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辦、國辦印發《糧食節約行動方案》。為何要出臺方案?有哪些針對性舉措?如何實現節糧減損?中央農辦負責人就有關情況回答了記者提問。
增加“無形良田”保障糧食安全
問:方案出臺有何背景和意義?
答: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節糧減損工作。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加大厲行節約、反對食品浪費工作力度,取得積極成效。但要看到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糧食生產國和消費國,全產業鏈節糧減損的任務相當繁重,空間很大。
當前,我國糧食需求剛性增長,資源環境約束日益趨緊,糧食增面積、提產量的難度越來越大。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氣候變化影響日益加劇,保障糧食供應鏈穩定難度加大。
節糧減損有助于穩產保供,強化糧食安全。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每年全球糧食從生產到零售全環節損失約占世界糧食產量的14%。這個損失降低1個百分點,就相當于增產2700多萬噸糧食,夠7000萬人吃一年。方案聚焦全鏈條多環節開展節糧減損行動,相當于增加了“無形良田”,為進一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開辟了重要途徑。
同時,開展節糧減損不僅可以節地節水、節肥節藥,還能保護生態、減排降碳,助力碳達峰碳中和,實現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節糧減損不僅對傳承中華民族的勤儉節約美德具有重要意義,還對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重要導向作用。
舉措貫穿全鏈條多環節
問:方案的目標要求是什么?
答:方案提出到2025年,糧食全產業鏈各環節節糧減損舉措更加硬化實化細化,推動節糧減損取得更加明顯成效,節糧減損制度體系、標準體系和監測體系基本建立,常態長效治理機制基本健全,“光盤行動”深入開展,食品浪費問題得到有效遏制,節約糧食、反對浪費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問:我國將采取哪些舉措?
答:方案重點圍繞糧食生產、儲存、運輸、加工、消費等環節存在的損失浪費問題,提出了針對性舉措:
——生產環節。針對播種粗放、收割機械精細化程度不夠、農機農藝不配套、機手操作不規范等問題,方案提出,加快選育節種宜機品種,推廣應用精量播種機械和關鍵技術;推進糧食精細收獲,制定修訂水稻、玉米、小麥、大豆機收減損技術指導規范,提升應急搶種搶收裝備和應急服務供給能力,提高機手規范操作能力,減少田間地頭收獲損耗。
——儲存環節。針對倉儲設施老化陳舊、倉容缺口大以及農戶儲糧損失大等問題,方案提出,將糧食烘干成套設施裝備納入農機新產品補貼試點范圍,鼓勵產糧大縣推進環保烘干設施應用,鼓勵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糧食企業、糧食產后服務中心等為農戶提供糧食烘干服務;加強農戶科學儲糧技術培訓和服務,開展不同規模、不同區域農戶儲糧裝具選型及示范應用;鼓勵開展綠色倉儲提升行動和綠色儲糧標準化試點,升級修繕老舊倉房等。
——運輸環節。針對專業化糧食運輸車輛裝備應用不足、標準化運輸程度不高、拋灑遺漏等問題,方案明確,建設鐵路專用線、專用碼頭、散糧中轉及配套設施;健全農村糧食物流服務網絡,完善農村交通運輸網絡;發展規范化、標準化、信息化散糧運輸服務體系。
——加工環節。針對糧食過度加工造成的出品率降低、營養成分損失和浪費問題,方案明確,要提高糧油加工轉化率,如制定修訂口糧、食用油加工標準;加強飼料糧減量替代;有效利用糧油加工副產物生產食用產品、功能物質及工業制品。
——餐飲消費環節。方案從餐飲行業、單位食堂、公務活動、學校、家庭以及個人等不同環節不同主體分別進行制度規范約束、強化監督檢查力度,開展消費理念引導,堅決遏制“舌尖上的浪費”。
確保節糧減損落到實處
問:如何落實節糧減損要求?
答:方案從組織領導、制度建設、評估機制、執行監管上協同發力,確保節糧減損落到實處、見到成效:
——加強組織領導。將節糧減損工作納入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堅持黨政同責。各牽頭部門要結合自身職責,提出年度節糧減損目標任務和落實措施。
——完善制度標準。強化依法管糧節糧,制定糧食安全保障法。構建符合節糧減損要求、促進糧食節約的糧食全產業鏈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團體標準。
——建立調查評估機制。建立糧食損失浪費評價標準。研究建立全鏈條糧食損失浪費評估指標體系,定期開展數據匯總和分析評估。
——加強監督管理。研究建立減少糧食損耗浪費的成效評估、通報、獎懲制度。建立部門監管、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等相結合的監管體系,綜合運用自查、抽查、核查等方式,持續開展常態化監管。
(文章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成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