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片在线观看免费观看高清电影,国产尤物精品视频,久久er热在这里只有精品66,CAOPORN免费视频国产

高舉現代農業大旗 推動農墾科學發展

時間:2013-03-01作者:農業部農墾局 來源:《中國農墾》2012年第10期

  農墾是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有經濟的重要力量。黨的十六大以來的十年,是農墾發展史上又一個輝煌十年。這十年,農墾從低谷中崛起,在艱難中前進,扭轉此前連續多年虧損、經濟增長低速徘徊的局面,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和職工收入顯著提高;這十年,農墾高舉現代農業大旗,全面推進農業現代化,糧食等主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和現代農業示范帶動能力顯著增強;這十年,農墾大力加強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墾區民生得到顯著改善,并為國家建設、發展和穩定作出巨大貢獻。這是黨中央、國務院和地方各級黨委政府正確領導、大力支持的結果,是農墾廣大干部職工艱苦奮斗、勇于開拓的結果,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偉大勝利。

一、在科學發展觀指引下,農墾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輝煌成就

  黨的十六大以來,全國農墾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積極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和挑戰,經受來自各個方面的嚴峻考驗,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全面推進各項工作,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輝煌成就。
(一)農墾經濟快速增長,企業效益明顯提高
  1.經濟總量迅速擴大。2002-2011年,全國農墾生產總值由883.5億元增加到4212.5億元,增長3.8倍,年均增長12.9%,比 前十年農墾生產總值年均增長速度提高了4.7個百分點。
  2.經濟結構不斷優化。2002-2011年,農墾一、二、三產業增加值由358.4億元、271.2億元、254.0億元分別增加到1395.0億元、1748.6億元、1068.9億元,分別增長2.9倍、5.5倍、3.2倍;三次產業在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從40.6%、30.7%、28.7%調整到33.1%、41.5%、25.4%,二、三產業比重提高7.5個百分點。
非國有經濟生產總值從272.5億元增加到1934.3億元,增長6.1倍,在農墾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從30.7%上升到45.9%,增加了15個百分點。非國有經濟成為農墾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3.企業效益顯著增加。2002年,農墾企業一舉扭轉連續5年全系統虧損局面,實現利潤21.1億元。2011年,農墾企業實現利  潤173.1億元,比2002年增長7.2倍,年均增長23.4%;上繳稅金275.82億元,增長5.8倍,年均增長21%。十年間累計實現利潤785.9億元,為國家貢獻稅收1268.2億元。農墾企業資產總額從2002年的2610億元增加到2011年的7504億元,增長1.9倍,資產結構明顯優化,資產負債率保持合理水平。
(二)現代農業快速發展,產業優勢明顯增強
  1.主要農產品大幅增產。2002-2011年,農墾糧食總產從1498.9萬噸增加到3198.7萬噸,翻了一番多,占同期全國糧食增量的14.9%,十年間連續跨越了300億斤、400億斤、500億斤和600億斤四個臺階。2011年農墾糧食每公頃產量達6933公斤,比2002年增加2057公斤,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767公斤;棉花總產163.8萬噸,增長65.5%;肉類總產278.9萬噸,增長188.1%;牛奶總產405.9萬噸,增長155%;全國天然橡膠總產75.1萬噸,增長42.4%,十年累計總產592萬噸,植膠面積和產量穩居世界第三和第六位;熱作種植總面積892萬公頃,總產1.8億噸,分別增長18.4%和27.8%。
  2.農業機械化和水利化全國領先。2002-2011年,農墾農機總動力從1244.5萬千瓦增加到2283.9萬千瓦,年均增長7.0%;大馬力、高性能、多功能、復式作業的農業機械快速增長,部分墾區主要農機裝備達到國內或世界先進水平,農業綜合機械化程度從65.1%提高到85%,增加19.9個百分點,比全國平均高30.5個百分點,其中小麥和大豆生產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水稻生產機械化率達91%;農田有效灌溉率從51.2%提高到61.7%,增加10.5個百分點,比全國平均高15.4個百分點。
  3.農業科技和標準化水平全面提升。2002-2011年,農墾農業科技貢獻率從50%提高到56%,優良品種率從85%提高到98%,一大批農業先進技術和優良品種得到廣泛應用。農業標準化生產、模式化栽培快速推進。黑龍江、江蘇等墾區主要作物實現全程標準化生產。奶牛規模飼養率64.4%,生豬規模飼養率76.7%,分別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7.4和10.7個百分點。建成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場99個,“三品”品牌認證1866個。以標準化生產和管理為基礎的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率先在墾區160多家企業實施,其中種植業可追溯農產品達370多萬畝、養殖業達到3649萬頭(只),追溯產品抽樣檢測合格率達99.5%。
  4.農業規模化和產業化加快發展。全國農墾種植業從業人員人均經營耕地2公頃,其中黑龍江墾區35%的規模家庭農場經營了墾區80%以上的耕地,旱田戶均經營規模約30公頃,水田戶均經營規模約15公頃。國有農場普遍實行統一種植規劃、統一供種、統一農資采購、統一技術服務、統一病蟲害防治、統一機械作業的生產經營方式。各類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發展到4085個,實現銷售收入3399. 8億元,實現凈利潤132.8億元,上繳稅金266.7億元,帶動農場職工戶和農村農戶861.7萬戶,增收221.9億元。其中,國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發展到70家,農業專業合作組織發展到3854家,比《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實施前增長了6倍多,入社成員28.8萬人,經營領域和規模不斷擴大,促進了農業專業化、標準化生產,提高了農墾職工收入水平。
  隨著現代農業的不斷發展,農墾培育出以糧食、棉花、天然橡膠、糖業、奶業、種業等為主的一批優勢產業,其經營規模、質量效益、管理水平、市場競爭力和行業影響力都處于全國先進行列,在若干重點產業領域基本形成大基地、大企業、大產業的發展格局。以奶業為例,農墾培育出北京三元、上海光明、黑龍江完達山等大企業和全國知名品牌,并在其他一些大中城市培育出一批區域性龍頭企業和地方品牌,成為我國奶業發展的骨干力量。這些企業在2008年“三聚氰胺”重大惡性事件中,不僅經受住嚴峻考驗,而且在其后的幾年間繼續保持又好又快發展勢頭。這既是國有農墾企業責任和擔當的具體體現,又是農墾企業科學管理及其背后大基地、大產業支撐的必然結果。

(三)重大改革不斷突破,對外開放明顯擴大
  1.農業經營體制實現重大創新。全國農墾在堅持土地長期承包的基礎上,以提高農業職工和家庭農場的規模化、市場化、集約化、組織化水平為重點,放開土地承包管理方式,允許農業職工及家庭農場依法有序流轉承包地;放開產品價格及銷售體制,允許農業職工尤其是家庭農場和專業大戶自主上市交易農產品;放開用工制度,允許農業職工及家庭農場自主使用外來短期工、季節工。同時,鼓勵和引導農業職工和家庭農場發展自己的專業協會、生產者協會和合作社,扶持規模化家庭農場從兼業型轉為專業型;鼓勵和引導各墾區結合國有農場稅費改革和生產力發展需要,創新農業經營模式,發展“兩田制”、模擬股份制、聯合體承包和公司制等經營方式。到2011年底,全國農墾92.8%的耕地已由職工家庭或個人承包經營,83.7%的土地實現6年以上長期承包經營,97%的農機具歸個人所有,分別比2002年提高13、61和19個百分點;職工家庭農場生產費、生活費“兩費自理”率穩定提高,分別達到89%和94%;農業股份合作經營組織和有限責任公司發展到1.3萬家。2006年后,又在全國農墾大力推進國有農場稅費改革,建立并完善減輕農工負擔的長效機制,到2011年,國有農場稅費改革累計減輕農場和農工負擔368.2億元,農業職工畝均土地承包費比稅改前平均降低38.8元,下降31.2%。
  2.墾區管理體制實現根本性轉變。按照產業化、集團化、股份化要求,北京等17個實行集團化改革的墾區,圍繞做強做大,加快法人治理結構和內部管控制度建設,著力規范集團運行機制,增強內部活力和發展動力;同時實施大規模的內部組織結構調整和資源整合、對外戰略并購及資本運作,培育出一批在國內具有重要影響力、在國際具有一定競爭力的大企業、大集團。2011年,17家集團墾區實現生產總值2782.4億元、利潤155.3億元,分別比2002年增長3.8倍和7.6倍,占2011年全國農墾生產總值和企業利潤的66.1%和89.7%,基本實現從行政管理向集團化經營的轉型。非集團化墾區圍繞政企分開,從不同角度探索和推進國有農場管理體制改革,如內蒙古墾區海拉爾和大興安嶺管理局的集團化改革,浙江余杭等地將所屬農場整合組建為農業國有資產經營公司,新疆農業通過與知名企業聯合等將部分農場改為有限責任公司,河北、湖北在農場轄區建立具有一定財稅權利的管理區,湖南撤銷農場建行政區,遼寧場鄉合一等,創造出許多符合墾區實際的改革新模式、新路徑。
  3.國有經濟布局實現全方位調整。全國農墾按照“抓大放小”方針,以產權制度改革為切入點,對場辦二、三產業企業進行了大規模重組整合,著力把國有資產從沒有資源、沒有效益、沒有市場的領域退出,集中到優勢產業和優勢企業。通過改制重組,一部分國有虧損企業和落后產能得以淘汰,一部分具有發展潛力的國有企業重新煥發了生機活力,國有二、三產業企業的運行質量和效益快速提升,非國有經濟也在改革中得到快速發展。到2011年底,全國農墾累計出售、破產、兼并、關停國有二、三產業企業1.4萬家、改為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0.8萬家。在現有的5.72萬家二、三產業企業中,個體私營企業4.6萬家,占79.5%;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0.5萬家,占9.3%,其中農墾國有經濟參股和控股1690家,上市公司33家。
  4.農場內設機構和人員實現大幅度精簡。圍繞提高運行效率,各級農墾管理部門和農場采取切實措施,大幅度壓縮管理機構,精簡管理人員,實現節本增效。到2011年底,全國農墾撤并國有農場21%、作業區或分場12.5%、生產隊或連隊26%、居民點19.2%;精簡農場管理人員31.6%、作業區或分場管理人員25.2%、生產隊或連隊管理人員45.6%、居民點管理人員42.8%;精簡農場場部工勤人員30.4%、作業區或分場工勤人員26.6%、生產隊或連隊工勤人員51.4%,每年節約管理費用約10億元。
  5.農場辦社會職能改革實現重大突破。全國農墾按照生產經營市場化、生活服務社會化、社會管理屬地化、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改革思路,大力推進社會職能分離移交。對暫時移交不了的社會職能,也在農場內部實現與經營活動分開管理。到2011年,全國農墾34個墾區中,有31個墾區進行了普通中小學的移交,其中23個墾區實現全部移交,累計移交普通中小學3340所、教職員工8.8萬多人。31個墾區進行了醫療衛生機構的移交,其中10個墾區實現全部移交,僅2011年移交地方政府管理醫療機構212所、0.3萬人。除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黑龍江、海南墾區外,農墾公檢法司機構的移交基本完成。農場社區管理模式不斷創新,社會管理渠道逐步理順,墾區社會總體保持和諧穩定。2012年,國務院決定在內蒙古等8省區啟動國有農場辦社會職能改革試點,擬用3年左右時間基本完成農墾辦社會職能改革試點。
  在各項改革不斷深化并取得重大突破的同時,農墾對外開放也邁出新的步伐,特別是一些墾區在“走出去”發展上成效顯著。2002-2011年,全國農墾出口商品總金額從105.2億元增加到656.9億元,增長5.3倍,年均增長22.6%。有14個墾區在23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55家跨國企業、18個代表機構。2011年,農墾企業境外農作物種植面積發展到10多萬公頃,累計投資50億元,實現產值70億元,凈利潤1.7億元,初步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糧食、天然橡膠境外產業體系。
(四)職工收入大幅度提高,墾區民生明顯改善
  1.收入水平快速增長。2002-2011年,農墾職工年平均工資從6238元增加到19856元,增長2.2倍,年均增長13.7%;墾區居民年人均純收入從3380元增加到9344元,增長1.8倍,年均增長12%。2011年農墾年人均純收入比農民人均純收入高2367元。
  2.社會保障全面覆蓋。2011年,農墾職工和退休人員的養老保險參保率達92.9%和99.7%,比2002年分別提高56.9和72.7個百分點,退休人員年人均養老金超過1萬元;醫療保險參保率達93%和92.7%,比2002年分別提高72.5和70.9個百分點。有26.3萬戶家庭、51.1萬人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占應保戶數和應保人數的93.1%和89.8%,共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9.4億元,月人均補助152元,基本實現了應保盡保。住房救助、醫療救助、教育救助等多層次、多形式的救助體系也在20多個墾區得以建立。
  3.民生工程加快實施。2008年啟動了農墾職工危房改造工程,2011年從6墾區擴大到全國農墾。2011年底,累計下達危房改造任務89.5萬戶,中央投資69.8億元,開工88.7萬戶,竣工71.9萬戶,職工群眾住房條件明顯改善。墾區道路、飲水安全、農電網改造和以場部為中心的小城鎮建設逐步開展,全國農墾10年累計新建道路63556千米。以農場場部為重點的農墾小城鎮建設成效顯著,農墾城鎮化率達到50%。
  4.貧困農場面貌明顯改觀。2002-2011年,共有115個貧困農場脫貧,占全國農墾貧困農場總數的三分之一以上。十年間,貧困農場累計改造中低產田86.7萬公頃,改良草場46.4萬公頃,修排灌渠道9532.9千米。累計打飲水井5316眼、修建輸水管線5.62萬千米、供水設施334處,解決了100多萬人飲用衛生安全水難題和200多萬頭牲畜的飲水問題;改造危房810萬平方米,改善了80多萬職工的居住條件;鋪設輸電線路3647千米,受益人口近50萬人;建設校舍40萬平方米,受益學生12萬人;建設醫療院所25萬平方米,增加床位1萬多個;修(改)建道路1.35萬千米,受益人口160多萬人。2011年,重點扶持農場實現利潤7796萬元,比2010年減虧近億元,首次實現扭虧為盈;貧困農場人均純收入4917元,扣除物價上漲因素比2010年增長9.6%,高于全國農墾人均純收入增長速度。
(五)為國家作出新貢獻,地位作用明顯提升
  1.保障國家糧食安全。2002-2011年,農墾提供商品糧從1149.2萬噸增加到2820.9萬噸,增長1.5倍,十年間,累計提供商品糧18820.1萬噸,商品率從76.7%提高到88.2%,提高11.5個百分點。農墾成為在關鍵時刻調得動、頂得上、應得急的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穩定糧食市場的戰略力量。特別是黑龍江農墾作為農墾糧食生產的主力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骨干,在應對重大突發事件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2003年5月“非典”期間,北京曾一度出現局部性和結構性糧食短缺,大米供應緊張,根據國家要求,黑龍江農墾迅速組織加工調運,一周內向北京供應2.5萬噸平價優質大米,及時有效地緩解了北京市場糧食緊張局面;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期間,黑龍江農墾僅用3天時間就完成向災區緊急調運2400噸大米的任務,有力地支持了全國抗震救災工作。
  2.示范帶動現代農業建設。農墾通過建立示范場窗口展示和開展對農村科技服務、農機跨區作業、場縣(鄉)共建等方式,為推進周邊農村農業現代化提供了良好示范帶動。僅2011年,農墾就為周邊農村培訓農民100萬人次,發放技術資料277.4萬份,輸出農業先進技術198項,供應優質良種9.6億公斤,對外銷售種豬近30萬頭、奶牛冷凍精液819萬支,完成農機跨區作業3381.6千公頃。一些墾區利用自身獨特的區位優勢和土地優勢,與當地政府合作共建了農業科技示范園、產業開發園、小城鎮等,為推動農村城鎮化發揮了橋梁和紐帶作用。
  3.引領農業“走出去”發展。農墾發揮自身企業化、集團化以及科技、人才、管理等優勢,率先“走出去”參與國際農業資源開發,培育了以黑龍江、廣東、上海等墾區為骨干的大型跨國企業集團,展示了中國農業的先進技術和良好形象。一些墾區的農業國際合作項目不僅得到國家領導人和商務部的充分肯定,也得到所在國家的高度贊揚。如湖北農墾承擔的中-莫農業技術示范中心項目,依靠科學種植,創造了水稻公頃產量9000公斤的佳績,受到了莫桑比克總統格布扎、總理阿里和日本、南非等有關國際組織、部門和企業的極高評價。廣東農墾在馬來西亞的天然橡膠種植、加工,帶動了當地天然橡膠種植水平的提高,也給當地膠農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受到當地政府和老百姓的熱烈歡迎。
  4.促進邊疆地區繁榮穩定。農墾不辱使命,在屯墾戍邊、建設邊疆、繁榮邊疆特別是化解和平息各種不穩定因素中發揮了獨特的作用。在這方面,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地位作用尤為突出。2011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實現生產總值968.8億元,占自治區國民生產總值的14.7%;生產糧食167.3萬噸,占13.7%;棉花129.3萬噸,占44.6%;油料17.9萬噸,占26.8%;肉類38.2萬噸,占16.6%。新疆兵團既是新疆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又是維護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的重要支柱。在應對進入新世紀以來最嚴重的突發事件――2009年的“7.5”事件中,分布在新疆各州(地、市)的兵團維穩處突力量快速集結、迅速行動,對平息事件、維護穩定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農墾各項工作取得重大進展

  黨的十六大以來,全國農墾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不斷適應國內形勢的新變化新要求,從自身實際出發,明確發展定位,創新工作思路,改善發展環境,在推進改革、發展、穩定和民生改善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大力發展現代農業,不斷增強農墾保障供給和示范帶動能力
  十年來,全國農墾高舉現代農業大旗,以提升保障能力、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為中心,不斷完善現代農業發展思路,全面落實中央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切實強化各項工作措施,大力提高現代農業發展水平,為增強保供給、作示范的能力奠定了堅實基礎。
  1.加強糧食等主要農產品大型生產基地建設。各墾區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圍繞糧食、棉花、油料、糖料、良種等產業,建設規模大、水平高、輻射帶動能力強的大型農產品生產基地。在基地建設中,通過政策引導、技術支持和項目推動,不斷完善農業基礎設施,大興農田水利,狠抓高標準農田建設,開展高產創建活動,強化減災防災措施,提升綜合生產能力。特別是糧食主產墾區把發展糧食生產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按照“穩面積、調結構、提質量”的思路,千方百計挖掘糧食增產潛力,優化農業生產布局,擴大優質粳稻和高產玉米種植規模,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和安全供給能力明顯增強。2011年,黑龍江、內蒙古、新疆兵團、遼寧、江蘇、湖北、吉林、湖南、江西、新疆畜牧等10個墾區糧食產量占全國農墾糧食總產的90%以上。尤其是黑龍江農墾,2011年糧食產量突破400億斤,占全國農墾糧食總產的60%以上;提供商品糧190多億公斤,占全國農墾商品糧總量的68%。2011年,全國農墾水稻面積已逾200萬公頃、產量171億公斤,占糧食總產的53%,其中粳稻面積174萬公頃、產量154億公斤,占糧食總產的48%,優質糧食比重達80%以上;棉花面積71.9萬公頃、產量163.8萬噸,分別占全國棉花種植面積和產量的14.3%和24.8%。
  2.加快畜牧業和高效特色農業發展。各墾區依托自身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大力發展畜牧業和特色農業,實現農業增效,職工增收。一方面穩步發展生豬、奶牛、種畜凍精,積極建設規模化標準化養殖場(小區),提升畜禽規模化養殖水平。尤其是在發展奶業方面,始終高度重視奶源基地建設,圍繞乳品加工業發展,布局和建設自有奶源基地,大力發展標準化規模奶牛場(小區),推進機械化擠奶,不斷提高原料奶質量,樹立了農墾質優安全的奶業品牌形象。2011年,全國農墾生豬存欄1216.6萬頭,比2002年增長114%;良種及改良奶牛存欄153.7萬頭,比2002年增長140%。一方面鞏固和挖掘傳統農業特色產品,開發培育新的產品和產業,因地制宜推行一場一業、一隊一品,大力發展蔬菜、水果、茶葉、花卉等園藝產品集約化、設施化、標準化生產,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和經濟效益。如安徽農墾的茶園養雞,海南農墾的 “豬-沼-果”、“鴨-漁-菜”、“膠林養牛、養雞”等生態種養模式,均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3.提高現代農業物質裝備水平。以大馬力、高性能、多功能、機電液一體化新裝備新機具為載體,推動農機農藝和信息技術融合,優化農機裝備結構,重點發展經濟作物、畜牧養殖、林果熱作及農產品產后初加工機械,以用先進適用、經濟安全、節能環保和環境友好型的農業機械裝備,大力推廣激光平地、衛星定位自動導航、精量播種、高性能快速插秧、水稻大型浸種催芽智能化程控、大型棉花甘蔗機械收獲和清選、農用飛機、TMR飼喂、智能化擠奶和信息化管理等先進設施設備。近年來,又針對農機作業薄弱環節,重點開展機械作業的試驗示范并取得明顯成效。如在新疆兵團開展的機采棉試驗示范取得突破,2011年機采棉面積達到25.7萬公頃,占兵團棉花種植面積的48%。在廣東、廣西開展的甘蔗機械收獲試驗示范,在黑龍江開展的航空動力傘植保統防統治試驗示范,進一步推動了農墾農業生產的全程機械化。
  4.推進農業技術進步。各墾區圍繞提高農業技術水平,積極推動和引導龍頭企業、科研院所建立技術研發、轉化、推廣中心,完善農場農技推廣站建設,注重先進技術先行先試,農技推廣服務能力和農業科技含量進一步提升。近年來,一些墾區以糧棉油糖高產創建和畜牧高產攻關為抓手,大力整合資源,集中項目資金投入,以新品種、新技術、新機具為支撐,加大先進適用技術的集成推廣應用力度。2011年,全系統種植業高產創建單位達到276個,畜牧業高產攻關單位達104個,創建攻關單位產量屢創新高,涌現出一批高產高質高效的典型。例如:黑龍江農墾291農場水稻萬畝片畝產775公斤,新疆兵團農1師1團棉花萬畝片畝產188公斤,天津農墾嘉立荷公司第八奶牛場奶牛平均單產超過12噸。通過高產創建和攻關,提升了農墾種養業的整體生產水平。同時,加強與科研院校的合作,努力做到創新一批、推廣一批、儲備一批。如滴灌技術,新疆兵團2009年在糧食作物上率先應用,2010年擴大到甘肅、寧夏等墾區,2011年進一步擴大到東北、華北和南方的10多個墾區。這項技術對增產、節水、節肥、節地和節人工有明顯效果,每公頃綜合節本增效1500元以上。
  5.狠抓農業標準化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近年來,農墾系統組織制定了一系列農業生產標準和生產技術規范,開展標準化示范園區(場)創建、農業標準化提升活動、農產品基地認證和清潔生產等工作,從生產環節、農藝措施和農機作業標準化等環節,積極推動種植業全面積、全作物、全過程、全方位的“四全”標準化生產。從2005年開始,農墾運用工業標準化生產理念,以奶牛、生豬等優勢產業推廣“標準化良好行為”認證為抓手,開展現代化養殖示范場創建活動。2011年又在農機作業領域試點“標準化良好行為”單位創建活動。目前,絕大多數墾區實行了以“模式化栽培管理”為重點的種植業標準化生產,現代化養殖示范場創建單位達到112家。在加快農業標準化生產的基礎上,農墾還率先建設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一大批企業和產品實現了“生產有記錄、信息可查詢、流向可跟蹤、質量可追溯”,有力地促進了農墾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的提高。
  6.開展現代農業示范區創建。在現代農業建設中,農墾率先開展了現代農業示范區創建工作,以引領示范推動全國現代農業發展。2006年,全國農墾選擇了100個農場和單位開展“全國農墾現代農業示范區”創建工作。示范區以優勢主導產業為重點,著力加強核心展示區和輻射區建設。核心區通過窗口展示,全面展示先進技術、標準化生產、產業化運作和可持續發展模式,并作為新技術、新品種、新裝備的展臺和科技培訓的講臺,以點帶面,帶動輻射區發展。各墾區依據這個模式,開展了不同層級的現代農業示范區創建活動。目前全國農墾已有不同類型的現代農業示范區616個,成為當地現代農業建設的樣板。農墾還充分發揮在農機裝備、科技創新、標準化生產和龍頭帶動等方面的優勢,實施科技帶動、產業拉動、社會事業聯動戰略,積極探索和推進以農業合作為重點的場縣(鄉)共建。通過示范區窗口展示、場縣共建、科技服務等,農墾現代農業示范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
(二)轉變熱作發展方式,不斷提高熱作產業發展水平
  過去十年,熱作行業以加快發展方式轉變為主線,積極推進產業優化升級,熱作產業競爭能力和經濟效益明顯提高,熱區農民收入進一步增加。
  1.完善熱作產業扶持政策。從國家層面出臺關于促進我國天然橡膠產業和熱帶作物產業發展的政策文件,為新時期我國天然橡膠和熱作產業發展創造有利政策環境。設立熱作農技推廣與體系建設、天然橡膠良種補貼、熱作種質資源保護、熱作疫情監測與防控等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等財政專項,強化熱作科技支撐。推進熱作基礎設施建設,設立天然橡膠基地建設專項,把熱作良種繁育基地和生產示范基地建設納入國家扶持范圍。將天然橡膠列入國家戰略物資收儲規劃。推動天然橡膠等作物納入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范圍。對天然橡膠生膠和濃縮膠乳、木薯等熱作初加工產品實行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
  2.優化熱作區域布局與結構。主要熱作生產繼續向優勢區域集中。天然橡膠已初步形成海南、云南和廣東三大優勢區域,加工規模不斷擴大,布局更加合理。木薯、香蕉、荔枝、龍眼、芒果、菠蘿等優勢產區初步形成,產業集中度不斷提高,并向規模化、區域化、專業化發展。主要熱帶水果品種結構更加優化,熟期搭配更加合理,較好地滿足了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
  3.加強熱作科技創新與推廣應用。基本形成從資源區劃、育種栽培、植物保護、耕作機械到產品加工和科技信息的熱作科技體系,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一大批優良品種、關鍵技術和集成技術在生產上得到廣泛應用,熱作科技進步貢獻率達54%,比2002年增長10個百分點。熱作標準化生產和熱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明顯提高,十年間,農業部認定南亞熱帶作物名優基地70個、南亞熱帶作物良種苗木繁育基地20個,建成熱作標準化生產示范園162個,以點帶面、示范輻射,有效推進了熱作標準化生產進程。8個熱區省份21個單位開展了熱作產品質量追溯系統建設,培育出一大批名牌產品。不少熱帶水果達到歐盟、美國、日本、澳洲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檢疫要求,具備較強的國際市場競爭力。
(三)調整優化產業結構,不斷做大做強農墾經濟
  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是黨的十六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全國農墾適應新形勢要求,加快轉變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大力發展二、三產業,積極打造具有農墾特色的新型工業化和現代服務業產業體系,取得明顯成效。
  1.做大優勢產業、做強龍頭企業。農墾立足自身資源和區位優勢,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形成了具有農墾特色的產業集群,確立了以農產品加工業為主導,十大支柱產業為支撐的農墾工業體系。2011年,農墾農副食品加工業、食品制造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紡織業、金屬制品業、飲料制造業和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等主要支柱產業實現產值3824億元,占農墾工業總產值的70%,其中,農副產品加工業和食品制造業產值占農墾工業產值中的40%以上。一些墾區通過優化、重組、資產并購等方式,以優勢主導產業為重點,壯大農墾企業實力,培育發展了一批主業突出、市場競爭力強、行業影響力大的國有及國有控股農墾大企業、大集團。2011年,農墾70家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擁有資產總額1829.6億元,實現銷售收入1931億元。上海光明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和黑龍江北大荒農墾集團總公司在中國企業500強中分別排名77位和79位,“北大荒”品牌價值365.4億元,居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第38位。
  2.推進農墾工業園區建設。各墾區依托自身土地資源、人力資源儲備、技術優勢和結合城鄉發展的戰略優勢,通過園區建設,搭建區域工業發展平臺,有效吸引戰略投資者,園區經濟成為農墾經濟的重要支撐。據不完全統計,到2011年,農墾已有各類工業園區107個,入駐企業戶數3252戶,創造產值525億元。如遼寧農墾工業園區13個,園區工業產值占墾區工業產值近50%;廣西明陽、新興兩個工業園區入駐企業168戶,創產值92.8億元,占墾區工業產值的32.6%;新疆兵團工業園區26個,涉及紡織、食品制造、農副產品深加工、機械電子、化工、新型建材、生物制藥、倉儲物流、礦產品開發等領域。工業園區建設使農墾經濟朝著專業化、集約化、集中化方向發展,在引領區域經濟、承接產業優化與轉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3.加快發展以服務業為重點的農墾第三產業。一些墾區依托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充分發揮組織化優勢,圍繞農場和周邊地區農業生產和農副產品加工、銷售,提供高質量的產前、產中、產后的綜合配套服務。建立高效、綠色物流體系,積極發展以批發市場為中心,以集貿市場、零售店和超市為基礎,以直銷配送、連鎖經營、電子商務、集中采購等現代物流形式為手段的農墾新型流通業態,以及與現代產品流通相配套的倉儲運輸系統。如黑龍江農墾北大荒商貿集團初步形成以“糧食銀行”為平臺,集產區收儲、港口集運、期貨交易、電子商務等為一體的現代糧食物流體系。上海光明食品集團實施科技、品牌、網絡、資源“四位一體”的商業模式轉型,發展以農業為主體、低成本、多業態相結合的連鎖零售發展模式,構建起輻射全國的6萬家店鋪網絡體系。一些墾區將農墾旅游與文化、生態建設相結合,打造農墾旅游精品和獨具特色的農墾旅游業。如寧夏農墾沙湖景區年接待人次突破100萬大關,廣東燕嶺大廈、安徽黃山大廈等酒店實行多種經營,取得較好經濟效益。城郊墾區還在房地產業、金融服務業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成為墾區經濟新的增長點和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有力支撐。
(四)深化國內外經濟交流與合作,不斷拓寬農墾發展空間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化和經濟全球化加快推進,農墾適應形勢發展變化,主動打破封閉格局,加強與地方合作,穩步實施“走出去”戰略,為農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開辟了更加廣闊的空間。
  1.大力加強墾地合作。近年來,一些墾區把推進農墾與地方的合作發展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打破墾地界限,改變農墾游離于當地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之外的狀況,實現墾地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共同發展。廣東省農墾總局與湛江市建立墾地合作發展新機制,將湛江墾區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推進地方與農墾在規劃布局、產業體系、基礎設施、城鎮建設、公共事業、生態文明等方面的全面合作發展,使墾區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墾區產業結構得到優化升級,區域經濟社會資源得到合理配置。安徽農墾立足自身優勢和特點,以城郊型農場為依托,與全省經濟發展戰略和市縣經濟發展規劃相結合,主動融入地方經濟發展,先后與宣城、淮南、蚌埠、六安、宿州、銅陵等6市有關區縣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在產業發展、園區建設、生態旅游、居民小區建設等方面開展合作,既構建了農墾新的融資和發展平臺,又帶動了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
  2.扎實推進國際合作。重點加強糧食、天然橡膠等領域的境外資源合作開發,構建農墾產品國際市場營銷網絡。境外糧食生產主要分布在俄羅斯、巴西、菲律賓、澳大利亞、古巴、津巴布韋等國家,以水稻、玉米、小麥和大豆等作物種植為主;境外天然橡膠資源開發,逐步形成了覆蓋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印尼等東南亞國家,包括橡膠種植、加工及貿易在內的境外產業鏈條;境外其他重要資源開發也取得積極進展。由湖北、江西、重慶、陜西、新疆兵團等墾區承擔的貝寧、多哥、坦桑尼亞、喀麥隆、安哥拉等五個非洲國家的農業技術示范中心建設任務初步完成,有的已開始產生良好的試驗示范效果。
(五)加強民生和社會事業建設,不斷鞏固墾區和諧穩定良好局面
  黨的十七大以來,全國農墾緊緊抓住中央加強民生和社會建設的機遇,在加快改革發展的同時,切實解決墾區民生和社會發展中的突出問題,使職工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促進墾區社會更加和諧穩定。
  1.著力解決農墾重大遺留問題。十年間,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些長期困擾農墾的歷史遺留問題逐步得到解決。如在養老保險方面,出臺了《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農業部、國務院僑辦關于農墾企業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有關問題的通知》(勞社發[2003]15號),農墾職工和退休人員全部納入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范圍。在社會救助方面,出臺《農業部、公安部關于落實農墾系統國有企事業單位職工家屬非農業戶口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農墾發[2003]2號),使880多萬職工家屬由農業戶口轉為城鎮戶口,農墾困難職工家庭按照有關政策規定納入城市低保覆蓋范圍。出臺《民政部、農業部關于進一步做好農墾國有農場救災工作的通知》(民發[2011]109號),農墾國有農場受災人員全部享受民政自然災害救助。在土地管理方面,先后出臺《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土資源部、農業部關于依法保護國有農場土地合法權益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1]8號)和《國土資源部、農業部關于加強國有農場土地使用管理的意見》(國土資發[2008]202號),明確了農墾國有土地確權登記發證及解決土地糾紛的相關政策和土地維權、耕地保護、土地開發利用等政策,規范了農墾國有農場土地使用管理行為,有力保護了國有農場土地合法權益。
  2.積極落實國家有關社會發展政策。在爭取政策的同時,各墾區還把落實政策放在突出位置。在職工住房建設方面, 2007年將安置歸難僑的福建、廣東、廣西、海南、云南等五墾區近萬戶歸難僑納入危房改造范圍,2008年以來,逐步將全國各墾區危房改造納入國家保障性安居工程范圍,農墾職工住房條件得到前所未有的顯著改善。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將農墾1.2萬千米公路建設和494萬人安全飲水納入到國家“十二五”規劃,將農場電網升級改造納入各省區電網改造規劃,逐步實施。農墾的教育、衛生、文化等社會事業也逐步納入到相關政策覆蓋范圍。到2011年底,全國農墾85.3%的義務教育學校進行了農村義務教育保障機制改革,95.8%的中小學和92%的公共衛生機構按國家規定實行了績效工資改革,待遇水平逐步提高;586所中小學開展了清理化解“普九”債務工作,化解債務50億元;667所學校實施了農村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辦學條件得到較大改善;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學生資助、中小學學費減免和困難學生資助在大多數墾區得到落實,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和農村重點文化惠民工程等政策也逐步覆蓋墾區和農場。
  3.加快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全國農墾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統籌推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在加快經濟發展的同時,高度關注并積極發展科技、教育、衛生、文化等各項社會事業。到2011年底,全國農墾擁有科研單位328個、科研人員9135人,各類農業技術推廣機構2976個、農業技術推廣人員2.6萬人,并在一些大型企業建立了企業技術研發中心或博士后流動站,為農業科學技術的研究推廣和提高農墾自主創新能力奠定了良好基礎。農墾教育事業扎實推進,已形成比較完整的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專業培訓體系,教學條件明顯改善,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公共衛生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強,絕大多數墾區建立了三級醫療服務網絡,初步形成了層次完整、結構合理、具有較強醫療服務和健康保障能力的衛生服務體系,基本實現“人人享有初級衛生保健”的目標。在推進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各墾區從實際出發,大力加強以農場場部為重點的小城鎮建設,小城鎮功能不斷完善,輻射帶動能力不斷增強。到2011年底,全國農墾已形成上千個以國有農場為核心的農墾小城鎮。如黑龍江墾區,著力構建墾區“四個五”城鎮體系,即5個10萬人以上的農墾中心城市,50個2萬人以上的重點城鎮,50個1萬人以上的一般城鎮,500個1000人以上的管理區,墾區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
  4.加大農墾扶貧開發力度。2002年以來,農墾系統更加重視扶貧開發工作,堅持開發式扶貧方針,注重基礎設施、體制機制、結構調整、科技進步和人員素質等多方面協調推進。將扶貧開發納入墾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千方百計增加對貧困農場的投入,建立了以中央財政扶貧資金為依托、整合各種渠道和多個部門項目資金共同推進貧困農場經濟社會發展的投入機制,累計投入財政扶貧資金27.1億元,65%以上用于與職工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小型基礎設施建設。通過扶貧資金的引導和項目實施,大大改善了貧困農場的基本生產生活條件,培育出一批優勢特色產業,發揮了科技和智力對農場經濟發展的根本推動作用,全面提高農場和職工的自我發展能力。
(六)推進體制機制創新,不斷激發農墾經濟社會發展的活力和動力
  黨的十六大以來,面對外部復雜嚴峻的形勢和內部層出不窮的矛盾,各墾區緊緊依靠廣大職工群眾,迎難而上、奮力拼搏、凝心聚力、攻堅克難,推動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1.著眼全局和立足實際相結合,旗幟鮮明地提出改革方向。始終堅持著眼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立足農墾事業發展整體,明確新時期農墾的基本定位是國有農業企業,是服務于國家核心利益的戰略力量,核心作用是保障糧食等主要農產品供給安全、示范帶動現代農業建設。從新時期定位和作用出發,著力謀劃改革的主攻方向,堅持農墾改革的企業化、市場化取向,適時提出“產業化、集團化和股份化”改革思路,有力地推動了農墾各項改革的全面深入,并為爭取國家有關政策支持奠定了基礎。
  2.統籌解決與單項協調相結合,堅持不懈地優化外部環境。十年來,各級政府對農墾改革的政策支持力度之大、含金量之高前所未有,成為改革順利推進的重要支撐。特別是針對農墾的特殊性,圍繞重點改革內容,推動出臺《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國有農場稅費改革的意見》(國辦發[2006]25號)、《國務院農村綜合改革工作小組關于開展國有農場辦社會職能改革試點的通知》(國農改[2012]4號)等政策文件,累計落實財政補助資金300多億元,有力地支持了重大改革措施的順利實施。
  3.統一要求與分類指導相結合,因地制宜地選擇改革路徑。一方面,把握各種可能的機會,著力將農墾改革部署提升到國家層面。在每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國務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意見,以及十七屆三中全會《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均對深化農墾改革提出具體要求。溫家寶總理、回良玉副總理等中央領導同志,多次對推進農墾體制改革作出明確指示。這些都有效地統一了各方思想,形成推動農墾改革的合力。另一方面,由于各墾區情況極為復雜、差異很大,在指導墾區改革時,要求各地從實際出發,選擇符合自身實際的改革的具體思路、方式和方法,不搞一刀切、一個模式。
  4.頂層設計與基層創造相結合,鍥而不舍地攻克難點問題。統籌推進管理體制改革、農業經營體制改革、稅費改革、辦社會職能改革和二、三產業企業改革,協調好各項改革進程,使其成為有機整體共同推進,避免產生相互制衡。加強分項改革的前瞻性設計,抓好改革路徑、步驟、時機等整體謀劃,做到方向明確、思路清晰,防止人為制造障礙。鼓勵和支持農場基層在改革上的大膽探索和創新,允許超出一定政策范圍的超前試驗。及時總結推廣江蘇農墾農業經營“兩田制”改革、廣東農墾集團化改革、上海農墾辦社會職能改革等成功的制度創新,指導完善農業模擬股份制經營、農場公司制改革、農場管理區改革等試驗探索,促其找到更加完善有效的措施。
  5.鞏固成果與深化完善相結合,積極有效地掌控改革進程。緊緊抓住職工利益這個核心,切實把改革、發展和穩定有機地結合起來,不失時機地推進改革,毫不放松地加快發展,積極有效地維護穩定。統籌改革力度和各方承受能力,不斷理順各方面的利益和情緒,盡可能減少改革帶來的震蕩,確保改革始終保持前進勢頭,防止出現徘徊、倒退和反復。著力解決職工群眾反映強烈的焦點、難點問題,實現改革成果共享。
  黨的十六大以來的實踐充分證明,農墾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加快推進的大背景下,要想有大的作為,對國家做出大的貢獻,必須明確農墾工作的基本定位,始終把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示范帶動現代農業建設作為中心任務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服從和服務于國家發展大局;必須緊緊抓住發展不放松,始終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在確保較高經濟增長速度的同時,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增強發展的全面性和協調性,努力做到又好又快發展;必須深入推進改革開放,努力消除影響農墾發展的體制機制性障礙,全面打破封閉格局,不斷開拓農墾經濟發展新領域;必須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針對不同墾區的特點,多種方面深化改革,多種模式推進發展;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始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努力做到改革發展依靠職工群眾,改革發展成果由職工群眾共享;必須加強工作協調,不斷優化改革發展的外部環境,切實把農墾經濟社會發展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軌道。
  當前,農墾改革發展正處于歷史最好時期,但也面臨許多突出矛盾和問題。主要是:發展的不平衡性加劇,墾區之間、農場之間、產業之間、經濟和社會之間發展的不平衡性進一步擴大;國有農場辦社會負擔、債務負擔等還比較重;農墾職工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險體制建設面臨新的挑戰和壓力;體制機制性障礙尚未根本消除,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經濟社會發展,并影響到國家有關政策在墾區的全面有效落實。對于這些困難和問題,農墾上下必須以更大的決心和勇氣、以更加有力的對策和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三、始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努力開創農墾事業發展新局面

  農墾的發展已經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上,既面臨重大機遇,又面臨新的挑戰。必須適應新形勢要求,始終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保障糧食等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充分發揮在現代農業建設中的示范帶動作用,大力推進生產經營市場化、企業組織集團化、社會管理屬地化和公共服務均等化,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鞏固和建設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大型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培育一批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大型現代企業集團,形成一批在全國和各區域有影響力的支柱型產業,不斷增強農墾經濟整體實力,不斷提高職工群眾生活水平,努力開創農墾事業發展的新局面。
(一)進一步提高現代農業建設水平
  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和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的要求,加快推進農墾和熱作現代農業建設,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圍繞建設大型農產品商品生產基地,不斷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加快農機更新改造步伐,改善農業物質裝備,提高農業科技水平。全面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進一步抓好以標準化體系建設為主要內容的農墾現代化養殖示范場和熱作標準化生產示范園建設,健全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建設,著力構建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提高農產品質量的長效機制。積極開展多層次、多類型的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及時總結示范區現代農業建設的經驗,不斷創新完善“窗口”示范、技術和服務輸出、場縣(鄉)共建等示范帶動的方式和途徑,增強示范能力,擴大示范效應。
(二)深入實施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
  在穩定發展農業、不斷提高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生產能力的基礎上,圍繞糧食、棉花、糖業、奶業、種業、天然橡膠和熱帶水果等優勢產業,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條,大力發展以農產品加工業和服務業為主的二、三產業,不斷促進產業升級,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立足優勢產業和企業,調整國有經濟布局,加強產業整合和企業重組,集中優勢資源,大力培育現代企業集團,使其成為墾區經濟發展的龍頭和支柱。支持和引導非國有經濟發展,激發墾區經濟發展活力。
(三)加快推進科技進步和創新
  充分發揮科研、教學、推廣機構和龍頭企業在科技進步中的關鍵作用,進一步完善農墾和熱作科研體系,圍繞主導產業、核心領域、關鍵環節,不斷提高自主創新和引進、消化、再創新能力。健全農技推廣服務體系,支持農場綜合性農技推廣機構建設,狠抓關鍵技術推廣,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千方百計引進、培養、穩定科研推廣隊伍,充分調動、發揮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農墾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撐。

(四)全面深化農墾改革開放
進一步完善農業經營體制,切實保障農場職工的土地承包權益,積極探索聯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組織、模擬股份制企業等經營組織形式,建立有利于現代農業發展的經營管理制度。多種形式推進國有農場改革,創新農場內部體制機制,提高農場運行效率和管理效能。進一步完善墾區集團化體制特別是完善和規范母子公司體制,充分發揮墾區集團在資源整合等方面的優勢。加快分離企業辦社會職能,理順政企、社企關系。大力加強墾地合作,拓展發展空間,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穩步實施“走出去”戰略,以境外糧食、天然橡膠、油料、糖料等資源的合作開發為重點,以大型企業為主體,實施重大項目帶動戰略,擴大國際農業合作開發規模,提高境外資源利用效益和水平。
(五)切實保障和改善墾區民生
  不斷提高職工收入水平,大力拓寬職工增收渠道,引導職工開展多種經營和轉移就業,不斷增加經營性收入和工資性收入;全面落實國家強農惠農政策,確保職工補貼性收入穩步增加;繼續鞏固稅費改革成果,加大農工減負力度,促進職工減負增收。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系,正確處理集團公司、農場和職工之間的利益關系,完善產業化經營的利益聯接機制,促進公平分配。全面推進社會保障和救助政策的落實,多形式、多渠道解決職工、居民的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等問題,提高職工和居民的社會保障水平。切實抓好墾區危房改造工作,努力使墾區符合條件的職工都能享受國家住房保障政策。大力推動墾區安全飲水、道路、電力、通信等基礎設施以及教育、衛生、文化等公益事業建設。加強農墾扶貧開發,著重改善貧困農場基本生產生活條件。加大資源和生態保護力度,促進資源永續利用。不斷加強墾區社會管理,全面構建墾區和諧社會。

責任編輯:成德波

?
主辦單位:中國農墾經濟發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南路96號農豐大廈 郵編:100122
京ICP備11035685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4728號
   
  • <tt id="mbawc"><big id="mbawc"><input id="mbawc"></input></big></tt>
  • <samp id="mbawc"><rt id="mbawc"><input id="mbawc"></input></rt></samp>
    <fieldset id="mbawc"><table id="mbawc"><kbd id="mbawc"></kbd></table></field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