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在距西藏日喀則市區30多公里的聰堆村北大荒青稞標準化種植示范區,兩臺大馬力收獲機歡唱著拉開青稞收獲的序幕。今年,示范區用北大荒模式種植出來的青稞喜獲豐收,畝產達600多斤。
來自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區農業農村廳、區氣象局、區農科院等廳局級單位主要領導、日喀則市委副書記、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廖懇和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馬金棟以及各地市農業農村局局長、種植業科科長和相關專家等50余人現場觀摩了青稞割曬、收獲現場,對北大荒集團打造“北大荒標準”的青稞種植樣板區,為當地探索出青稞標準化種植的做法紛紛點贊。
援藏工作事關國家戰略全局!一向以服務國家戰略為己任的北大荒農墾集團,主動擔當戰略使命,將援藏工作作為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作為糧食安全國之大者來看待,通過建立青稞種植示范區,將集團先進的現代農業理念、高新技術、種植模式等應用到青稞標準化生產全過程,示范帶動西藏青稞標準化種植、全產業鏈發展。
千里赴藏彰顯國企責任擔當
從接到任務到當地封凍,只有一個半月的時間,耽誤一季就等于耽誤一年。困難面前,北大荒人不等不靠!他們拿出等不得、慢不得的精神,將組織化程度、機械化率高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
為快速推進青稞標準化種植示范區項目建設,北大荒農墾集團選派經濟發展、旱作農業突出的鶴山農場有限公司代表集團到西藏青稞標準化示范種植。接到任務后,鶴山農場有限公司第一時間挑選優秀農業人才成立項目組千里赴藏。
北大荒人與時間賽跑,2020年10月9日,項目組成員抵達西藏,隨后展開示范區選址、土地流轉工作,接著又馬不停蹄地對日喀則地區的氣溫、年積溫、日照、土壤、青稞灌溉、生產栽培模式等情況進行全面摸底。10月28日,項目組與桑珠孜區簽訂577畝土地流轉協議。
示范區土壤耕作層較薄、地力差,但這難不倒北大荒人。項目組邊制定方案,邊進行機械設備選型。11月9日,第一批農機運抵項目地,項目組成員顧不上高原反應立刻開始整地作業。然而,一系列問題接踵而至:示范區的地塊已連續幾十年種植青稞,土壤板結嚴重,機具磨損嚴重。與此同時,高原反應帶來的身體不適,成為工作組成員最大的難題。
進入11月份,當地空氣的含氧量只有不到正常量的60%,工作人員血氧飽和度長期處于70%左右。工作人員李德龍的身體對高原反應非常強烈,在藏期間心跳基本都在每分鐘140多次,再加上嚴重的水土不服,一個多月時間就瘦了20多斤,可他干活一點沒落下。實在不行了,他就晚上吸氧,白天參與整地作業。
在藏區工作一段時間后,大家明顯感到記憶力減退,渾身乏力。在困難面前,北大荒人從來沒有屈服過!時間緊,就起早貪黑干;語言不通,就用手比劃;餓了,就在地里對付一口;沒有合適配件,就自己動手改裝。憑著艱苦奮斗、勇于開拓、顧全大局、無私奉獻的北大荒精神,項目組終于在封凍之前全面完成整地、冬灌作業。
示范引領建起北大荒種植模式
按照北大荒集團要求,項目組不僅要在青藏高原上種植青稞,還要充分利用北大荒現代化大農業優勢,為西藏青稞種植探索出一條“北大荒模式”,努力提高西藏農業現代化生產水平。
2021年3月初,大雁還沒有北歸,北大荒青稞標準化種植示范區項目組就再次入藏,分三批將北大荒最先進的大馬力拖拉機、大型收獲機以及條播機、鎮壓器、平地機等現代化農機具、相關配套設施以及一臺植保農用無人機運至西藏。
為了幫助當地探索青稞全程機械化種植,北大荒人設計實施了四大類共計15項的種植試驗,包括播期試驗、測土配方施肥、密度試驗等,并首次采取無人機拋施追肥作業和全生育期無人機防病健身作業,通過全生育期防病健身、噴施生長調節劑等一系列措施,種植的青稞莖稈強度大,抗倒伏能力強,長勢明顯好于與示范區相鄰的地塊。
受桑珠孜區農業農村局的邀請,項目組還為全區農業技術人員做無人植保機現場作業演示,為聰堆村合作社進行除草作業140多畝。看到無人駕駛的植保機械馳騁在青稞地里,雜草一干二凈的場面,村民次旺桑珠驚訝地說:“這么先進的農用無人機我是頭一次見,作業效率真高,讓我大開眼界,我們要好好向北大荒人學習現代農業種植。”
為改變當地青稞種植以小機車作業為主的狀況,示范區項目組憑借試驗的數據,給當地農機合作社選配了適合的機車和機具的型號。參照示范區提供的機械配置,今年,聰堆村農機合作社利用項目資金新購進大馬力拖拉機及配套設備4臺(套),購進聯合收獲機6臺(套),進一步提升了當地現代化農機裝備水平。
今年春天,西藏自治區農科院兩名專家到北大荒青稞標準化種植示范區考察,當看到北大荒在青稞種植上運用的一整套先進的新技術后,不禁感慨地說:“北大荒的現代化大農業全國領先,北大荒的種植模式很適合西藏青稞種植,將來一定要將這些現代農業新技術在全區推廣。”
親如一家實事辦到青藏高原上
北大荒人的到來,為聰堆村青稞種植起到示范引領作用,他們不光展示了北大荒人的良好形象,還與藏民結下深厚的情誼。
北大荒青稞標準化種植示范區剛平整土地時困難重重,聰堆村領導得知這一情況后,馬上與村民商量,將剛建成的合作社騰出幾個房間給項目組工作人員住,為項目組解燃眉之急。在項目組工作人員表達感謝時,村領導深情地說:“你們是來幫助我們的,我們感謝還來不及呢,給你們騰出地方是應該的。”
去年秋整地期間,一臺農具“趴窩”了,兩名項目組工作人員抬不動,推不動。看著地上的“鐵疙瘩”,急得團團轉。沒想到,幾名村民得知情況后,主動過來幫忙修理,還從自己家取來了鋼鋸和鋸條送給工作人員。雖然語言不通,道謝的話不知說了多少遍,但從村民樸實的笑容中,工作人員感受到了藏民的淳樸與真誠。
項目組和藏民的友誼之花越開越繁茂。藏民有什么事,項目組全力支持;項目組有難處,藏民也紛紛伸出援手。過去當地藏民在種植青稞時施肥都是老方法,前期基本上不進行測土配方。項目組按照北大荒“雙控一服務”流程進行青稞種植,建成“北大荒樣板”。在今年的春播生產中,北大荒先進的管理理念、種植技術和現代農機優勢一下子凸顯出來,青稞長得又壯又密,當地村民紛紛前來學習取經。
次旺桑珠今年種了100多畝青稞,看到項目組在播種前進行測土配方,然后按照土壤缺什么補什么進行科學施肥時,他找到了工作組說:“我也要先測土配方再施肥,能不能給我們的地也搞一個測土配方?”
“感謝你相信我們,這個事交給我們吧!”示范區項目負責人呂光琰馬不停蹄地將取好的土樣千里迢迢郵寄回農場,免費幫助聰堆村30余戶青稞種植戶進行測土配方。村里10多名藏民生活比較困難,項目組得知情況后,免費為他們代耕田地400余畝。示范區建設中,還為村民提供了43個就業崗位,藏民們高興地說:“北大荒人是來幫我們致富的。”
經過一年的引領示范,北大荒的先進生產理念、種植技術、管理模式在青藏高原扎下了根,也結出了芬芳的碩果。擔當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重任的北大荒農墾集團,將“北大荒種植模式”成功復制到西藏,釋放出現代農業巨能量,為打響“世界青稞之鄉”品牌貢獻了“北大荒力量”。
(作者單位:北大荒日報社)
責任編輯:成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