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6日,國務院原副秘書長劉濟民考察北大荒后,寫了《關于北大荒農墾的新體驗》一文,該文于8月17日呈送一位中央領導同志閱后,8月23日批給了《經濟日報》主要負責同志:“讀了‘北大荒’一文,很受感動,可否派人采訪,就北大荒的變遷及啟示在經濟日報上刊載。”隨后,《經濟日報》記者李華林向我采訪,我作為一個老農墾,結合學習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推進農墾改革發展的意見》對農墾事業的性質、定位與高度評價,講了幾條經驗,并提供了一些有價值的史料。我認為,北大荒的開發與建設歷程以及取得的成就和創造的經驗,具有重大的戰略價值。
一、商品糧基地的國家隊
新中國建立前夕,美國國務卿艾奇遜曾斷言,中國共產黨執政以后,也解決不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新中國成立以后,在完成“土地改革”實現“耕者有其田”的基礎上,不失時機地把農民組織起來,走上了互助合作的道路,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糧食產量很快超過了解放前水平。與此同時,為了穩步增加糧食產量,決定在亙古荒原實行屯墾,建立國營農場。為此,中央決定,在農業部國營農場管理總局的基礎上,于1956年組建農墾部,由王震將軍任部長,要求農墾系統的國營農場每年提供100億斤商品糧,滿足京、津、滬三大直轄市的糧食需求,重點是開發北大荒。
1958年2月,中央決定組織10萬轉業官兵投入墾荒建設,其中7萬余人開赴北大荒,開展大規模的機械化墾荒事業,同年8月,中央又決定從內地動員大批青年前往邊疆和少數民族地區參加開發和建設工作。經過廣大轉業官兵以及支邊青年的艱苦奮斗,戰勝了許多難以想象的艱難險阻,終于使北大荒變成了“北大倉”,成為商品糧基地的國家隊。目前,北大荒墾區擁有4300萬畝耕地、113個國有農場,2015年生產糧食441億斤,商品率在90%以上,提供的商品糧相當于京、津、滬、渝四大直轄市,海陸空三軍,甘、寧、青、藏四個缺糧省區以及港澳地區的口糧需求量,不僅使一年一熟的黑龍江省糧食總產量超過一年二熟的河南省位居全國第一,而且使墾區成為名副其實的能夠應急而且可靠的國家重點商品糧基地,具有維護國家安全與社會安定的重大戰略意義。
二、農業現代化的大樣板
在建立國營農場時,中央提出要對農民的農業生產合作社發揮示范作用。北大荒開墾初期,國營農場全盤學習蘇聯經驗,耕作粗放,效率很低,出現了“三低一高”(單位面積產量低、商品率低、勞動生產率低,成本高)的局面。在譚震林副總理提出黑龍江墾區要成為農業現代化的大樣板、發揮示范作用的要求后,由農墾部副部長蕭克將軍主持,在北大荒投資開發建設了100個重點機械化生產隊,任務就是要改變“三低一高”的落后局面,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接著第二批又建設了100個重點機械化生產隊,為國家提供更多商品糧作出了貢獻。
北大荒國營農場普遍使用仿造蘇聯的拖拉機等農業機械,機械化程度比較高。但由于農業經營管理制度上的缺陷,經濟效益差,虧損嚴重,成為財政的大包袱。經過在農場對生產隊實行“包、定、獎”的辦法,基本扭轉了這種局面,為推進農業現代化制度創新進行了探索。
改革開放以來,墾區率先從美國引進大馬力先進成套農業機械,裝備友誼農場五分場第二生產隊,由20名工人經營1萬畝土地,創造了農業工人人均生產20萬斤糧食的紀錄,勞動生產率在全國甚至全世界居先進地位,真正成為現代化的大樣板,發揮了示范作用。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原所長徐更生研究員在考察后說,研究中國農業現代化問題,不要去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參觀,到北大荒去看后就一目了然。
近些年來,黑龍江墾區水稻生產全程實現了大馬力機械化作業,航化作業一次能覆蓋1250畝,有的職工承包土地達萬畝。生產的優質有機大米,經濟效益比傳統經濟作物與畜產品、水產品高出數倍,徹底改變了“種糧不能致富”的傳統觀念。
北大荒的設施農業也走在全國甚至世界的前列。有規模達到1萬畝的現代化溫室,能夠不受季節與地域限制,生產多種質優價高的農產品。
北大荒的樣板示范作用,通過“場縣共建”的形式,由農場帶動所在縣的農業現代化,建設“影子墾區”,有效帶動了農村農業現代化水平的躍升。
三、農業“走出去”的“排頭兵”
在農業對外合作中,北大荒一直走在全國的前列。上個世紀60年代,農墾部就設立了援外辦公室,承擔農業援外任務,主要針對亞洲與非洲的一些發展中國家與欠發達國家。農業援外實際上是“一帶一路”戰略的“最初版”,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
改革開放以后,北大荒在農墾系統率先對外采取三種合作形式(合資、引資、補償貿易),有兩個成功的合作項目引人注目:一是友誼農場五分場二隊引進的美國農業機械項目;二是建三江墾區與日本綿業株式會社用補償貿易的形式,合作改造30萬畝白漿土的項目。
北大荒的農產品對外貿易逐漸擴大,品種與數量日益增加,成為重要的農產品出口基地。近些年來,北大荒走進俄羅斯,與俄方合作開荒建場生產糧食,建成了境外商品糧生產基地。
四、黑土地開拓的神奇人
全世界有三大黑土帶,包括烏克蘭大平原,美國密西西比河流域和我國東北的三江平原。黑土地土質肥沃,是珍貴的土地資源。創造“大寨經驗”的陳永貴在手捧黑土塊時說,這在內地就是肥料。
如何科學合理開發黑土地,北大荒墾區作了長期探索,取得了重大成效。北大荒墾區在黑土地開發中,首先是作物結構選擇問題。起初為小麥、玉米、大豆三大作物為主,但在實踐過程中,小麥在收獲季節正好是雨季,往往陷入“水里撈麥子”的困境,也曾給拖拉機“穿鞋”(在鏈軌上捆上木棍)防止下陷,但效果并不盡如人意。為此,經過科學論證,墾區在低洼易澇區實行“旱改水”,改種水稻,解決了這一難題,建成了大規模的優質水稻生產基地。有的在稻田里養鴨,鴨糞成為有機肥料,水稻畝產量1200斤以上。其次,由于多年的機械化作業,在土壤中形成堅硬而不透水的“犁底層”,使耕作層變淺,既不利抗旱又不利排澇。實踐中,給拖拉機安裝“深松犁”,劃破“犁底層”,解決了這個難題。第三,實行玉米與大豆間作,利用大豆根系的固氮性能,與玉米的秸稈還田,彌補了大量施用化肥造成有機質下降的缺陷,既能高產、優質、高效地生產糧食,又能優化生態環境。
北大荒人在這塊神奇的黑土地上,實現了食品質量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并重,生產出在國內外市場享有盛譽的大量農產品,并創造了數量眾多的“北大荒”品牌。
五、城市知識青年的大熔爐
“文革”期間,以農墾系統為基礎,全國組建了12個生產建設兵團和3個農建師,分布在18個省(區),安置了220萬城市知識青年。首先是在北大荒國營農場的基礎上,建立了由沈陽軍區領導的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北京、天津、上海、哈爾濱四個大城市的55萬知識青年,被安置到兵團基層單位參加勞動鍛煉,與農場職工共同參加農業生產勞動。這些具有中學文化程度的青年,與農場職工生活在一起,直接與基層社會接觸,對中國的農業以及中國國情有了切身感受,留下了終生難以忘懷的深刻印象,在同學之間、同學和職工之間建立了深厚的友誼,特別有了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的情感,學到了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有些知青在十分艱苦的環境下,努力鉆研技術,創造了優異的成績。寶泉嶺墾區軍川農場十三連的上海女青年顧學妹,創造了一年養出800頭豬的成績,受到了李先念副總理的表揚。后來通過招工、參軍、上大學等形式,大多數知識青年陸續離開了兵團回城,不管在什么崗位,他們仍懷念在這個大熔爐內的經歷,這段經歷對他們的價值觀形成具有決定性的影響。為了開拓兵團知識青年的就業門路,在時任國家計委副主任林乎加主持下,向各個生產建設兵團下撥了大量的資金,發展農場工業,為農場后來的工業發展打下了重要的基礎。
六、中央國有企業改革的先行者
國有企業是國家投資和國家主管部門直接管理的企業,包括中央直屬企業與地方管理的企業。中央直屬的國有企業主要是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大型工業企業,在農業方面,有由中央部委與省雙重領導的農墾企業,北大荒始終是農墾部、農業部直屬墾區之一。
墾區開發建設初期,全面學習蘇聯經驗,并由蘇聯援建了國營友誼農場(156個援助項目之一),蘇方提供農機設備并派專家指導。墾區最初照搬了蘇聯辦場的管理制度,但有很大弊端,年年虧損。
上個世紀60年代初,中央提出要改變照搬蘇聯與工業企業的管理制度,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的國營農場經營管理制度進行了深入探索,最早在中央國有企業實行重大改革。第一是改革收支兩條線的財務制度,實行財務包干,利潤不上交、虧損不補貼的自負盈虧的辦法,調動了農場的積極性,效果十分明顯,很快扭轉了多年虧損的局面。第二是在農場內部對生產隊實行“三定(產量、成本、利潤)一獎(超產獎勵)”辦法,超產分成比例為:上交農場40%,留生產隊20%,分給給職工40%,調動了生產隊的積極性。第三是改革“鐵飯碗”的等級工資制,實行定額記分的工分制,調動了職工積極性;同時把閑置的職工家屬勞動力組成“一家班”,發展養殖業。這些“文革”前就行之有效的改革舉措,明顯地調動農場、生產隊、職工三個層次的積極性,促進了生產發展,增加了農場盈利,提高了職工收入。
這些舉措在“文革”中被當作“資本主義”受到沖擊,但仍堅持下來,并在改革開放以后有了新的發展。一是在農業戰線借鑒南斯拉夫發展農工商聯合企業的經驗,最早推行農工商一體化經營,提高農業的附加值,形成了較為完備的現代化農業產業體系。二是以職工家庭為單元建立家庭農場,形成了“大農場套小農場”的雙層經營體制,以及相應的全程社會化服務體系。三是在墾區建立起多層級的股份制企業集團,增強了國內外市場競爭力。四是在墾區建立起星羅棋布的多元化的小城鎮群體,實現了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與農業現代同步發展。五是擴大了農業的功能內涵,除了經濟、社會、生態功能外,開拓了文化教育功能,發展休閑、旅游、觀光、學習功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七、社會與國家安全的穩定器
中國歷史上的屯墾主要有兩類,一是民屯,二是軍屯。北大荒大規模開發初期屬于軍屯,主力是成建制的人民解放軍轉業官兵。北大荒處于邊疆地區,實行軍墾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在和平時期從事農業生產,一旦發生戰爭,立刻武裝起來保衛國土安全,做到有備無患。上世紀六十年代中蘇關系破裂之后,蘇方在邊境地區設置重兵對峙,不斷挑釁,并制造了珍寶島事件。他們使用新式的重型坦克,在結冰的江面上向我方推進。生產建設兵團戰士密切配合我邊防部隊自衛反擊作戰,最終取得守邊的勝利。
當前,東北亞地區安全形勢錯綜復雜,北大荒墾區屯墾戍邊、永不換防,始終是守土安邊的一支重要力量,發揮著獨特作用。
八、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共同體
北大荒墾區是在荒無人煙的地方開墾建設起來的,實行工農商學兵五位一體與農林牧副漁五業并舉的體制,在發展經濟的同時,社會事業同步發展起來,包括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文化、教育、醫療、養老等社會保障都比較完善,形成一個現代化的小社會,這是傳統體制下大型國有企業集團應具有的社會功能,也是墾區對政府辦社會職責的補位,對維護社會安定發揮了重要作用。這種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體制,是具有共產主義公社成分的聯合體。在推進辦社會職能改革時,必須以提高國有農場的內生動力、發展活力和整體實力為目標,統籌謀劃、務求實效,不能采取行政手段予以硬性肢解,否則會造成極大的損害。
九、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試驗場
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具體實踐結合,指導我們不斷克服嚴峻困難和挑戰,推進為崇高理想而奮斗的偉大實踐,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而不是披著馬克思主義外衣的教條主義與經驗主義。北大荒人創造的業績,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具體實踐。
首先,墾區初期開發建設的主體是人民解放軍轉業官兵、支邊青年、城市知識青年,《共產黨宣言》中提出的在農業方面建立產業軍的要求,可以說在墾區已經實現。現在墾區職工已是第三代人,其中有5萬是大學畢業生,職工隊伍的文化結構有了很大變化。
其次,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消滅三個差別,即消滅工農差別、城鄉差別、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差別,在黑龍江墾區已初見端倪。墾區建立了比較完善的現代化大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農業生產過程基本上實現了機械化,創造了很高的勞動生產率,很多農產品在本地實現了加工增值。農墾小城鎮星羅棋布,務農工人的收入水平與生活質量,基本實現了與城鎮居民均等化的目標。
第三,生產資料共同占有必須與勞動者密切結合起來,才會有活力。北大荒的土地性質屬國有,實行以職工家庭經營為基礎、大農場統籌小農場的農業雙層經營體制。國有農場強化農業統一經營管理和服務職能,解決職工家庭經營辦不了、辦不好和辦了不劃算的問題。同時,國有土地由職工承包租賃經營,除了必要的上交外,經營收入均由職工支配,這就能充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與創造性,是人力資源的解放。
這些都是在農業農村領域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成果,構成了中國特色農業經濟體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可以說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重要標志,并在實踐中不斷創新和完善。
十、弘揚紅色基因,走長征路的接力棒
北大荒墾區初創的主力是解放軍轉業官兵,他們當中有參加過長征的紅軍,有參加過抗日戰爭的八路軍,有參加過解放戰爭的解放軍,有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的志愿軍,都具有紅色的革命文化基因,其核心是為了實現革命目標,不惜犧牲一切、戰勝各種艱難險阻的奮斗精神。 在他們的血液中,流淌著堅定的信念,堅強的毅力,堅忍不拔、奮斗不息的長征精神,這種精神延續到北大荒的開發與建設中。他們住的是馬架子、地窨子,在田間作業中忍受“小咬”叮咬,經受零下40℃的寒冬,還要同各種野獸作斗爭。這種艱苦條件磨礪出“艱苦奮斗,勇于開拓,顧全大局,無私奉獻”的北大荒精神,是北大荒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要一代又一代傳承下去,在新的長征路上發揚光大,創造出新的輝煌。
把“北大荒”建成“北大倉”,是黨和政府的重大決策。黨和國家領導人對北大荒人的支持與鼓勵,永遠銘刻在一代又一代北大荒人的心目中,成為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強大動力。
同時,北大荒人清醒地看到,為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現代化農業企業集團,在深化經營體制改革與完善產業體系和社會化服務體系等方面,還要付出更大的艱辛努力。
(作者曾任農墾部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國農墾農工商聯合企業總公司副總經理、農業部政策體改法規司司長)
責任編輯:蔡基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