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海南農墾投資控股集團邀請曾經參與農墾建設的管理者、技術專家、資深媒體人等齊聚一堂,為傳承農墾精神、助力農墾發展建言獻策。以下為部分發展摘編。
艱苦創業的精神支撐著海墾人取得佳績
林玉權(海南省農業廳原廳長、原海南省農墾總局(總公司)局長(總經理))
海南農墾創建65年以來,“艱苦奮斗,勇于開拓”的農墾精神一直支撐著農墾人在艱難困苦中前行。面對一次次的困難,農墾人發揚艱苦創業的精神,在一次次改革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佳績。在新歷史條件下,農墾面臨更大的發展挑戰,更需要弘揚艱苦創業的精神,為新一輪海南農墾改革發展增添新動能。
海南農墾的發展史就是一部艱苦奮斗的歷史,也是海南農墾人精神力量的見證。
如何在新形勢下把海南農墾老一輩人艱苦創業的精神發揚光大,激發新一代農墾人干事創業的激情?我認為,一是要抓好農墾職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全墾區范圍內開展廣泛深入的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創新思路的新理念大談論活動。通過轉變觀念,拓寬視野,闖出一條從單一產業向一二三產業協同發展的新路子,打造出農業產業集群。
二是發揮農墾資源優勢,建設共享農莊和美麗農場,以有限的土地資源獲取更大的利益。當前,海南省正搶抓國家開展“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工作的機遇,以發展“共享農莊”為抓手建設美麗鄉村。要將“艱苦奮斗,勇于開拓”的農墾精神作為海南農墾企業文化的核心,趕快行動起來,以有條件的農場為主要切入點,盡快打造出一批國際標準、世界一流的共享農莊,實現優質資源變成優質資產。
三是鞏固橡膠產業,穩定人心。天然橡膠是海南農墾的第一大支柱產業,因此,必須管好橡膠產業,讓橡膠成為職工收入的基本保障。同時,要配強基層黨支部,著力提高一線工人的待遇,從而調動基層工作積極性,更好地服務橡膠生產。
四是走出國門借地生財。當前,國家對大豆的需求量比較大,海南農墾要大膽解放思想,走出國門到俄羅斯找地發展大豆種植,拓寬增收渠道。
傳承軍墾文化?掀起創業熱潮
陳菊英(原海南省農墾總局黨委副書記,廣州軍區生產建設兵團知青典型人物)
海南農墾近幾年的改革,感覺成效非常顯著。這些年來,我時時刻刻牽掛著我們的老職工。我在工會工作過很多年,許多老職工反映待遇問題。新一輪農墾改革實現政企分開、社企分離,老職工的社保也有了保障。看到老職工老有所養,我心里感到十分安慰。
新一輪的深化改革,為海南農墾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大力推進“八八戰略”,并取得了一系列階段性成果。我認為“八八戰略”的制定十分契合農墾的實際情況。墾區領導干部夜以繼日、馬不停蹄地深入墾區調查研究,時刻心系職工群眾,令我非常感動。
在新的形勢下,應當傳承軍墾文化和紅色基因,繼續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助力海墾新發展。第一代海墾人披荊斬棘,篳路藍縷,以敢闖敢拼的姿態不斷創造輝煌。在新的起點上,新一代海墾人也要保持這種姿態,繼續向前勇敢探索。以一盤棋的思想、一家人的理念,擰成一股繩,在墾區掀起新一輪創業的熱潮。
海南省委七屆二次全會通過的《關于進一步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的決定》,對于海南農墾如何進一步發揮資源、區域的優勢,做大做強產業有重要的指導性意義。墾區旅游資源豐富,應進一步整合旅游資源。以母瑞山為例,這里不僅風景秀麗,還是革命圣地,原中建、東太、中瑞等農場與其毗鄰。我認為可以開辟一條旅游線路,進一步整合旅游資源,形成生態旅游產業鏈。
建設農墾精神應當以人為本
梁繼興(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教授、土壤專家,海南橡膠事業開拓者)
在海南農墾65年的奮斗歷程中,鑄就了“艱苦奮斗、團結奮進、求實開拓、積極奉獻”的農墾精神,實現了我國橡膠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發展局面,不但保障了橡膠物資的戰略供應,也極大改善了海南邊遠山區的生產生活條件。我從1952年2月參加援助華南熱帶資源墾植勘測工作開始,一步步見證海南農墾橡膠事業的蓬勃發展。
但隨著時代發展,經濟全球化腳步加快,海南農墾橡膠產業效益已大不如前。在這種情況下,必須要發揮農墾敢為人先的開拓精神,在維持現有產業基礎的情況下,與時俱進適應新的經濟格局,及時轉變生產方式和經營策略,調整產業結構,淘汰低能產業,發展高效產業。
人是海南農墾最寶貴的財富,弘揚農墾精神,前提是為農墾留住寶貴的人才資源,讓農墾精神在新生力量中發揚壯大。目前,海南農墾已經有了美好的發展規劃,但要創造農墾的第二個春天,還要有一套留住人的辦法。
如何留住人?我認為,海南農墾應當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搭建良好發展平臺。這要求海南農墾一方面不斷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為職工生活提供物質保障,要切實為職工創造宜業宜居條件,也要為職工提供良好的待遇保障。另一方面,應當加強農墾企業文化建設,積極營造尊重勞動、尊重創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文化氛圍,通過講述農墾發展故事、宣傳老農墾職工艱苦奮斗精神等方式,提高職工對墾區文化的認同感、自豪感和歸屬感。
講好農墾故事?助力“文化興墾”
吳清雄(原海南廣播電視總臺黨委委員、副臺長,海南日報社(海南日報報業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編輯)
海南農墾1952年創立以來,源源不斷地為國家提供了豐富的戰略物資供給,也創造了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在新時代發展背景下,海南農墾迎來了最大的發展挑戰,更需要傳承弘揚好農墾的優良傳統文化,為改革發展提供精神動力。
經歷過65年的奮斗與實踐,海南農墾文化之魂已經是一種相互交織的多重文化組合。例如在創立年代,農墾人墾荒種膠體現的是艱苦奮斗、創業創新精神。又例如農墾的基層職工遍布在中部山區,面臨過讀書、飲水衛生、醫療等系列難題,但眾多職工始終堅持把橡膠產業做大做強,這也是農墾人的愛墾興業、奉獻小我的奉獻精神。
企業發展靠精神支撐,而企業精神要靠文化弘揚。我認為一是要創造農墾自己的文藝精品,可以考慮創作一批反映農墾創業改革的文學作品、影視作品。
二是加大農墾文化傳播力度。65年來,農墾迎來一批又一批投身于農墾事業的人們,農墾的體制、機構也歷經改革創新,這些創業故事和歷史細節應當加緊保護與挖掘,通過口述歷史、視頻記錄、文化收藏品等形式系統收集保存,和新媒體合作,宣傳弘揚農墾的奮斗史。
三是要重視文化與產業發展相融合。把有條件的農場聯合起來,結合自身資源,充分利用各類閑置資產,如舊場部、職工舊房等進行文化改造,與當前海南打造建設全域旅游緊密結合起來,謀劃創建具有農墾概念文化的旅游景點,讓農墾資產發揮出更多價值,更是讓農墾文化撒播于各個角落,形成文化覆蓋。
四是促進農墾文化與海南全域旅游建設相融匯。可以請省旅游、文化主管部門協助農墾,整理出農墾眾多的生態、歷史文化、旅游資源,把這些優異資源聚合起來,打造農墾文化旅游品牌,為海南全域旅游建設增添新的文化符號。
海墾精神彌足珍貴?需要弘揚和創新
林旭飛(文物博物專業副研究館員,研究員,農墾博物館顧問,海南省創意文化行業協會會長。著有長篇紀實文學多部,《橡膠帝國》榮獲海南省“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
海南農墾承載著厚重的文化底蘊和艱苦奮斗的海墾精神,需要我們大力弘揚和不斷創新。為此,我對搶救農墾歷史文化發出兩點呼吁。
一、搶救海墾歷史文化需要載體。所謂的“載體”便是更好地建設傳承海墾歷史和文化的博物館,并以此為主體,融合海南農墾特有的紅色文化、軍墾文化、知青文化等形成文化產業鏈。
二、搶救農墾歷史文化需要作品。“作品”首先體現為商標作品,海墾控股集團舉辦品牌(商標)新聞發布會,攜多個海墾品牌集體亮相,有利于向更多消費者展示海墾品牌及其產品,并借此機會講好海墾品牌故事;另一個“作品”則是影視作品,當前體現海南農墾形象的影視作品還處于空白,希望能利用影視藝術手段把代表農墾特色的產品、景觀和特色產業園融入影視作品里,通過影視作品宣傳海南農墾,吸引更多的創業者、投資者和旅游消費者關注海南農墾,刺激消費。此外要充分利用現代媒體手段,加強廣告宣傳,增強企業文化傳播。
作為“墾二代”,我見證了海南農墾從創建到今日蓬勃發展的整個歷程,海墾企業精神可以總結為八個字:堅韌、果敢、粘合、擔當。海南農墾現在所取得的成就,是幾代人的堅持創造出來的,當前正值推進“八八戰略”的關鍵時期,新一代農墾人要有堅韌的精神。其次,改革創新需要果敢,在決策時要有果敢的態度。而“粘合”正如我們海南農墾主產業橡膠的特性,從企業的角度來看可以比喻為團隊的凝聚力,這是所有企業都須具備的;最后提到的“擔當”,是要求企業的員工要對企業有使命感、責任感、成就感和榮譽感,這樣企業才會充滿希望。
創新企業文化?扛起農墾擔當
楊思濤(海南省農墾投資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重溫農墾精神的歷史內涵和時代意義,弘揚和踐行海南農墾企業精神,能為建設美好新農墾、推進農墾新一輪改革發展提供持久的精神動力,扛起建設美好新海南的農墾擔當。
總體上,海南農墾精神可概括為一種開拓、團結、奉獻的精神。在這種精神鼓舞下,一代代海墾人創造了豐厚的物質財富和博大的農墾企業文化,使農墾擁有持續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創造力。如今,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推進海南農墾精神和農墾企業文化建設,能為新一輪農墾改革提供精神動力,加快農墾發展步伐。同時,有助于增強農墾企業凝聚力,造就高素質隊伍;有助于不斷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增強發展能力的盈利能力;更有助于發揮黨的政治優勢,加強農墾企業精神文明建設。
在弘揚農墾精神和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首先,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堅持全心全意依靠職工群眾辦企業的方針,把領導者的主導作用與全體員工的主體作用緊密結合,達到集思廣益、群策群力、全員共建的良好局面。其次,要求真務實,將企業文化建設與生產經營管理緊密結合,企業文化的創新與企業改革的深化緊密結合,按照系統、科學、實用的要求,創建特色鮮明的農墾企業文化體系。第三,要突出企業特色,在企業精神提煉、理念概括、實踐方式上體現出鮮明的農墾特色,形成既具有時代特征又獨具魅力的農墾企業文化。最后要集成創新,博采眾長,根據新時代發展需要,用發展和創新的思維,挖掘整理農墾企業65年來形成的寶貴的文化資源,賦予新的時代內涵。
責任編輯:張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