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片在线观看免费观看高清电影,国产尤物精品视频,久久er热在这里只有精品66,CAOPORN免费视频国产

三亞的兵團村

時間:2012-10-09作者:李秀萍 來源:《中國農墾》2012年第4期

“我們是光榮的南繁隊員,
千里迢迢來到海南;
為了神圣的種子事業,
北種南繁任重道遠。”
                ——摘自《南繁隊員之歌》

  輕柔的海風,曼舞的椰林,瑰麗的沙灘,這一切足以成為美麗的濱海城市——三亞的注解。在這個位于我國最南端的熱帶城市,有一群人為了神圣的種子而來,雖然他們身處椰林下、芭蕉旁,浪漫無比,卻因肩負著艱巨的任務幾乎無暇顧及身邊絢麗的 風景。這就是三亞兵團村里的兵團人。
  三亞兵團村位于距離三亞33公里的海棠灣鎮,一個約700平方米的座北朝南的四合院,來自新疆農墾科學院、各師農科所、種業公司的科研人員聚集在這里,利用院前的128畝土地開展種子繁育工作。
  這是個典型的南方院落:院前是一排高大的椰子樹,樹下的花草巧妙地拼成了“兵團人”三個字,院門兩旁矗立著兩棵高大  的芭蕉樹,好像威武的護院士兵,院內還栽有檳榔樹、芒果樹等。院落不遠處是一座長滿芒果樹的芒果山,山下零散地住著幾戶黎族人家,一派悠然的南國風光。
  “開飯啦!”天剛朦朦亮,隨著負責伙食的王師傅一聲吆喝,大家陸續起床洗漱,吃飯,然后放下碗筷,拿上工具下地。1月中旬正是棉花、玉米、向日葵等作物授粉的高峰期,這段時間研究人員特別辛苦,有的早上不吃飯,5點多就下地套袋、授粉。因為作物開花散粉頂多一周,過了這個時間,需要授粉的作物沒有授粉,做不成雜交,這一年就白來了。
  三亞的中午,陽光特別強烈,曬得人頭皮疼,可還有人員在地里授粉。科研人員告訴筆者:“天熱有利于授粉,我們就怕陰雨天。”有些人員怕吃飯耽誤時間,就托別人將午飯送到地頭,扒幾口又干活去了。
  當夜幕降臨時,人們陸陸續續回到小院,沖個熱水澡,圍石桌而坐,邊吃飯邊交流,其樂融融,儼然是一家人。
  吃完晚飯,夜色朦朧,忙碌一天的人們談天說地,坦誠交流,還有人在棋盤上奇巧布陣。在四周黑暗的夜幕中,這個村莊的光亮分外耀眼,歡聲笑語傳得很遠很遠……

充滿希望地堅守
  “在家千日好,出門時時難”。表面上的快樂和輕松掩飾不了每天要面對的生活低標準、與黎族人語言不通等問題,還要承受辭妻別子、覓友求偶所引發的各種心理負擔。“南繁”人圈內有一句飽含艱辛的俏皮話:“南繁南繁,又‘難’又‘煩’”。
可單調、枯燥的南繁生活又為何會讓科研工作者常年堅守?新疆農墾科學院玉米育種專家夏景中幽默地告訴筆者:“我不是雇傭軍。”意思是,他是心甘情愿來南繁的而不是被迫的。18年來,夏景中每年在三亞呆過半年,這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堅持下來的。“這是一項艱苦的事業,我既然選擇了這個事業,我就必須堅持下去。如果沒有事業的支撐,南繁就會感到枯燥。現在,種業的競爭非常激烈,不可能不來南繁,也不可能半途退出。這種堅守不是三五年,也不是十幾年,而是一輩子。如果一個人想做點事,只有抓住每一點希望,而且不要期望會成功。”夏景中多少帶些傷感的話語中透露出育種事業的艱辛和無奈。
  這位50多歲、搞了一輩子玉米育種的老專家,為了早出成果,絲毫不敢懈怠,每年南繁都是親自來,從頭到尾每個環節都做到準確到位,即使在玉米市場最不景氣的時候,他也堅持離家赴萬里之外的南繁之約。
  記得有一年準備去南繁的前夕,夏景中的二哥跑來對他說:“今年能不能不去?娘的病情嚴重了。”他說:“節氣不等人,必須去。”他到三亞剛給玉米授完粉,就接到家里的電報:母親病危。當時,交通極不發達,他在海口沒買到火車票,又輾轉到廣州排了三天三夜的隊才買了站票,用了十幾天才回到石河子。“忠孝不能兩全啊!”提起當年的事,夏景中感慨萬分。
  到南繁工作已經8年的兵團天合種業公司李建新對于南繁的成果非常自豪,他說:“今年帶來的薄皮甜瓜品種已經是11代了,回去就可以投入市場。”2006年審定的新陸早26號推廣面積已經占到新疆棉花總面積的13%。說起南繁的艱難,李建新說:“別的都可以克服,就是水牛的禍害和老鼠的搗亂讓人頭疼。”
  原來,基地附近有紅李村、新典村等四五個村莊,不是很富裕。當地老鄉有個習慣:每天將水牛撒在田邊地頭吃草。前幾年,每到晚上,總可以看見眼睛閃著綠光的水牛拱吃試驗地的莊稼。有一次,李建新發現有幾頭牛在地里肆無忌憚地踐踏作物,就將其牽回基地,可是又不能讓它餓著,每天給它飲水喂草。基地通知老鄉來領牛,還要象征性地罰款警告,有些老鄉不愿意掏罰款,又看到水牛有吃有喝,就都回去了。無奈,基地只好讓他們將水牛牽回去了事。這幾年,基地建了圍欄,才把水牛的問題解決掉。
  基地老鼠特別多,播下的種子沒幾天就被掏空了,還得重新播。有一次,李建新想辦法,在播下的種子上面覆蓋一層拌過鼠藥的花生米,可狡猾的老鼠只吃種子不吃花生米。實在沒轍,李建新做了一個電網,將30畝試驗地圍起來,才勉強將種子播下去。種子不夠用,就讓公司用特快專遞郵寄,大伙都說,基地的種子養了一批老鼠。
  農十三師的棉花研究起步較晚,為了趕上兄弟師的步伐,王學忠、陶志柱等農科所的科研人員把自家的事放在一邊,堅持南繁。王學忠的父親80多歲了,去年9月份患腦血栓在醫院住了一個月。這種情況下,王學忠完全有理由不去南繁,但他沒有向領導說一丁點父親生病的事,10月份照原計劃來到南繁基地。在三亞,他天天打電話問父親的身體狀況,老父親鼓勵他說:“你不要擔心我,工作要緊。”
  有信心就會有希望。像夏景忠、李建新、王學忠、陶志柱這樣無條件地堅守南繁的科研人員還有很多,他們的希望正在一點點實現。

南繁母親更艱辛
  在兵團村,有五位女科研工作者,她們來自不同的單位,但她們都是母親,而且小孩都不大。她們每天和男同志一樣下地搞科研,業務上毫不遜色,可在內心深處,她們無時無刻不在牽掛著千里之外的家、親人和孩子,尤其當農歷春節的鞭炮聲響起來的時候,她們更加酸楚,覺得自己沒有盡到一個妻子和母親的責任。
  長得小巧玲瓏的劉彥來自農七師農科所,別看她個小,卻是個事業心重、性格堅強的母親。以前,農七師農科所沒有進行玉米研究,在實驗室工作的劉彥主動要求承擔此項工作。為了收集材料,她費盡苦心,人累得又瘦又黑。有人說:“何苦呢,在實驗室多好,風不吹雨不淋的。” 她說:“科研工作不吃苦受累就不可能有成果。”
  為了能讓玉米品種研究盡快出成果,去年她主動向領導申請去南繁加代,而把14歲的女兒一個人留在家里。同事都說:“你不能讓別人代繁嗎?”她說:“自己的工作讓別人做不放心。”晚上,女兒獨自睡覺得害怕,常常深夜給媽媽打電話,遠在三亞的劉彥在電話里給女兒哼曲兒,讓女兒伴著歌聲進入夢鄉。雖然劉彥輕松地說:“女兒已經習慣了,”但仍掩飾不了她當初選擇來三亞時的痛苦。“玉米研究現在還沒有結果,以后也說不好,但是我要繼續努力下去。”
  在五位女性中,來自新疆農墾科學院作物所的李艷是最低調的,但從她那和年齡不相稱的膚色可以看出,她的付出絕對不是一般的。李艷從事加工番茄研究20多年了,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2008年從石河子蔬菜研究所調到新疆農墾科學院作物所后,她希望能在紅色產業上有大的發展。今年,她在三亞種植了需鑒定的番茄種子,她說:“這些種子性狀表現不錯,開春就可以銷售。要知道,現在市場對加工番茄的品質期望值很高,固形物指標每增加一個百分點,企業加工1噸番茄就可節省700公斤原料。”可面對9歲的女兒,她非常愧疚,由于經常南繁,大多時間無法陪在女兒身邊。

村里的年輕人
  在兵團村,有一半是高學歷高素質的年輕人,他們知識淵博,技術嫻熟,是兵團南繁事業的可靠接班人。可是,他們畢竟處于談戀愛的年齡,處于編織夢想憧憬未來的花季,美麗的三亞會是他們精神上的諾亞方舟嗎?
  劉建喜,1米78的個頭,臉色黝黑,身穿海島衫,要不是架副眼鏡,和本地黎族人沒啥區別。每年,他都是第一個來最后一個走,一呆就是半年。他幽默中透著無奈地對筆者說:“我來基地最大的收獲是把對象談跑了。”
2006年,在新疆農業大學攻讀碩士學位的劉建喜畢業后順利在兵團種子管理總站找到工作,當年10月,就被派往三亞兵團南繁基地工作。剛走出校門的他,在各種復雜的情況面前應對自如,顯示出較高的組織、領導才能,可是,去年和他談了6年的女朋友和他分手了,這對他的打擊可不小。
  劉建喜說:“其實,我倆感情挺好的,我們跟隨同一個導師3年,即使她回山東工作的3年里也是相互牽掛著。也許是太多的不確定性讓她退卻了吧。那段時間我很痛苦,但卻沒有影響我的工作,孰輕孰重我還能分得清。”
談起今后的打算,劉建喜說:“只要組織需要我在這里,我就會盡最大努力把基地管理好。對象的事兒就隨緣吧。”
  但也許劉建喜僅僅是個個案,新疆農墾科學院作物所的柳延濤今年是第一次來三亞,在學校工作的女朋友一放假就來基地陪他了,他倆還要在三亞拍婚紗照,永遠留住三亞的美麗。筆者在三亞的短短幾天也遇到了三位科研人員的家人來探親,小小四合院充溢著團圓的喜悅。

軍功章有他們的一半
  楊彩蓮、王長軍是兵團村惟一的三口之家,常年在這里負責大伙的伙食和日常管理。基地人多的時候,他們不覺得有什么,可一到4月份,大家結束工作都回新疆的時候,這家人仿佛處于荒僻的孤島,連他們的孩子都不愿在基地,雙休日也要去幼兒園。
  其實孤單還不算什么,最讓楊彩蓮、王長軍傷感的還是女兒的遭遇。2000年11月,他們一家人從新疆來到基地。當時,一切都在建設中,有一天,王長軍在犁地,楊彩蓮在做飯,女兒婷婷一個人在院子里玩耍。當婷婷靠著院門玩的時候,還沒有固定牢固的鐵門突然傾倒,將婷婷的大腿壓住,孩子頓時疼得暈了過去。在大伙的幫助下,夫婦倆將婷婷送進醫院,經檢查,屬大腿骨裂。在醫院20多天時間里,楊彩蓮陪著婷婷,王長軍仍然回去為大伙做飯,一天也沒耽擱。幸運的是,經過百天的固定,婷婷的腿慢慢恢復了,而且沒有落下后遺癥,夫妻倆懸著的心才落地。如今婷婷已經15歲了,在河南老家上學。
  后來,有了兒子浩浩。活潑可愛的浩浩比婷婷更好動,夫婦倆汲取教訓,將浩浩寄宿在距離基地15公里外的私立學校,半個月才回來一次,可半年5000元的昂貴費用使夫婦倆從來不敢有半點奢侈。
  問起他們今后的打算,楊彩蓮說:“在基地干了10年了,和基地有感情了,哪里也不想去,干到退休就回老家。畢竟苦日子已經熬過來了,現在條件好多了。”
  當筆者離開基地和夫婦倆道別時,楊彩蓮傷感地說:“你是今年第一個離開基地的,到4月份的時候,人都走完了,就剩我們三口了。”聽著這話,讓人覺得心里酸酸的。車子緩緩駛出村莊,那片高大的椰林漸漸遠去,直到沒了蹤影,可是基地在我們的腦海里鐫刻下來的影像永遠也不會消失。

(作者單位:兵團日報社)
責任編輯:昝瑩瑩

?
主辦單位:中國農墾經濟發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南路96號農豐大廈 郵編:100122
京ICP備11035685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472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