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前,北京農墾有16個農場,糧田30萬畝,分布在除密云、平谷、懷柔、順義以外的各個郊區縣。如此之分散,要了解北京農墾的農情,靠農業生產處的幾位老兄,跑斷了腿也只能知道個“大概齊”。
然而事實卻并非如此。1994年某農場上報小麥面積時多報了500畝,被生產處發現了,去核實面積時,農場才知道是一張彩色照片“泄了密”。在這張照片上,農場在哪塊地上種了小麥、面積多少、長勢如何,都一目了然,這就是衛星遙感圖的功勞。
這張圖是怎么來的呢?
1986年以后,北京農墾從“電腦種麥”中看到信息農業的優勢,決定搞農業信息化。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農業技術,提出建設信息農業“農情遙感監測系統”“計算機信息網絡系統”“作物栽培計算機決策系統”和“農田地理信息系統”,使北京農墾農業繼農田水利化、農業機械化之后,實現農業信息化。
搞信息農業,建設衛星遙感系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誰懂得這方面的技術?誰來搞呢?人才的匱乏讓這件事暫時擱淺。何濤這名字很快進入了領導的視線,他是北大地球物理系在讀研究生,搞遙感的高才生。
經人推薦和介紹,北京農墾農業信息化事業深深吸引了何濤。1990年大學一畢業,他就來到了北京農墾生產處農業信息中心,投入到衛星遙感的研究工作中。期間,他放棄了去日本發展的機會,也謝絕了某企業的高薪聘請,把心全部放在了農墾信息建設的事業中。
1991年5月,何濤到位于中國人民大學附近的衛星服務站,購買了密云衛星地面站接收的美國陸地資源六號衛星遙感數據。衛星服務站的工作人員驚訝地說:“這些數據只有一些科研學術單位才買,你們生產企業買可是全國第一家啊!”何濤回來一說,我們都很自豪,無意中我們拿了個全國第一。
這顆衛星每16天過北京上空一次,將北京99%、天津西部、河北一部分的土地資源信息盡收眼底。何濤不愧是高才生,很快就完成了遙感軟件的編寫,并在計算機上繪制出了各農場的彩色衛星遙感圖。
遙感圖上農情一目了然,能清楚地了解作物的布局,在什么地方種了什么;遙感軟件能自動計算出作物面積,精確到30×30米,即大于1.5畝的面積都能計算出來;通過顏色的鮮艷程度可以反映出長勢及土壤肥力養分供應的差異、蟲草危害的差異等等。這才真是“秀才不出門,盡知田中事”啊!
北京農墾利用遙感功能,每年4月、5月和8月各出一張圖,全方位了解農作物長勢情況,指導企業產業升級。在中科院副院長李振聲的鼓勵下,我們以遙感技術為基礎,開始對農業機械進行信息化技術改造,使它們在作物栽培決策軟件及衛星定位系統的指揮下,能識別遙感圖及農田地理信息圖,在進入不同的地塊時,進行精準播種施肥澆水、實現高產的目的,這就是“精準農業”或“3S”農業。
1998年,北京農墾信息化農業達到了預期規模,完成了四大系統建設。1999年國家計委撥款5000萬元,指定北京農墾建設“精準農業”試驗基地,據說試點全國只設兩個。這是北京農墾的光榮,也反映了我們的科技實力和成果轉化能力。
遙感軟件值多少錢?
遙感軟件不僅北京農墾在用,還為黑龍江農墾解決了不少難題。當時黑龍江農墾正在鼓勵職工種大豆,按種植面積多少給予獎勵,可是墾區太大,沒辦法掌握比較準確的數字。當他們看到北京農墾的遙感圖時,如獲至寶,當面就讓我們說個價。我們只知道當時以色列一個灌溉軟件要17萬美元,這個自己研發的軟件值多少錢還真說不清。
最后,領導決定,彼此是兄弟單位,不要錢。但是,何濤去黑龍江農墾總局傳授軟件技術時,我們要多去幾個人,去學習他們的專利技術,招待費由他們出,他們的技術也別要錢了。
對兄弟墾區是無償的,而幫助國土資源部一下屬單位做近海資源調查時,收取了技術服務費1萬元。這項技術還代表了中國農業技術應用水平,去多倫多參加了國際科技會展。
江澤民同志說,能給我一張遙感圖嗎?
1992年6月16日,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江澤民及姚依林、田紀云、溫家寶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去南郊農場視察三夏。北京農墾領導匯報了信息網絡技術、電腦種麥技術、遙感技術的應用情況,同時拿出一張遙感圖,指出正在機收的麥田在圖上的位置。江澤民聽到這里興奮地說,你們知道我是學什么的嗎?我是學電子的,我對遙感感興趣,能給我一張遙感圖嗎?
之后,我們請北京市委辦公廳轉呈兩張圖,一張是南郊農場給江澤民同志看過的,另一張是密云水庫全景圖,青山黑水紅樹林非常好看。
從1991年起至1998年場鄉體制改革止,8年來北京農墾應用衛星遙感技術,在宏觀上由點到面分析農情,準確及時地掌握整體情況,清楚了解每一塊地的具體情況,指導農業糧食生產做到了心中有底數,指揮有力度。
(作者系原首農集團總農藝師,現已退休)
責任編輯:成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