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墾是我國國有農業經濟的骨干和代表,長期以來,農墾以其突出的糧食產生和供給能力、領先的農業現代化水平以及獨特的組織管理優勢,在保障我國糧食安全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推進農墾改革發展的意見》明確將“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的國家隊”作為農墾的首要定位。
糧食生產結構是指糧食各種類的構成以及各糧食種類之間的聯系和比例關系。進入21世紀以來,農墾糧食的植面積、產量和生產結構都發生了巨大變化。本文基于農墾糧食相關統計數據,對農墾糧食結構變化情況及相關原因進行深入分析,以把握農墾糧食生產的趨勢,從而為進一步指導農墾糧食生產提供思路。
一、農墾糧食生產概況
經過多年建設,農墾建成了以黑龍江墾區為主、包括新疆兵團、內蒙古、遼寧、江蘇、湖北、吉林、江西、新疆畜牧、江西、湖南、河北等墾區在內的一批大型商品糧生產基地。2015年,農墾糧食播種面積7556.99萬畝,占全國糧食播種面積的4.45%;農墾糧食總產量達到3667.47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5.90%。可供商品糧達到3345.47萬噸,糧食商品率達到91.22%。從糧食品種來看,農墾糧食作物包括谷物、豆類和薯類。其中:谷物主要為水稻、小麥、玉米、谷子和高粱,豆類主要為大豆,薯類主要為馬鈴薯和紅薯。三大類糧食作物中,谷物占絕對比重,2015年農墾谷物播種面積占糧食播種面積的86.40%,谷物產量占糧食總產量的94.47%。
二、農墾糧食生產結構變化分析
2000年以來,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農墾糧食生產情況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以下分別從糧食作物種植面積結構、產量結構以及單產變動對農墾糧食生產結構進行分析。
(一)糧食面積結構變化情況
自2000年以來,農墾糧食播種面積的變化趨勢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2000年到2003年。該階段農墾糧食播種面積呈逐年下降趨勢,到2003年降到低點。第二個階段是2004年以后,該階段農墾糧食播種面積逐年增加。
從糧食播種面積結構看,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糧食播種面積結構由谷物和豆類為主向谷物為主轉變。谷物在播種面積中地位具有絕對優勢。
第二,水稻是第一大播種面積占比作物,且播種面積占比呈現平穩增長狀態。
第三,玉米播種面積迅速擴張。逐步由一般糧食作物類型轉變為優勢主導作物。
第四,小麥播種面積占比呈現總體下降趨勢,與水稻和玉米存在一定差距。
第五,大豆的種植比例下降趨勢明顯。由農墾主要糧食作物退居為次要作物。
(二)主要糧食作物產量結構變化趨勢及分析
雖然農墾糧食播種面積呈現先降后升的態勢,但糧食產量整體上呈上升趨勢。從糧食產量結構上看,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三大作物分類中,谷物始終占主導地位,且呈不斷增強態勢。谷物占絕對優勢,豆類在產量結構中的地位逐漸弱化。
第二,玉米在糧食產量中的占比增長迅速。2002年即超過小麥成為第二大產量作物。
第三,水稻在糧食產量中的地位始終占主導地位,但受玉米沖擊,主導地位稍有弱化。
第四,小麥產量比呈現波動下降趨勢,在糧食作物中地位逐漸弱化。
第五,大豆作為農墾傳統優勢作物,其產量占比整體上呈下降趨勢。
(三)主要糧食作物單產結構變化趨勢及分析
農墾主要糧食作物單產呈現出穩步提高的趨勢。三大糧食作物中,薯類平均單產最高,谷物其次,豆類最低。從年均增長率看,薯類平均年均增長率最高。從糧食單產結構來看,主要有以下幾個特征:一是玉米單產提高顯著且水平較高;二是水稻單產始終維持在最高水平且增長平穩;三是與水稻、玉米相比,小麥單產水平較低,但增長速度較快;四是大豆單產較低且增速最緩。
三、農墾糧食生產結構變化原因分析
從總體上看,農墾糧食生產結構呈現三個明顯特征:一是糧食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糧食播種面積和總產量呈現不斷上漲的態勢;二是谷物在糧食生產中的比重上升,豆類和薯類的比重下降;三是玉米生產快速增加。導致以上三種變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
(一)市場需求變化
糧食產品的市場需求變化分為總量變化和結構變化兩個方面。
一是居民糧食消費總體持續增加。農墾作為國家重要的商品糧供給基地,其糧食生產結構直接受到全國糧食需求的影響。2000年至2015年,我國總人口從12.67億人增長到2015年的13.75億人,增加了1.08億人,在人均糧食需求不變的前提下,總人口的增加必然帶來糧食消費需求的增長,這就從根本上導致了農墾糧食種植面積和產量的增加。國家衛計委預測,我國人口將在2030年達到峰值14.5億人,與2015年總人口13.75億人相比,仍有7500萬人口的增量,這就意味著農墾糧食生產仍有較大的增長空間。
二是食物需求結構的變化。糧食需求一般分為包括四個方面:口糧消費、工業消費、飼料消費、種用消費。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糧食產品的需求也會相應地發生變化,即:居民一般口糧消費增長放緩,對優質稻米等優質口糧和肉蛋奶等高蛋白食物的需求快速增加。黑龍江等墾區是我國重要的優質稻米生產基地,產品產量大、品質好、市場知名度高,受優質稻米需求快速增加的影響,墾區大力開展了“旱改水”,水稻生產持續增加。高蛋白食物需求的增加,帶動了農墾玉米種植的快速增加,玉米已成為僅次于水稻的農墾第二大糧食作物。
(二)產品收益變化
糧食需求的變化,最直接的反映就是不同糧食作物生產收益的變化。《全國農產品成本收益資料匯編》的數據顯示,2000年水稻、小麥、玉米、大豆的畝均現金收益分別為235.80元、75.90元、153.37元和156.72元,到2015年以上四個品種的畝均現金收益為784.14元、542.89元、522.95元和93.84元,其中,水稻、小麥和玉米的畝均現金收益分別增加了232.54%、615.27%和240.97%,大豆畝均現金收益下降了40.12%。四個糧食品種的畝均現金收益平均增加了212.62%。農墾的農業機械化、規模化水平處于全國領先位置,糧食生產對勞動力的需求明顯低于全國平均水平,這就使得農墾更少地受到全國性勞動力價格上漲的影響,糧食生產的效益增長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種糧的收益明顯提高,這使得農墾糧食生產規模提高。同時,不同糧食種植效益的變化,對農墾糧食種植者發出了價格的信號,進而影響了不同作物種植的積極性。
(三)政策影響變化
農墾作為國有農業經濟的代表,承擔著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等諸多使命,與一般農戶相比,受國家政策的影響更直接、更明顯。自2003年開始,國家全面取消農業稅,開始對糧食生產者提供包括種糧直補、農資綜合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良種補貼等糧食補貼,農墾人均土地面積遠高于地方,人均獲得的種糧補貼也就大大高于普通農戶,對種糧積極性的提升就更為明顯。玉米作為高產作物,種植適應性、單產水平、增產潛力明顯高于大豆等作物,在國家鼓勵增加糧食產量的政策導向下,調減大豆、增加玉米就成為許多農墾增加糧食產量的首選。同時期,國家將提高糧食生產能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高到更高的高度,通過實施糧食生產大縣財政獎勵、出臺《全國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2009-2020年)》、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農墾糧食生產基礎好,與管理部門聯系緊密,在獲得國家各類項目支持方面相對于一般農戶具有天然的優勢。此外,隨著我國加入WTO,國家放開大豆進口,但嚴格保護水稻、小麥等口糧作物,對玉米采取配額保護。而進口轉基因大豆成本遠低于國產大豆,農墾大豆受到的國外農產品沖擊遠高于水稻、小麥和玉米,這也導致了種植面積的萎縮。
(四)功能分區影響
農墾在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布局,各墾區的資源稟賦、資源條件、區域優勢和發展水平的不同,導致國家對各墾區的功能定位不同。經過長期的開發與建設,國家在各墾區糧食生產條件的基礎上,按照主體功能區劃分,對各墾區建設大型農產品生產基地進行分類指導,對農墾的糧食生產結構也會造成影響。例如,黑龍江、內蒙古、湖北、遼寧、江蘇等墾區的定位是國家大型商品糧基地。墾區功能定位的不同,對糧食生產結構也造成一定影響。如2000年,商品糧生產基地黑龍江墾區和內蒙古墾區糧食播種面積分別為2727.93萬畝和384.78萬畝,2015年,這兩個墾區的糧食播種面積分別增至4238.08萬畝和809.62萬畝,年均增長2.98%和5.08%。對比非商品糧生產基地的海南墾區和浙江墾區,2000年,這兩個墾區的糧食播種面積分別為50.67萬畝和10.96萬畝,到2015年,分別降至36.83萬畝和2.73萬畝,年均下降2.10%和8.85%。
四、農墾糧食生產結構調整的建議
當前我國農業已進入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歷史時期,農墾作為農業國家隊,糧食作為農墾的第一大農產品,也需要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適時調整糧食生產結構。
(一)繼續實施農墾國家大糧商戰略,保障糧食綜合生產能力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農墾任何時期都必須承擔的戰略使命。在國家“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背景下,作為國家戰略商品糧基地的農墾被賦予了更加艱巨的歷史使命。《全國農業現代化規劃(2016-2020年)》提出“要發揮農墾在農業現代化建設中的排頭兵作用和國有農業經濟中的骨干作用,加快實施農墾國際大糧商戰略”。農墾糧食生產結構調整,必須在實施農墾國家大糧商戰略、保障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前提下進行。農墾要積極實施農墾大糧商培育計劃,圍繞增強農墾糧食全產業鏈競爭力,著力加強農墾大型農產品商品生產基地建設。進一步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按照“集中布局、配套完善、標準統一”的要求,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設步伐,建成一批集中連片、旱澇保收、穩產高產、生態友好的高標準農田。要提升溝、渠、路、林、井、電等基礎設施條件,加強農田防護林網與生態環境保持和后續管護等配套建設。要加快推廣測土配方施肥、秸稈粉碎還田、土壤深松免耕、綠色綜合防控等一批糧食綠色高產栽培模式,進一步提高糧食生產技術水平。確保糧食穩定在680億斤以上,建設穩固可靠和綠色流動的國家大糧倉。
(二)加速推進新一輪農業結構調整,適度調減玉米規模
2000年至今,農墾糧食增產主要來源于擴大玉米種植面積,玉米已成為農墾第二大糧食作物。針對當前玉米種植相對過剩、庫存積壓嚴重、種植收益大幅下降的情況,推進農墾糧食生產結構調整,需要根據自然條件、市場需求狀況,在全國率先調減玉米種植面積。以地處東北、華北、西南和西北等“鐮刀彎”地區的墾區為重點區域,調減籽粒玉米種植規模。調減出的土地,在華北、西北干旱地區的墾區可改種耐旱的雜糧雜豆,在草食畜牧業發展條件適宜的墾區可改種青貯玉米、紫花苜蓿等飼草料作物,在黑龍江和內蒙古第五積溫帶及部分第四積溫帶的墾區可改種優質高蛋白大豆。在調減玉米種植規模的同時,還要積極調整品種結構,依托北大荒等一批農墾糧食加工龍頭企業,減少低效益的粉質玉米種植規模,大力發展優質膠質玉米品種和高賴氨酸玉米、高油玉米等加工專用品種,根據市場需求發展鮮食玉米。
(三)加快推進墾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優質糧食有效供給能力
農墾的優質水稻、專用小麥、高蛋白大豆、加工用馬鈴薯等優質糧食產品生產已具備了一定的規模,在市場上具備了一定的知名度。隨著居民對糧食產品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農墾優質糧食的需求仍將繼續增加。農墾應充分抓住這一機遇,不斷提高優質糧食供給能力。要進一步發揮農墾的組織管理優勢,建設一批具有較大規模和技術水平的優質糧食生產基地,提高生產能力。要在主要糧食產區建設一批糧食烘干、倉儲、加工、物流基地,提高糧食產品的產后處理和加工運輸能力。要培育一批糧食加工、物流、銷售龍頭企業,在提高農墾自身對接市場能力的基礎上,發揮龍頭帶動作用,帶動農墾周邊農戶發展優質糧食種植。
(四)全面參與政策性糧食收儲,提高職工和農民種糧綜合收益
2004年以來,我國建立起包括稻谷和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在內的農業支持制度,該項政策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收購市場的良好秩序,保護了糧農的權益。但也存在一些問題。近年來我國糧食行業出現“稻強米弱”“麥強面弱”的現象,究其原因,收購政策對市場的扭曲是一方面,國內糧食加工企業技術落后、管理水平低下、產能過剩是決定性因素。在國家繼續實施政策性糧食收儲的前提下,農墾要深入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推進農墾改革發展的意見》中“支持農墾企業按照有關規定參與國家大宗農產品政策性收儲”的有關意見,充分發揮國有農場組織化程度高、建庫建園成本較低、產業體系健全優勢,在我國糧食政策性收儲、糧食產業安全方面發揮國家隊作用。通過開展糧食儲藏、物流和加工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如修建糧食產業園區、標準化糧庫、糧食物流設施,購置烘干加工設備等,有效整合收儲和加工兩個環節。探索建立“糧食銀行”,在農墾及周邊地區開展代儲存、代加工、代銷售、代整理和品種兌換糧食流通運作“四代一換”試點工作,幫助糧食加工企業提質增效,保值增值所儲糧食,增加職工及農民收入,從而進一步提高其種糧積極性。
(作者單位:河南省平頂山農業局 中國農墾經濟發展中心)
責任編輯:蔡基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