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意漸濃落葉黃,谷粒飽實催收忙。
金秋十月,北大荒千里機收糧滿倉,連豐喜訊樂開懷。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幫咱換了腦殼,我們合作社在網上與網民互動,照著大家心思生產有機五谷雜糧,從10月3日開始已有48噸賣到了江蘇和浙江,春節前還得給上海供123噸貨,每噸訂購價8000元。”黑龍江墾區紅興隆管理局八五二農場“沃野山莊”農業合作社會理事長徐龍泉高興地說。
當記者問及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認識時,徐龍泉不加思索地答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要自覺與市場互動,仔細琢磨大家的心思,人家想要啥就種啥。
像徐龍泉一樣,紅興隆管理局有一大批種植業者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自覺提升認識,自信開展“攻心”戰略,煥發了農業的勃勃生機,塑造了新型農業職工的新形象。
“回歸”線上?“原”品升值
今年初,國家水稻收購保護價每斤降0.05元的政策一出,許多水稻種植戶都捏了一把汗。
江川農場“廣糧”水稻種植合作社56戶成員家庭卻安若磐石。9月4日開始分段收割,9月10日新稻以每斤0.90元的價格進入上市,畝效益超過650元。
“別看我賣的是原糧,因為是原生態生產的,稻子連年升值,今年每斤又多賣0.03元?!焙献魃绯蓡T47歲的張保剛非常自信地說。
原來,“廣糧”米業公司通過微信、QQ和微博對客商和消費者進行調查,與廣東3家銷售商簽訂了有機米長期購銷合同。為保證優質原材料的供應,米業公司與水稻種植戶聯合成立了合作社,以保證每畝600元利潤,建起了8000畝有機水稻生產基地。
“過去,我們總是盯著國家保護價,生產大宗國儲和零儲糧。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環境下,國家調整糧食保護價收購政策,要求咱必須自覺回歸到市場規律上來,生產前必須了解好消費者心理,打好銷售牌?!薄皬V糧”米業公司趙廣糧意味深長地說。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以來,紅興隆許多農業從業者不再單純依賴政策開展生產,而是順應市場需求,積極推進多種方式銷售,有效改變了產品不進市場進庫房的經營模式?!盎貧w市場”,讓農業從業者正在實現由過去單純的生產者向營銷商轉變。
“我感覺,進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關鍵就是要學會營銷。不光營銷產品,更重要的是營銷心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我今年種的富硒大豆全都賣了,每斤比市場價高0.21元,達到1.9元?!笔锕廪r場種植戶黃鵬展說。
曙光農場為做好種植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打“親情牌”,充分利用分布全國各地的在農場工作生活過的知青開展市場調查,針對消費者需求,與北京“醫筋堂”以每斤原糧高出市場價10%的價格簽訂富硒產品生產合同。農場富硒產品種植規模達到1萬畝,產品全部進入北京市場。紅旗嶺“五星湖”水稻專業種植合作社通過與上??蜕虒?,種植有機水稻1萬畝,斤售價比市場高出0.11元。
紅興隆農業從業者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通過抓消費者心理需求,做到產品與市場無縫對接,實現“原”字號農產品在市場中升值。今年,全局訂單種植面積111.8萬畝,涉及高蛋白大豆、黏玉米、鮮食玉米、有機稻、高粱、西紅柿、辣椒等農作物。
“共生”和諧?“親”中利貴
今年秋收,可忙壞了友誼農場第十管理區水稻種植戶劉長友,隨著中國農業大學教授、上海一家綠色食品銷售上市公司老總等多撥貴客來訪,用劉長友種植的水稻加工出的新米以每斤15元的價格被采購一空。
“我這不是搞的‘雁稻’種植嘛!現在消費者都喜歡綠色健康食品,所以我搞起了生態立體種養,養殖600多只鴻雁,用大雁糞水灌溉稻田,絕對不施用化肥,既賣綠色水稻、又賣大雁。”劉長發高興地說。
舌尖上的安全已成為消費者關注的焦點。紅興隆一些農業從業者緊緊抓住消費者的這一心理需求,大打自然和諧共生牌,發展起種類繁多的立體種養殖模式?!肮采蹦J降呐d起,改變了過去掠奪式的生產,讓產品親近自然、更接地氣,生產者轉換成自然環境的保護者。
八五三農場第四管理區李麗梅在上海一家超市發現,在農場幾毛錢一斤的“小不點”西紅柿,在這里2個就能賣到9元,還有在農場不值錢的胡蘿卜、小毛蔥、南瓜等蔬菜都賣十幾二十元。她泡在超市連續研究了2天,發現上海市民很青睞這些貴菜,一打聽才知道這是原生態產品。她就回到農場承包了一片水面和30多畝稻田,搞起了生態立體循環種養殖,用小河魚喂鴨子,把鴨子和螃蟹放到水稻里去蟲害,再用稻草墊窩發酵成有機肥種水稻?,F在她家年可生產鴨蛋7萬枚、螃蟹2000斤、大米1.2萬斤,鴨蛋賣到5元一枚,大米賣35元一斤;鴨蛋還通過網絡賣到日本和美國,美國客戶為了吃到她家的純天然產品,不惜支付每斤85元的郵費。
種植從業人員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學會攻心、營心,也學會了如何利用生態價值提升產品附加值,農產品的銷售不斷創新高。
“農夫山泉是大自然的搬運工,我們就是大自然果實的采摘工。”友誼農場水稻分場“興林”水稻種植合作社理事葛春江風趣地說。
為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突出重圍,“興林”水稻種植合作社建起了微信公眾平臺,以發紅包的形式吸“粉”,與消費者互動。當平臺發出合作社搞“蟹稻”種植項目時,一位粉絲回復愿意出50萬元給合作社安裝遠程監控,螃蟹以每斤60元、大米以每斤40元收購。這位粉絲真的出資在合作社的地里安裝了遠程監控,以實時監控生產情況,原來這位粉絲是大連“廣大興盛”食品有限公司的總經理。9月18日合作的550畝“蟹稻”剛開鐮,公司便派人來監督收割和回收產品,合作社“蟹稻”畝效益實現超萬元。
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產模式,有效拓展了中高端市場,不僅讓農業從業人員實現了可持續增收,也有效地提升了生態環境質量,并將生態價值轉化成經濟價值。
在擁有東北最大寒疆果生產面積的五九七農場,許多果農搞林下養殖項目,果子批發價由每斤1.5元提高到2元,食蟲雞、鴨、鵝每只賣到100元以上。
現在,紅興隆管理局綠色食品監測基地達550.15萬畝,有機食品認證基地達40.9萬畝,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達190萬畝,擁有全國地理標志特色農產品5個。
“個性”凸顯?“殊”道生金
“咱們有好的產品,卻賣不出好價錢,根本原因就是同質化現象太嚴重,沒有比較優勢。”五九七農場第三管理區副主任劉錫坤深有感觸地說。
又是一年收獲季,又是一個忙碌秋。
二九一農場水稻種植戶劉榮軍天天忙著向場外快遞大米,最遠郵寄到臺灣。他去年聽說國家水稻收購保護價要降的信息,便開始在市場尋找出路,當了解到龐大的糖尿病患者群體急需適于熬粥的大米時,引進先進技術生產“β-葡聚糖生機米”,受到了市場青睞,大米銷售價格比原來提高3.7倍。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改變了紅興隆農業從業人員一味追求規模、產量的傳統生產經營方式,不斷向營銷心理價值的個性化方向發展,“泥腿子”正在轉變成市場攻心的“土專家”。轉變雖處于起步階段,但效益已逐步顯現,產品“個性化”和功能價值日漸突出。
東北食用菌品質有口皆碑。栽種木耳、蘑菇是五九七農場的傳統項目,但是批發價格一直較低。為帶領種植戶走出收入低迷徘徊狀態,劉錫坤通過農場網站、個人QQ和微信渠道調研如何更好滿足消費者對食用菌的需求,很多南方網民反映食用菌煲湯養生,但在外出路上就喝不上菌湯。針對消費者心里需求,劉錫坤找到北京一家食品研究中心,研制出味美的食用菌快餐方便湯,產品剛在網上展示,便受到廣東客商的青睞。
友誼農場第三管理區第二作業站,因土壤含鐵量高,便針對貧血群體生產“富鐵”硬質玉米,每斤售價1元,今秋產品剛收獲便被農場人搶購一空。同樣,八五三農場生產出高鈣米,優品每斤賣50元。
秧歌豬、蟲雞蛋、“水上漂”元宵、五谷方便粥……個性化產品在紅興隆不斷涌現,人氣不斷積攢,CCTV還對秧歌豬制做了專題節目播出。
心有萬殊,創意萬種。紅興隆農業從業者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潮中,正聚集消費者的人氣,砥礪前行。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農墾紅興隆管理局宣傳部)
責任編輯:蔡基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