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片在线观看免费观看高清电影,国产尤物精品视频,久久er热在这里只有精品66,CAOPORN免费视频国产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加快推進國有農場振興

時間:2019-05-13作者:張文妹 來源:《中國農墾》2018年第7期

國有農場作為農業國家隊,為承擔重大使命而建立,創造了歷史性的輝煌業績,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穩定作出了重要貢獻。新時代,農墾“保供給、做示范”的使命仍在,保持初心,主動融入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更好地發揮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國家隊、中國特色新型農業現代化示范區、農業對外合作排頭兵、安邊固疆穩定器的地位和作用,對于國有農場的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浙江墾區作為小墾區,如何在鄉村振興中走在前列、體現價值,值得深入探討。

一、國有農場振興的基礎扎實

浙江國有農場雖然個體規模較小、發展參差不齊,但大多地處城鎮周邊,地理位置優越,且社會職能基本剝離,企業化、組織化程度高,開拓創新氛圍濃,推進國有農場與鄉村同步振興具有良好的基礎條件。

(一)體制機制靈活。1997年以來,浙江墾區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大力推進國有農場管理體制、產權制度、經營機制及勞動用工制度改革,理順了產權關系,放活了經營機制,強化了市場主體地位,激活了發展活力。基本完成土地確權登記發證,土地權屬關系清晰;社會職能基本剝離,有效減輕了農場負擔,為輕裝上陣發展建設創造了條件。

(二)經濟實力較強。浙江墾區高度重視經濟建設,立足資源優勢,培育經濟增長點。通過建設小企業創業基地、農業特色小鎮,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休閑觀光農業,盤活土地、房屋等資源資產等,不斷擴大收入來源,壯大農場經濟實力。據統計,2017年,全省50個企業場約800名在冊職工實現生產總值19.42億元,利潤4.8億元,場均分別達到3884萬元和960萬元。經濟結構持續改善,經濟效益不斷提高,為農場全面振興增添了活力。

(三)基礎設施改善。近年來,浙江始終堅持城鄉一體化發展,大力加強國有農場基礎設施建設。國有農場基礎設施納入城鄉公共基礎設施一體化網絡體系,水、電、路等公益性基礎設施及溝、渠等農田灌溉設施得到有效提升。全墾區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達到100%。推進危舊房改造,職工人均住房面積從2009年的17.1平方米提高到目前的39.4平方米,居住條件得到普遍改善。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和民生問題的有效解決,使國有農場的生產生活更為便利,增進了職工福祉,為農場更好地發展奠定了基礎。

(四)要素優勢明顯。浙江國有農場土地面積29.75萬畝,其中耕地面積約7萬畝,人均43畝,是全省人均耕地0.56畝的76.8倍,土地集中連片,土壤肥沃、耕作條件良好,這在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浙江尤為難得。還有建設用地5698多畝,場均57畝,一些農場地處城鎮周邊,交通便捷,開發潛力大。國有農場還具有一定的組織、技術、人才優勢,生產經營和組織力較強。資源要素相對優越,不僅有利于現代農業建設,也有利于推進深度開發,為農場吸納現代元素提供了空間。

二、國有農場振興的目標定位

不同歷史時期,國有農場有著不同的使命和定位。新時代,農場應當主動融入、積極參與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著力建設成為“產業發展、環境優美、社會和諧、職工幸福”的現代農場,并力求成為鄉村振興的示范者、帶動者、供給者和服務者。

(一)鄉村振興的示范者。發揮示范效應,一直是國有農場的歷史使命和重大責任。長期以來,農場不僅在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的試驗示范推廣上作出了獨特的貢獻,而且在轉換經營機制、開展對外合作等方面也發揮著示范功能。在鄉村振興中,農場不僅要在農業轉型升級、現代農業發展中樹標桿,還要在組織治理、生態保護、場風場貌等方面做表率,著力打造成為宜居宜業的新空間。

(二)鄉村振興的帶動者。國有農場有體制、組織和技術優勢,生產力較為先進,農業生產水平相對較高,理應也必須帶動周邊農村發展。建立健全場村聯動機,在產業布局、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完善方面相互配套,在項目安排、資金投入、制度供給方面相互融合,實現協同互動發展。充分發揮農場的骨干作用,建設農業大基地、大產業、大企業、大品牌,輻射帶動農村實現產業振興。

(三)鄉村振興的供給者。保障農產品供給是國有農場的初心。新時代,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農場保供給的產品和領域應當進一步拓展。繼續擴大農業生產,努力建設成為城市蔬菜、生豬供應、調節市場余缺的菜籃子基地;發揮農場生態環境特色,做足生態、文化、休閑、養生的文章,滿足人們觀光旅游、農事體驗等消費多元化的需求;還應當立足服務城市化發展,接納城市轉移的產業和產能。

(四)鄉村振興的服務者。服務大局是國有農場的必然要求,農場也具備服務的基因和資源。農場應當利用經濟實力和技術、管理、人才等要素集聚優勢,大力發展服務業,壯大服務經濟,進一步拓展服務新領域,有機融入區域經濟發展。圍繞農業生產,開展農技培訓、農資供應、農機作業、糧食烘干、農產品加工、貯運和銷售等社會化服務;圍繞城鄉居民生活,開展園林綠化、鄉村旅游、休閑養生等服務。

三、國有農場振興的實現路徑

(一)堅持農業綠色發展。走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興農之路,大力發展綠色生態農業。科學規劃農場內種養業、農產品加工業、休閑旅游、物流配送等功能區塊,加強土地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推行生態循環生產技術模式,嚴格防控耕地污染,確保資源和生產方式綠色化。做強做優農業主導特色產業,整合資源,培育優勢產業集聚區,打造區域性產業帶、產業群。充分挖掘農場的農業產業比較優勢,建設茶葉等農業特色小鎮,發展“一場一品”,打造一批特色農產品知名品牌。加強省內外農場間合作和對接,以產業鏈節點形式融入特色全產業鏈,或建立以資本為紐帶的產業合作機制,組建茶葉、種業等產業聯盟,實現抱團發展。加強農業科技綜合配套運用,創新農作制度,開展高產高效技術集成示范應用,大力引進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和生產經營新模式,提升先進技術應用、標準化生產、產業化運作和可持續發展能力,著力建設綠色生態農業樣板區和示范帶動核心區。

(二)堅持經濟高效發展。進一步打破國有農場產業邊界,拓展經營業務,培育新的業態、新的經濟增長點,增強經濟實力。進一步轉換經營體制機制,大力推行區域集團化,整合區域內國有農業資源資產,或以資產、技術、品牌為紐帶,組建專業化經營組織;或通過租賃、入股等形式,盤活土地等資產要素,增加經濟收入。堅持多產業聯動、多元化發展,創造條件走農業、工業、服務業齊頭并進的路子,建設農業服務組織、農產品交易市場,組建農業企業小貸擔保公司,農旅結合創建農業公園,發展園林綠化、物業管理、環境治理等產業,從而跳出原有功能做大做強農場經濟。當前,浙江正在推進大都市、大通道、大灣區、大花園建設,為農場借勢借力發展拓展了空間。有土地規模和經濟實力的農場,應當主動做好規劃,對接適應項目,接續相應產業,加強產能合作,共同分享發展成果。

(三)堅持文化創新發展。國有農場為承擔國家大辦農業、保障社會有效供給的使命而建立,廣大農村有志青年、城市知識青年和部隊轉業官兵,在大規模圍海墾荒造田中形成了特有的農墾文化、知青文化,以及“艱苦奮斗,勇于開拓”的農墾精神。這是一代人的集體記憶,也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進一步弘揚農墾精神,更好地為農場現代化建設提供精神支柱,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加強農墾文化陣地建設,在農場社區建設一批農墾博物館、文化服務中心、文化禮堂,打造成為傳承教育傳統文化的基地。加強農墾精神宣傳,通過拍攝影視片、編印圖書資料等方式,利用主流媒體、新媒體廣泛開展宣傳,激發農墾精神內在活力。將農墾精神與經濟發展結合起來,讓文化與產品和品牌疊加,講好產品和品牌的文化故事,不斷擴大知名度。發展文旅產業,賦予文化新的內涵,拓展新的外延,讓文化變成產業,取得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豐收。

(四)堅持社區和諧發展。國有農場社區社會管理屬地化以后,農場職工集中居住的現狀沒改變,呈現的還是農場職工家園。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大力推進“五水共治”,保護好耕地、水、濕地等自然生態資源,大力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全面治理生產生活污染,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和美麗田園建設。注重環境營造和生活配套,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配套以及社區功能,加強重點歷史建筑保護,將職工居住區建設成既能享受城市現代生活便利,又擁有農村優美自然環境的新社區。強化社區社會治理,堅持法治、德治與自治相結合,完善場規民約和社區治理體系,大力開展平安創建,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使農場生產發展、社區和諧、社會穩定。

(五)堅持場村融合發展。國有農場地處鄉村,主要從事農業生產,又具有國有企業的性質和組織形式,職工屬于城市居民身份,又與周邊農村生產生活相融相通,可以說,農場本身就是一個城鄉融合體。堅持以規劃為統領,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生產力布局充分考慮和兼顧農場,使農場有序融入當地經濟社會建設。堅持場村一體化,進一步推動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向農場延伸,推動農村社會治理、生態環境保護向農場覆蓋,推動農村產業布局向農場拓展,促進公共資源場村公平共享,不斷改善農場民生福祉。加大墾地資源要素流動力度,鼓勵社會資本、人才和技術流向農場,支持和服務農場振興,進一步優化現代要素配置。積極開展墾地多維度合作,發揮各自優勢,聯合開展農業專業化市場化服務和農業技術推廣培訓,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培育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農場(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通過土地托管、代耕代種代收、股份合作、流轉租賃等方式形成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聯合開展社區服務體系建設和社會管理,共同推動經濟社會事業發展,促進墾地發展協調性、平衡性。

四、國有農場振興的保障措施

(一)加大人才培養。成事之要,關鍵在人。國有農場經營和管理人員的素質高低,直接影響農場的振興進程。進一步加強教育培訓,鼓勵農場骨干參加學歷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農業領軍人才培養向農場職工覆蓋,不斷提高農場經營者、管理者及整個團隊的素質。加強農場職工專業技術職稱評聘和職業技能鑒定,造就一批專業型生產經營力量。完善市場導向的選人用人機制,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大力引進農場職業經理人才。營造重才愛才、干事創業的良好環境,吸引更多人才到農場創業,不斷優化人才結構,培養一支懂業務、愛農業、愛農場的農場工作隊伍。

(二)加大資金投入。國有農場振興,一個重要保障在于資金支撐。完善公共財政、工商資本、金融資本等注入保障機制,健全包括農場在內的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資金支持體系。強化公共財政扶持力度,加大財政預算支出規模,國有企業、農業發展等優惠政策全覆蓋并向國有農場傾斜,特別是基礎設施建設、特色經濟發展、農業產業及種業等項目在同等條件下優先安排在農場。充分發揮財政政策的引導和撬動作用,鼓勵工商資本、金融資本投向農場。加強農場對外招商引資,廣泛開展對外合作交流,吸引外(臺)資投入農場資源開發,形成良性的投入產出循環。

(三)加大制度供給。有效的制度供給,是激發國有農場內部活力、優化發展環境的重要力量。進一步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完善社會資本投入農場產業發展、社會事業、基礎設施的政策體系,形成財政保障、金融傾斜、社會參與的多元化投入格局。強化工業化、城市化、信息化成果對農場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積極引導城市和周邊農村資源要素流向農場,讓農場成為現代元素的集聚地。切實維護和保障農場及職工利益,依法保護農場國有土地,鞏固和完善農場經營制度,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農場經濟運行機制,完善職工利益聯結方式,有效實現農場及職工各方面權益和利益。明確農場屬于農業生產型企業,強化稅收、水電費等優惠支持,清理不合理不合法負擔,促進農場生產經營降成本提效益。建立健全國有資產營運管理責任機制,強化評估考核,強化結果審計和過程公開,確保資產保值增值。

(四)加大改革創新。隨著國有農場社會職能的全部剝離,農場成為了真正的經濟組織。深入推進集團化、企業化改革,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明晰產權關系,健全法人治理結構。推進股權多元化改革,發展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經濟,鼓勵經營者持股。深化薪酬分配制度、用工制度改革,建立經營者、員工薪酬與經營業績掛鉤的激勵與約束機制。堅持因場施策、分類指導,撤銷“空殼農場”,培植重點農場。堅持揚長避短,針對不同的資源基礎、技術條件和經濟狀況,做好特色發展的文章,在立足農業的基礎上跳出農業發展農場,更好地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作者單位:浙江省農業廳農場管理局)

責任編輯:成德波


?
主辦單位:中國農墾經濟發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南路96號農豐大廈 郵編:100122
京ICP備11035685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472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