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片在线观看免费观看高清电影,国产尤物精品视频,久久er热在这里只有精品66,CAOPORN免费视频国产

寧夏農墾集團改革歷程及啟示

時間:2017-04-27作者:高躍輝 來源:《中國農墾》2017年第2期

    2016年,筆者帶領黑龍江墾區部分管理局的宣傳部長前往寧夏農墾集團公司考察學習。通過考察,我們深深體會到,寧夏農墾雖然是小墾區,但其改革發展的經驗卻有許多亮點,對于促進黑龍江墾區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中央農墾政策文件和農業部、省委省政府對于深化農墾改革的要求具有啟發和借鑒作用。

一、寧夏農墾基本情況

    寧夏農墾是集產加銷一條龍、貿工農一體化的大型現代農業集團。現有土地238.4萬畝,其中:耕地57.8萬畝,林地6.9萬畝,擁有14個國營農林牧場,4個生態移民管委會,總人口18萬人。2015年,集團營業收入31億元,利潤總額1.21億元,資產總額140億元。
    寧夏農墾集團現已形成了釀造、畜牧水產、果蔬三大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糧食、葡萄、草畜、旅游、水產等均在全自治區成為優勢產業。經過多年發展,形成了“沙湖”“西夏王”“賀蘭山”等10多個自治區知名品牌,其中西夏王品牌入圍 “中國品牌100強”,西夏王葡萄酒業公司被認定為“外交使節酒生產基地”。

二、寧夏農墾改革歷程

    寧夏農墾創建于1950年,主要經歷了農墾、軍墾、集團化改造等發展階段。與全國各墾區一樣,具有鮮明的區域性、社會性和經濟性、企業性特征,改革涉及點多面廣、情況復雜。寧夏農墾改革按照先化解矛盾、消化歷史遺留問題、逐步過渡的改革路徑,分兩個階段梯次推進農墾管理體制改革,逐步理順行政、事業、企業的關系,推動企業真正成為市場經濟主體。
    2009年,寧夏農墾拉開了深化改革的大幕。主要按照公共管理職能與生產經營職能分開、國有資產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原則,對農墾事業管理局和農墾集團公司實行內部政企分開、政事脫鉤,實行過渡期3年的“兩塊牌子、一套班子、交叉任職”管理體制。農墾事業管理局代表政府履行出資人職責,享有國有資產所有權;農墾集團行使國有資產經營權,享有國有資產收益權。同時,自治區授予農墾事業管理局相當于地級市政府的部分管理權限,并對農墾經濟社會實行統一計劃管理,在安排年度計劃和建設項目時對農墾實行計劃單列,將符合條件的農墾項目納入專項規劃和自治區本級計劃,重點解決農墾政策邊緣化的問題;對農墾集團實施戰略性改制重組,組建西夏王、沙湖、賀蘭山三大實業公司及其36個子分公司,形成了生產導向型經營機制和以資產為紐帶的母子公司管理體制。自治區還加大了對農墾的綜合支持力度,授予了更加優惠的土地政策,剝離了學校、醫院等辦社會職能,核銷了歷史遺留的各種政策性債務和不良資產,為農墾集團化、產業化、市場化發展創造條件。
    2014年,自治區黨委、政府推出并實施了深化農墾改革的一系列舉措。一是深化管理體制改革。實行集團化管理,農墾事業管理局不再作為實體機構存在,取消編制,不設領導職位,只保留牌子;參公管理的在編人員不保留行政級別,按照“老人老辦法”全部過渡為農墾集團公司人員,實行企業化管理;自治區黨委、政府重新任命了農墾集團公司領導班子;自治區編委會核銷了農墾事業管理局52名全額預算事業編制、7名廳級領導職數和24名處級領導職數,注銷了事業單位法人。完成了集團中層管理人員競聘上崗和工作人員的“雙向選擇”。自治區國資委代表政府對農墾集團履行出資人職責,農墾集團公司依法行使國有資產經營權。二是深化農墾事業改革。將農墾國土資源局、農墾沙湖自然保護區管理處、農墾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農墾中專學校等4個事業單位的84個編制和人員移交自治區對口部門管理,農墾國土資源局、農墾沙湖自然保護區管理處、農墾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分別移交自治區國土資源廳、林業廳、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管理,繼續為農墾集團公司提供相關服務。農墾農林牧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作為事業單位由農墾集團公司管理。農墾職工中等專業學校(農墾干部學校)事業編制和人員移交寧夏職業技術學院,與寧夏農校合并辦學。學校在移交中,只是人員、編制移交,房屋校舍等資產全部留給農墾,農墾集團把學校改為農墾集團培訓中心,主要承擔墾區干部、職工和專業人員的繼續教育、職業教育培訓等工作。三是推進農墾集團內部改革。按現代企業制度規范建立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和職代會等法人治理結構,“三會一層”等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協調運行。按照“精簡、效能”原則,推行扁平化管理,以資產為紐帶,整合資源資產,將農墾集團原有的50個單位,整合重組為25個子公司,變三、四級管理為二級管理,構建了新型母子公司運行機制。著力推進企業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公開競聘子公司經營團隊,子公司正副職職數從181個減少到135個;全面實行經營者收入與經營業績掛鉤的薪酬和業績考核辦法,實現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四是推進農墾職工房屋產權制度改革。減免和優惠相關稅費,簡化房產辦證手續,增加農工財產性收入。同時,繼續給予農墾享有國家和自治區各類普惠性政策、繼續給予財政支持和稅收優惠、支持農墾建設產業園區、支持農墾城鎮化建設、支持開展資本運作、建立墾地合作發展長效機制及加強農墾集團隊伍建設等7條強有力的政策支持。
    從2009年深化改革到2015年底,寧夏農墾集團營業收入從20.9億元增加到31億元,增加48.3%;利潤總額從0.35億元增加到1.21億元,增長了2.46倍;資產總額從38.6億元增加到140億元,增長了2.63倍。

三、寧夏農墾改革的啟示

    1.自治區黨委、政府強力支持是農墾改革的決定因素。在寧夏農墾改革過程中,自治區委、政府是主導者和實施主體,區黨委副書記任組長,黨委常委、組織部長和分管農業的政府副主席任副組長,23個區直部門一把手為成員,強力推進農墾改革,對落實不力的部門、單位負責人嚴肅問責。自治區從農墾的實際出發,尊重農墾特殊的管理規律,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有利于墾區發展穩定的重大決策。主要包括:一是通過財政轉移支付支持農墾發展。自治區以財政轉移方式每年給予農墾3000萬元以上的稅收返還,1000萬元的基礎設施建設補貼。二是授予更加優惠的土地政策,農墾土地出讓金除扣除教育基金、水利基金外,全部用于支持農墾產業發展及基礎設施建設。三是妥善處理歷史遺留問題,核銷各種政策性債務和不良資產。共核銷不良資產3.71億元,化解社會公益性負債5690萬元。
    2.和諧發展的墾地關系是農墾改革的重要環境。寧夏農墾改革政策均是以自治區黨委、政府文件形式下發的,真正做到了全區統一安置,各廳局、各地市統一按文件執行。自治區黨委、政府強調,農墾和地方政府要實現“四個融合”,即:規劃融合、產業融合、城鎮化建設融合、社會事業和社會治理融合。在與各廳局、各地市縣協調中,寧夏農墾集團做到依法依規,堅守原則,既要維護農墾的利益,也要避免傷了市縣區和廳局的“面子”。寧夏農墾集團公司轉企改制后,主動向子公司所在的市縣政府協商解決農場社會管理、場鎮建設等問題,現已與寧夏5個地市中的3個市簽訂了合作發展戰略。
    3.土地資本化運作是農墾改革的關鍵環節。2009年,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文件就明確指出,自治區政府劃撥一定量的土地,依據國有土地資產評估結果,作為國有資本金注入農墾集團公司,以提高其控股、參股和搞活經營的能力。為加快土地資源變資產,政府批準將118.2萬畝、總價79.9億元的土地注入農墾集團,轉增國家資本金。目前,已完成86萬畝土地的分割辦證登記工作,注入農墾集團資產56.6億元。2011年,農墾集團采取土地使用權抵押擔保方式,發行寧夏第一支農業企業公司債券,募集資金18億元,為葡萄、奶牛等特色產業發展提供了資金保證,也贏得了與金融機構合作的主動權,降低了企業融資成本。
    4.現代企業制度是推進農墾改革的強勁動力。寧夏農墾沒有采取單純、片面的區域化、屬地化、碎片化改革,而是以經濟為鏈條、以市場為導向,建立了現代企業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通過改革,農墾事業管理局退出了歷史舞臺,終結了農墾事業管理局與農墾集團“一套班子、兩塊牌子”的管理體制,構建了符合現代企業制度的集團化管理體制。依據《公司法》和農墾實際,修訂了《寧夏農墾集團有限公司章程》,構建了董事會、經理層和監事會、職代會等法人治理結構。農墾集團公司以產業為主線,以資產為紐帶,對所屬實業公司、農場的資源資產進行整合,組建糧食、葡萄、奶牛、旅游、種業、資本運營等專業公司。并推行公司扁平化管理,整合重組下屬單位,變三、四級管理為二級管理,構建了新型母子公司運行機制。
    5.因地制宜的經營管理體制是農墾改革的有效途徑。相對許多農場采取的承包經營管理體制,寧夏巴浪湖農場采取的是收回職工承包的土地,由農場統一經營,效果非常明顯。這個農場耕地面積僅3.4萬畝,職工3690人,回族占總人口80%以上。農場連續經營虧損長達20年,負債率曾高達255%。2009年,農場打破原有土地承包經營模式,將農場所屬土地進行重新調整與再分配,職工“兩金”置換地由原來的每人5畝調整到7畝,且落實到職工承包合同或掛靠到農場集中經營田,收回所有管理干部和退休職工的“兩金”置換地。采取農場集中經營土地模式,使農場集中經營土地面積達10000畝,建成了6000畝永久性供港蔬菜生產基地、3000畝自治區級永久性設施園藝、蔬菜生產基地,現已形成供港蔬菜、設施園藝、優質糧食和奶牛四大優勢產業。五年來,農場化解、償還了全部歷史遺留債務,實現企業利潤262.7萬元,職均收入達到2.2萬元。

(作者系黑龍江省農墾總局黨委委員、宣傳部部長)
責任編輯:成德波

 

?
主辦單位:中國農墾經濟發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南路96號農豐大廈 郵編:100122
京ICP備11035685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472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