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片在线观看免费观看高清电影,国产尤物精品视频,久久er热在这里只有精品66,CAOPORN免费视频国产

糧安天下——北大荒集團實現糧食高位增產的秘訣

時間:2021-12-29作者:許躍兵等 來源:《中國農墾》2022年第1期

又是一年大豐收,又是一年糧滿倉。

2021年,北大荒集團糧食生產實現“十八連豐”,總產超過460億斤,增產30億斤,實現了播種面積最大、糧食產量最高的歷史性突破!北大荒一年生產的糧食,可以滿足1.6億人口一年的口糧!

從1947年一隊隊軍人開進北大荒,拉開向地球開戰的序幕那一刻起,到2021年,北大荒已累計為國家生產糧食超過1萬億斤!

隨著糧食產量逐年增加,增產難度也越來越大。尤其是2021年,面對疫情壓力和局部災情的雙重影響,北大荒集團仍然保持糧食高位增產的良好態勢。那么,糧食增產的背后,到底有著怎樣的秘訣呢?

打造高位增產的“改革引擎”

北大荒70多年的開發建設史,就是一部改革發展的鴻篇巨制。為了適應生產力的發展,北大荒不斷改革、調整著生產關系。

幾經碰撞、幾經波折、幾經改革,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北大荒從興辦家庭農場開始,逐步探索出了一條適應現代化糧食生產的“兩自理、四到戶”“大農場套小農場”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使作為中國最先進農業生產力代表的北大荒糧食生產連年上臺階。1995年,糧食總產首次突破100億斤;2005年,糧食總產達到205.3億斤;2009年,糧食總產達到330.5億斤;2011年,糧食總產達到407.4億斤……

雖然糧食連年豐收,但是,立志高位突破、勇擔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重擔的北大荒集團深刻地認識到,隨著生產力水平的不斷發展,延續多年的“大農場套小農場”的雙層經營體制還有許多地方需要完善和調整,才能更加適應現代化大農業的發展需要。

為此,北大荒集團黨委以農業現代化技術為引領,強力實施“雙控一服務”戰略。一方面控制生產前端,通過農業投入品的統供統銷,提供優質廉價投入品;一方面控制后端,通過農產品的統一營銷,推進保底加分紅的產品銷售。同時,全力打造“數字農服”,為農業生產提供全程專業化的服務,確保標準化生產和綠色化生產全覆蓋,實現定制式生產、數字化經營。

集團下屬各農(牧)場有限公司通過利益聯結機制將小農戶“統”起來,依托“供種管收儲運加銷”全程專業化服務,提升小農戶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參與度和話語權,實現農戶增收、企業增效。

唐丹丹是建設農場有限公司第三管理區第三居民組規模家庭農場場長,她粗略地算了一筆賬:“2021年種植的60畝地,大豆畝增產40斤,玉米畝增產220斤,畝增收近300元?!?

統供生資降低了生產成本,統管生產讓職工省心省力,統營糧食讓職工坐在家里收錢。  

榮軍農場有限公司通過模擬股份制經營推進“雙控一服務”,2021年,統供率達100%,統營率預計可達到98.82%。

遠在沈陽打工的榮軍農場職工蘇慶全說:“2021年受災,每股分紅還超過500元,我們在沈陽打工,家里一年還能掙到5萬元?!?

這種以“雙控一服務”為抓手、大農場統籌小農場的統分結合雙層經營體制,推進了土地適度規模經營,越來越多像蘇慶全一樣的富余勞動力從土地中解放出來,真正做到讓少數人種多數地,實現了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職工增收的良好局面。

過去,北大荒集團各農(牧)場長期處于社企不分狀態,大大小小100多項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一肩挑”,從文教衛生到公檢法一應俱全,占用了農場管理人員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

告別舊體制,迎來新機遇。辦社會職能的剝離,給基層生產單位帶來了巨大的變化。

企業屬性的回歸,標志著北大荒集團徹底與運行了幾十年的行政體制說“拜拜”,那些歷史原因造成的機構臃腫、職責不清、政企不分、層次繁多等現象都將成為過去時。

從“什么都管”到“卸下包袱、輕裝上陣”,各農(牧)場紛紛聚焦主責主業,強化法人治理結構,建立完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壓縮層級、精簡機構,快速推行扁平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八五三農場有限公司原有6個管理區、47個作業站,經過改革重組整合成15個管理區,管理班子由原來的兩個層級53套班子縮減為一個層級15套班子,工作人員也由367人縮減到257人。

涉及民生的“三供兩治一業”等公益事業,辦社會成本負擔沉重,虧損大、補貼多、包袱重。為了擺脫這一困境,八五三農場有限公司創新經營模式,通過社會化、市場化改革降低支出,為企業減負。

“農場每年公益事業支出多達1000多萬元,經營負擔沉重。這次我們引進潔泰物業公司實施托管經營,每年可節省固定支出500多萬元?!卑宋迦r場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文鵬談到創新機制改革時說,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企業負擔減輕了,服務質量提高了,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贏。

機制的創新,讓老企業煥發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從北大荒集團2021年第三季度數據分析,集團利潤增長中,82%的拉動來自農(牧)場。

糧食增產,主體始終是人。如何充分調動起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激發企業的活力和職工干事創業的熱情?

北大荒集團緊緊抓住三項制度改革這個“牛鼻子”,市場化選聘、契約化管理、差異化薪酬、市場化退出,各類激勵手段相繼推出,全面激活了人力資源這一核心要素。

“人還是那些人,要說有啥不一樣,服務更好了,勁頭更足了。”在2021年農業生產中,五九七農場有限公司種植戶劉占泉對農業服務中心的工作效率、服務質量相當滿意。

農業服務中心是五九七農場有限公司為了安置改革分流人員成立的6個中心之一。中心制定了“基薪+分紅”形式的內部考核制度,企業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員工通過考核多勞多得。

正向激勵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2021年春耕期間,中心通過開展水稻浸種催芽、農資銷售、良種推廣等項目創收,實現營業收入129萬元。

“干的多掙得多,累也干??!”三項制度改革徹底打破了“鐵飯碗”,把績效考核融入具體工作和日常管理,讓考核與職工“位子”“錢袋子”掛鉤,工作好與壞,分數說了算。

“實施考核以后,大家的思路變了,每天想的是怎么更好地服務種植戶,怎么幫大家增收,只有他們滿意了,我們的工資才會高?!蔽寰牌咿r場有限公司農業發展部副部長李巖對此深有感觸。

體制順了,機制活了,人心齊了……無論是農業生產還是經營管理,人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被激發出來,勞動效率提高了,種地的質量提升了,糧食產量自然而然就上來了。

用好了“改革”這把“金鑰匙”,北大荒糧食增產底氣更足、信心更強!

輸入高位增產的“科技密碼”

科技是農業生產的第一推動力。

農業科技創新驅動,就像為農業提供了一個人工智能的高效運行系統:種子是“芯片”,黑土地是“主板”,數字化是“內存”,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設備是“模塊”,只有相互協調配合才能產生更好的效能。

農業現代化的關鍵在科技進步和創新。近年來,北大荒集團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堅持向科技創新要產量、要品質、要效益,圍繞促進農業節本增效、高質高效,破解了一批關鍵性技術難題,推廣了一批優良品種和農業先進實用技術,樹立了一批高產高效攻關典型。圍繞重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加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度,組織實施了水稻、大豆、玉米基因編輯技術、種質資源創新及新品種選育、黑土地保護關鍵技術研究與集成示范、寒地水稻和玉米秸稈綜合利用技術研究與示范等重大科研課題16個,有效落實了各項技術措施,提高了土壤有機質含量,糧食作物綜合單產比上一年增長5.5%。北大荒集團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76.28%。

農墾科學院資源與環境所副所長李鵬介紹說:“我們所收集了30余萬份土壤樣品,并以每年5萬份的數量遞增,對33個農(牧)場進行了種植環境中的氣象、空氣質量、灌溉水、土壤等方面監測和檢測,掌握了大量的基礎數據,打造了黑土地保護利用‘北大荒模式’,為糧食增產提供了技術支撐。”

為了推廣農業關鍵技術,把新型實用的技術推廣到田間地頭,北大荒集團建立了完善的農業科技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組建了包括中國農科院、中國農業大學等國內一流科研院校在內的農業科技專家庫,設立首席科學家、首席技術官制度,通過開展新型農業經營和服務主體能力提升、種養加能手技能培訓、創新創業者培養、農村實用人才示范培訓等行動,向種植戶傳授種植秘訣。

據統計,2021年,北大荒集團實施綠色高效種植技術示范推廣項目、畜牧養殖及糞污處理綜合技術示范推廣項目、智能化農機裝備和信息化技術應用項目等集成推廣、試驗示范項目8大類111個,累計培訓各類高素質種植戶7070人。

“種地選好種,一壟頂兩壟。”北大荒集團糧食持續增產,良種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北大荒集團旗下種子企業——北大荒墾豐種業玉米、常規水稻、大豆種子銷售額行業排名第一,國內種業企業綜合排名第二;旗下科研機構——農墾科學院在北大荒這片農業熱土上不斷發展壯大,攻關農業“芯片”的能力業內領先。

北大荒集團還積極推動墾豐種業研發實驗室升級為國家重點實驗室,打造新品種示范展示中心,在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等關鍵任務的項目上主動“揭榜掛帥”,承擔國家和省重大科技項目。同時,充分發揮農墾科學院作為北大荒集團“一體兩翼”科技之翼的作用,大力發展抗逆、優質、高產水稻品種,早熟、耐密、高產專用型玉米,高蛋白、高油大豆品種以及特色經濟作物、有機綠色果蔬品種的種質資源搜集、保護、鑒定及育種材料的改良和創制,為種業核心科技創新注入新動能。

曾經,在田里務農,每天一身汗、兩腳泥。如今,手機已成為農戶的新“農具”。大量智能化、信息化、集成化農業設備投入田間,極大地提高了農業生產的效率,改寫了春種、夏管、秋收的節奏,讓農業生產、農戶增收更有保障。

秋收期間,一臺臺無人駕駛收割機借助衛星導航定位,在北大荒金色的稻浪中忙碌著,與無人駕駛接糧機協同配合,收割、脫粒、卸載一氣呵成,精準完成糧食收割作業。

無人化作業畝均動力由0.24千瓦降至0.2千瓦,每畝節約作業成本15元以上。北大荒集團作物種植面積近4400多萬畝,如果全部采用數字化技術,那將是一筆可觀的收益。

除了無人農場外,北大荒集團充分利用衛星遙感、地面物聯網手段,實現農作物種植面積、苗情、土壤墑情、作物長勢、氣候環境、災情蟲情動態監測,構建天空地一體化監測體系,建立智能化管理與精準作業服務平臺,為大田作物生產管理決策提供數字化支撐。

通過5G通訊網絡覆蓋、物聯網感知、衛星遙感、地理信息等數字化技術,畝減少氮肥用量約10%,提高氮肥利用率10%~15%,產量平均提升3%~5%;畝減農藥用量10%~30%;畝節水15%~20%,減少灌溉用水100立方米,綜合畝增效80元以上。

北大荒集團圍繞“雙控一服務”戰略,以集成現代農業先進種植技術和數字化技術為手段,為農業經營主體提供線上線下相結合、涵蓋農業生產全過程的“一站式”農事服務移動運營平臺,依托線下農(牧)場和區域農業服務中心托管土地縣市的服務網絡,通過數字化技術手段,為農業經營主體提供金融貸款、土地承包租賃、農業保險、農機撮合調度、農資交易、糧食交易、作業長勢監測、氣象環境監測、農技咨詢等農事服務。

“讓農業更智慧,讓農民更幸福?!?021年9月底,在蘋果、華為應用商店正式上架的“北大荒農服”APP,用戶數已近49萬人,注冊基層管理員總數4038人,日活躍用戶31637人,日點擊量100萬次。

作為以農業生產為主的北大荒集團,數字經濟已然成為轉型升級的主路徑。據統計,北大荒集團數字經濟增加值達74.44億元,農業數字經濟滲透率達13.95%,比國家農業數字經濟滲透率高出5.75個百分點。

發揮高位增產的“獨特優勢”

2021年的大豐收,有利的氣候因素不可或缺,但真正起決定作用的還是北大荒集團農業現代化水平的不斷提高。

自開發建設初期,北大荒就以高度組織化為核心,用新機制、新理念,堅定不移走規模化、標準化發展之路。正是因為北大荒有著獨特的“三化”優勢,才能夠建立完善的現代化農業生產體系,有效地抵御洪澇、冰雹、強風、干旱、高溫熱害和低溫寡照等氣象災害和病蟲災害,實現糧食生產連年豐收。

組織化程度高是北大荒農業生產實現標準化、規?;?、產業化、集約化的重要保障。北大荒集團以良田、良種、良法、良態相配套,農時、農情、農事、農藝相結合,充分發揮農業機械化保障作用,建立了“四到戶、兩自理”“大農場套小農場”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以規模家庭農場、模擬股份制等為主要形式,帶動多種形式組織模式發展,以創新農業生產規模經營管理體系為切入口,不斷提高農業生產的組織化程度。在農戶自愿選擇的前提下,建立了“農場有限公司+管理區+科技服務中心+規模家庭農場”農業經營管理體系,實行統供、統營、統管“三位一體”的運營模式,以區域農服中心為載體,圍繞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全要素,構建起專業化、企業化、社會化、標準化服務體系,通過土地托管、技術承包、專業化服務等形式,為農民提供“一站式、診所式、保姆式”服務,將農民的生產風險、市場風險最小化,帶著小農戶闖市場,實現幫農民省錢、幫農民賺錢、幫農民過上美好生活的目標。

2021年,趙光農場有限公司第六管理區規模家庭農場種植的3560畝大豆平均畝產達216公斤。規模家庭農場場長劉琦表示:“這得益于我們按照集團‘雙控一服務’戰略要求,組織實施統采、統種、統管、統收、統營,將原本一家一戶的分散經營的種植戶組成一個‘戰團’,為農戶提供從農資采購、種植、管理、收獲到銷售全過程的農事服務。”

新型農業生產組織形式形成了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共同體,激發了生產組織運行新動能。趙光農場組建的37個規模家庭農場,統營耕地42萬畝,占全場耕地的82.3%。在規模家庭農場統一組織下,2021年,趙光農場玉米平均單產達725公斤。

高度組織化,讓農業生產更加集約化,作業標準化和農時標準化更加科學。2021年,集團大田播種提前4天完成,秋整地提前7天完成,作業標準化和農時標準化率均達到100%。

如果說農業標準化生產是為了適應農業生產工業化,那么農業規?;?、標準化、組織化生產就是為了適應農業機械化、智能化大規模生產,以解決效率過低和人力成本過高的問題。

精細耕作、精密播種、精準施肥、精確防控等先進的農藝措施都是靠現代化的農機來實施的,只有大規模的耕種,才能便于機械發揮作用,真正實現農機與農藝的配套,才可能產生更高的效益。

北大荒股份八五四分公司集中浸種催芽基地的每個池子能浸種16噸,整個基地一共有60個池子,一個批次就可以完成960噸水稻的浸種催芽。分公司農業發展部副部長黃金寶介紹,經過集中化浸種、包衣、殺菌等步驟,能夠讓種植戶統一用上安全、質優、價廉的芽種,還能讓種子變得更強壯,增強抗病性,有效減少種植戶購買稻種、自行浸種的成本,為播種育秧搶得有利時機。

農業的規模化生產,激發了農業生產的活力,呈現出生產效率高、作業標準高、管理水平高、增產能力高的良好態勢。同時,農業的規?;a也為智能化、無人化生產模式的推行提供了更多的應用場景,為農業產業化發展帶來了工廠化生產的新氣象,解放了更多的勞動力,有效緩解了“用工難”的問題。

用工業化的理念發展現代農業,是北大荒集團獨具特色的生產方式,將廣袤的田野變成標準化的“工廠”,將連片的耕地變成企業的生產車間,農戶按照工業生產的標準進行農業生產。

走進七星農場萬畝大地號高標準種植示范區,密植完整的防風林帶、平整見方的碩大池田、筆直通暢的梯形渠系、堅實寬敞的沙石田間路便呈現在眼前。種植戶張景會介紹,這塊地是采用激光平地技術進行高精度平整的,以適應無人化作業的要求。

據九三分公司副總經理劉忠德介紹,在農業生產過程中,九三分公司形成一套適合本地區的種植技術,并堅持農時和農藝標準化,保證各項農藝措施落實到位,特別是在保苗株數上控制更加精準,大豆控制在每公頃36萬株以內,高粱控制在每公頃40萬株以內。

北大荒農業標準化種植可以追溯到1952年。但由于農業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新技術不斷迭代更新,原有種植標準已無法充分滿足發展綠色有機農業需求,制定新的農作物生產企業標準應運而生。

為此,北大荒集團在發布了水稻、大豆、玉米、馬鈴薯、小麥五大作物的種植技術以及水田、旱田農機作業的7個企業標準之后,又編制完成了包含無人駕駛插秧機、稻麥收獲機、拖拉機及其配套農機具等10項企業標準的《無人駕駛農業機械作業功能評價技術規范》,填補了國內外無人駕駛農業機械標準化建設空白,并建設兩個農業標準化示范分公司,10個農業標準化示范農(牧)場、50個農業標準化示范管理區。

注入高位增產的“減損”力量

在北大荒集團高位增產的“硬核”力量中,99.7%農機化率支撐和綜合配套措施,讓“減損”成為增產的一支生力軍。

“在秋收生產中,北大荒集團將減少機收環節損耗作為確保糧食穩產增產奪豐收的重要措施之一,大豆收獲綜合損失率控制在2%以內,玉米直收、水稻收獲綜合損失率控制在3%以內,整體減少糧食損失2.67億斤,相當于增加了26萬畝耕地的糧食產能。”北大荒集團農業發展部總經理梁道滿如是說。

水田無人攪漿、無人駕駛運苗、無人駕駛插秧……2021年春耕期間,“智慧農業”在建三江分公司七星現代農業產業園里大顯身手。而到了秋收時節,無人駕駛收割機、無人割曬機、無人翻地拖拉機等智能農機紛紛上陣,穿梭在田間,勾勒出一幅豐收畫卷。從春耕到夏管,從秋收到“黑色越冬”,向世人充分展示著北大荒農業機械的“十八般兵器”。

在七星農場萬畝大地號,成片的水稻在生長過程中就不停地“迎來送往”,這其中,有慕名前來打卡的游客,更有專門來“取經”的各地種植戶和農業專家,他們無不為北大荒機械力量而感到震撼。14300畝稻田由47名種植戶承包種植,水稻生長整齊劃一,秧苗、插秧時間、土壤肥力、管護措施等完全一致,稍有差別就能一眼看出來,“智慧農業”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

實現減損12.4萬噸,將損失率嚴格把控到2%以下……2021年,建三江分公司1000萬畝水稻通過調整收獲時間、更新作業機型、活化作業方式等措施,最大程度地實現了豐產增收。目前,這個分公司農業的全程機械化程度居全國之首,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率超全國平均水平近30個百分點。

每年6月至8月,在北大荒的千里沃野上,一架架“大蜻蜓”在農田上空輕巧掠過,身后的霧帶緩緩落下,這是北大荒利用飛機航化作業為農作物健身防病。2021年,北大荒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共出動飛機63架,各作業機組共飛行11830余架次,近6788小時,作業總面積1780萬畝。這些“大蜻蜓”翱翔在天空中,能在最短的時間內進行大面積規模化作業,可有效控制農林突發性、爆發性病蟲害蔓延,為北大荒糧食高產、穩產、抵御自然災害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北大荒集團將機收減損工作列為秋收重點督導內容,首次制定了包括減損技術規范、擴大減損培訓、線上減損指導、開展田間實測、儲備抗災機型、外引機具管理、協調糧食收儲、統一作業標準在內的15項減損措施并全面推廣。通過在收獲鏈上制定標準,在減損中挖掘增產潛能,最大限度地減少糧食損耗。

在2021年水稻收獲期間,割曬成為一個熱詞,各農(牧)場有限公司普遍采取割曬拾禾與直收相結合的方式收獲水稻。8月29日,江川農場有限公司水稻就開始割曬,創農場歷史之最。該農場采用前懸式自走割曬機,割曬、拾禾機車配備比合理,實現了水稻割曬、拾禾標準化作業,這也使農場始終保持著黑龍江墾區水稻開鐮、新米上市、大批新米占領南方市場的最早記錄。

“割曬可以做到提前收獲,不僅降低了收獲風險,防災減損,還能增加容重,提升稻米產量和品質,實現提早上市。2021年積溫高,水稻成熟期提前,種植戶9月16日開始利用晴好天氣提早割曬,為早拾禾做好準備,經過實測,水稻平均單產達到1290斤。通過水稻割曬平均損失率控制在2%~3%,可挽回糧食收獲損失1.2萬噸,相當于新增1.85萬畝面積的產量?!辈楣栟r場有限公司農業發展部副部長紀紅飛說。

金秋時節,在襄河農場有限公司玉米收獲地號,加裝了玉米割臺扶倒器的大型收割機馳騁在田間,改裝升級后的收獲機械將倒伏玉米直收綜合損失率控制在3%以內,總共8.28萬畝的玉米種植面積,有效實現機收減損364.4萬斤,相當于畝增加糧食產量44斤。

2021年秋收期間,北大荒集團還組織各生產單位開展機收損失率大比武活動?;顒又?,各農(牧)場有限公司比機手操作技能、比機型作業差距、比機具狀態調整,通過實踐提高農機手的綜合素質,提升農機具作業標準,普及農機減損常識。  

如何及時將豐收的糧食收回來,保障收獲機械力量是關鍵。北大荒集團充分利用國家農機購置補貼和農機報廢更新補貼政策,加快收獲機具更新速度,2021年秋收期間累計更新收獲機具4421臺件,更新總投入達6.6億元,各類收獲機具保有量達7.3萬臺件。

激發高位增產的“藏糧于地”潛力

扎實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從土地中要效益,也是北大荒破解高位增產瓶頸的“公式”。

增加耕地面積,是糧食增產最直接的方式。2020年,北大荒集團全年共改造格田254.2萬畝,改造后每畝可增加糧食產量40~60斤,僅此一項就可增加糧食1.5億斤。

在大興農場有限公司,節本增效“明星”胡春光示范點迎接了一波又一波前來“取經”的考察團,愛琢磨、搞研究的胡春明是遠近聞名的科技示范戶,2019年投入21萬元進行水田標準化格田改造,將原來的204個格田改成現在的24個格田,插秧面積增加了20余畝。

經過兩年的試驗,大興農場有限公司共推廣應用格田改造面積3.5萬畝,增加土地面積3%~4%。同時,破解了土地資源浪費、費工、費時、費力、費水、費錢的六大難題,徹底改變了水稻傳統種植的格田布局,創造了標準化格田改造“大興模式”。

通過實施水田大格田改造,北大荒集團實現了農田“中間路、兩邊田、四周渠”的設計,不僅減少了農用路的占地,更提高了耕地利用率,節本增效讓種植戶收益頗豐。

高質量建良田,墾區上下一盤棋。據北大荒集團農業發展部夏艷濤介紹,規?;裉锾娲话愀裉锟梢杂行г黾臃N植面積4%左右,水稻生育期畝節水在100立方米以上。同時,可以避免各農時階段運輸機械直接入地,有效降低機械對耕地的破壞。

2021年,北大荒集團糧食作物種植面積達4457.8萬畝,比上一年增加117.7萬畝,新增土地結出累累碩果。

土地能增收,也需要減負。作為世界三大黑土帶之一,東北黑土墾殖后頻繁耕作,導致黑土層中有機質銳減,黑土層逐漸“變薄、變瘦、變硬”。

保護黑土地這一“耕地中的大熊貓”,是農業可持續發展、耕地永續利用、糧食長期增產的有效措施?!昂侠硎褂糜袡C肥,可以恢復被嚴重侵蝕的黑土地的生產力。”中科院長春分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二級研究員劉曉冰介紹說。

在鶴山農場有限公司第一管理區第二作業站9號地塊里,機車安裝粉碎機直接實現粉碎秸稈還田,對于需要改良土壤的地塊先拋撒糞肥,再進行深松或翻地、耙地、秋起壟作業。

“利用禽畜糞便發酵制作有機肥,拋撒還田,提升土壤肥力的同時,又解決了糞污處理問題,逐步實現有機肥替代化肥?!本湃止巨r業發展部總經理岳遠林介紹。

除了有機肥替代化肥,輪耕休耕和秸稈還田也是北大荒為保護黑土地打出的“組合拳”。開展耕地輪作試點,可以有效解決連作造成的土壤養分偏耗,讓黑土地“歇口氣”,提高土壤肥力。

作物秸稈直接還田技術,用以增加耕地肥力,緩解土地板結,提高土壤的通氣、透水能力,徹底打破犁底層,改善土壤理化性狀,防止水土流失。

這些“連環招兒”都是北大荒集團保護性耕作替代傳統翻耕的具體做法。多年來,墾區落實黑土耕地保護三年計劃示范面積183萬畝,耕地輪作試點面積1161萬畝,水稻休耕面積154.86萬畝,穩定秸稈還田面積4200萬畝。

侵蝕溝是東北黑土區水土流失問題的集中表現,根據最新調查,黑龍江在耕地中有17.9萬條、長50米的侵蝕溝,溝毀耕地面積相當于500萬畝左右。其中,北大荒水力侵蝕主要分布于東部、北部和中部,風力侵蝕主要分布于西部。

除了傳統的治理措施,秸稈填埋復墾技術將秸稈綜合利用和侵蝕溝治理有機結合起來。大西江農場有限公司采用“秸稈捆——土——秸稈捆”相互交替擺放方式,逐層壓實,最后預留50厘米用于鋪設黑土,最終完成侵蝕溝的治理并恢復耕地狀態。

多年來,墾區水土流失治理面積達3843.9平方公里,建成農田防護林308萬畝、水土保持林230萬畝,農田林網控制率達100%。

在友誼農場有限公司的一塊坡耕地,由于地勢高低不平,這塊玉米地旱時不蓄水、澇時水土流失,這是墾區丘陵地塊的通病。為了有效解決丘陵區旱田水土流失問題,當地采取等高種植的新技術,讓這塊過去的低產田,在2021年創下了墾區玉米畝產1733斤的高產記錄。

提供高位增產的黨建保障

北大荒集團2021年糧食能夠實現高位增產,其背后的5455個基層黨組織和11.3萬名黨員,就是堅強后盾。

2021年10月6日一大早,八五五農場有限公司第五管理區種植戶史俊義高興得不得了。夏天連續3個月沒有有效降雨,但他種植的210畝“德美亞三號”以1920斤的畝產打破了作業站玉米單產記錄。史俊義有些激動地說:“在這樣的年份里,如果沒有黨員干部的服務和幫助,取得這樣的豐收是不可能的?!睘榱丝篂谋XS收,2021年8月22日,北大荒集團黨委啟動保秋糧奪豐收“決戰月”行動,全面掀起保秋糧奪豐收工作熱潮。

2021年8月25日,集團黨委又發出《關于在“保秋糧奪豐收”工作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通知》,號召全體黨員要強化黨員意識,在保秋糧奪豐收的各項任務中走在前、作表率。

8個保秋糧奪豐收駐地督導組應運而生,由集團主要領導親自指揮帶隊奮戰攻堅,累計開展各級督導指揮895次。

集團各級部門共組織312個專家指導組和21277人次的技術人員,深入一線及時解決秋收生產中遇到的困難,實地踏查地號,搶排田間積水,合理調配機車,確保成熟一塊、收獲一塊。

2021年7月26日夜,泰來農場有限公司遭遇兩個小時暴雨襲擊,導致農田內澇,嚴重威脅農業生產安全。公司黨委迅速組織430余人的防汛應急隊伍,投入機械力量30余臺(套),調集各類防汛抗洪物資,全力搶險,開展抗災自救。

2021年的這個夏天,同樣的一幕也在北大荒集團北安、九三、齊齊哈爾、綏化分公司等地出現。

由于黑龍江省多地遭遇連續強降雨,上游來水量激增、江河水庫水位暴漲,造成北大荒集團部分區域農田被淹、城鎮內澇、防洪設施及水利工程受損,給農業生產造成不利影響。

以汛為令!各基層黨組織組織黨員干部、職工群眾全力以赴防汛抗洪、排澇減災,他們用實際行動筑牢一座座堡壘,連成一道道堅不可摧的銅墻鐵壁,將一面面黨旗牢牢插在防汛保生產第一線。

2021年10月,接連幾場秋雨導致土壤濕度增大,甚至還有田間積水,這讓北大荒秋收壓力陡增。

為了抗災奪豐收,龍鎮農場有限公司黨委把黨支部會議開到了田間地頭,幫助職工群眾解決實際困難。遇到生產有難題,就臨時召開“地頭會”,商討解決辦法,義務修車、聯系糧商,這樣的鏡頭每天都在重復上演。

在這場保秋糧奪豐收戰役中,北大荒集團各級黨組織既是領航員、排頭兵,又是主力軍,他們密切聯系群眾、積極發動群眾、凝聚起黨員群眾攻堅克難的力量,為奪取糧食豐產豐收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北大荒集團,從供種供肥到技術指導,從田間管理到機車保養,從防災減災到收糧賣糧,隨時隨處都能看到穿著紅馬甲、戴著紅袖標的黨員的身影。他們用實際行動把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融入農業生產全過程,把鮮艷的黨旗紅滲透在這5.54萬平方公里的黑土地上。

北大荒廣大黨員干部扎根黑土地,用心、用情、用力耕耘著這片沃土,示范引領帶動職工群眾,用黨員的率先垂范換得糧食的增產豐收。

糧安天下,江山如磐。

在新時代的趕考路上,在鮮紅的黨旗指引下,北大荒人一定會交上更加優秀的豐收答卷!


責任編輯:成德波


?
主辦單位:中國農墾經濟發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南路96號農豐大廈 郵編:100122
京ICP備11035685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472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