的。這就意味著,觀眾不僅能看到它們的樣子,摸到它們的材質,更能了解它們的用法。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庫展一體區,大量的牧場辦公、生活類歷史實物以它們原來的擺放方式和使用場景展現在觀眾面前,讓人有穿越回五十年代軍馬場的感覺。
“貧困,不僅是由外部條件的制約造成的,也是由居民思路和眼界不夠開闊造成的。”康保牧場前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黃城子軍馬場,1976年以后移交地方,更名為康保牧場。康保牧場地處壩上高原,干旱少雨,多風寒冷,冬季漫長,風沙霜凍頻發,土壤風蝕沙化嚴重,且屬于鼠疫自然疫源地……這樣的自然條件嚴重阻礙了當地養殖業的發展,導致牧場職工和群眾生活困難,而缺少專業型人才,也使得牧場轉型升級更是難上加難。
2018年4月,中國農墾經濟發展中心黨總支啟動了與康保牧場的結對幫扶工作。兩年來,幫扶工作在產業發展、人才隊伍、牧場改革等方面取得了諸多成果,給康保牧場帶來資金、項目的同時,更是帶來了新的技術、新的經營模式和新的管理理念:推動產業扶貧項目落地,注冊“黃城子”牧場品牌,利用農墾傳媒平臺大力宣傳,為地區產業發展注入活力,提高牧場知名度;組織牧場職工參加培訓班和考察調研,培養了一批優秀人才;協助牧場完成土地確權登記和移交辦社會職能,充分釋放牧場發展潛力……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農墾經濟發展中心拿出專項黨費支持康保牧場場史館的建設。場史館的落成,是結對幫扶工作重大成果,也是當地發展特色鄉村旅游的有益嘗試。據悉,下一步,康保牧場將以場史館建成為契機,深度挖掘牧場的軍墾文化、知青文化、馬背文化等各種文化資源,與現有的自然資源、產業資源相融合,打造特色小鎮。同時,各方也將大力推動將康保牧場場史館列為當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康保牧場場史館矗立在牧場場部一隅,給每一位前來參觀的游客講述老軍馬人過去的故事,同時她也滿懷期待地張開懷抱,鼓舞新一代牧場人砥礪奮進,為他們記下新的故事……
(作者單位:中國農墾經濟發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