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片在线观看免费观看高清电影,国产尤物精品视频,久久er热在这里只有精品66,CAOPORN免费视频国产

當前位置:   政策與改革 > 理論探討

中國式農業現代化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思考(摘編)

時間:2024-12-25 作者:洪銀興 來源:《農業經濟問題》 點擊次數:7614

摘要: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三農”現代化,不能只是靠非農化和城鎮化,而是要直接以農業、農村和農民為發展對象。中國式農業現代化還有富裕農民的要求,而富裕農民要從農業發展范式上找到現代化路徑。農業技術進步和制度變革要由農業提供剩余產品、剩余勞動力的“農業剩余”范式轉向“品質加附加值”范式,發展優質、高效、高附加值農業。其實質是發展新質生產力,主要涉及農業生產方式的創新、農業科技創新和構建現代化農業產業體系三個方向。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的基礎性條件包括:農業勞動者要素質態的躍升、農業勞動資料質態的躍升和勞動對象質態的躍升。這幾個方面的結合使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得到整體躍升。農業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本路徑包括農業科技進步,關鍵是生物技術突破、環保技術的突破。由政府引導的農業科技投入主要是對高等院校與科研機構的農業科技研究和研發的投入,以生物技術、環保技術的突破性成果提供農業技術進步的源泉,發展現代農業所需要的具有較高人力資本含量的高素質勞動力需要從農業和農村外部引入。在農業中形成與現代農業技術相適合的人力資本結構。現代生產要素是靠資本黏合投入農業的。對農業投資的主要激勵因素是農業投入收益率。現代農業需要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更需要從農村以外引入投資者和企業家。農業部門培育和吸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經營農業需要的基礎性條件包括:在土地流轉中實現規模經營和鄉村振興。

關鍵詞:農業現代化;新質生產力;農業科技創新

進入新時代的中國式農業現代化,不只是要解決十四多億人口大國的糧食安全,使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而且要體現中國式現代化的要求,在做強農業的基礎上富裕農民。其基本途徑是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具體涉及以現代農業為方向推進農業現代化、以共同富裕為方向推進農民現代化、以鄉村振興為方向推進農村現代化。

中國農業的土地承包制改革和剩余勞動力轉移極大地推動了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現在這方面農村改革的動能作用已經充分釋放而且開始衰減。如果沒有新的動能,農業進一步發展就要受限。根據新質生產力的論斷,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就為推動農業現代化提供新動能。

一、中國式農業現代化需要改變農業發展范式

中國現代化的起點同其他發展中國家一樣是典型的二元結構,現代工業與落后的農業并存。而且我國是在傳統農業部門沒有得到根本改造時提前發展工業化。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以發展鄉鎮企業為標志推進了農村工業化和城鎮化。其對“三農”發展的帶動作用表現在以非農化解決農業問題,以城市化解決農村問題,以勞動力轉移解決農民問題。雖然非農化途徑對“三農”發展有明顯的帶動作用,但只是靠非農發展的“涓滴”效應沒有從根本上改變農業的弱勢地位。一方面,農業效率的提高主要依靠農業剩余勞動力轉移的制度效率,不是科技效率;另一方面,由于得到“三農”要素(土地和勞動力)的支持工業和城市發展更快,因此工農差距、城鄉差距不但沒有縮小,反而進一步擴大。

各國的現代化進程需要工業化帶動。中國式現代化不能丟棄“三農”發展,要求農業與工業同步實現現代化。農村絕不能成為荒蕪的農村、留守的農村、記憶中的故園。城鎮化要發展,農業現代化和新農村建設也要同步發展,才能相得益彰。這意味著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三農”現代化,不能只依靠非農化和城鎮化發展,而是要直接以農業、農民和農村作為發展對象。

推進農業現代化發展,需要準確評價進入新時代后農業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目前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基本上還只是土地制度改革和剩余勞動力轉移的效應,而不是農業部門技術進步所產生的效應。也就是說,農業的技術基礎尚未得到根本改變。特別是農業勞動力剩余接近“劉易斯轉折點”時,農業領域中可作為再轉移的剩余勞動力非常有限。從表面上看,農村改革的一個重要效應是農民家庭收入的明顯增加,但收入增加的主要部分不是來源于務農收入,而是非農活動收入,直接來自農業生產的收入仍然偏低。與其他產業相比,農業仍然是弱勢產業,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農業技術整體落后,農業生產技術主要依靠勞動技能,勞動的附加值低;二是供給市場的農產品基本上是初級農產品,因此其市場價格低而不穩定;三是農業生產受自然條件影響大,收成和市場不穩定,價格波動大。在農業生產方式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改變的情況下,農業投資收益達不到平均利潤。

盡管現代化的進程對不同行業不同區域來說是有先有后的,但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現代化應該是整體性的。根據木桶原理,現代化的整體水平最終是由短板決定的,而我國現代化的短板和難點在于農業、農民和農村。因此中國式現代化需要克服城鄉二元結構,使農業和農村同非農產業和城市一起進入一元的現代化經濟。

改變二元結構的農業現代化理論在發展經濟學中有兩種思路。一是劉易斯理論,即轉移農業剩余勞動力到非農產業;二是舒爾茨理論,即現有的農業要素基本上是傳統農業要素,這些要素已經被充分利用,發展現代農業需要引入新的現代要素。這兩個思路對發展中國家的現代化道路來說是共同的。

目前我國的低收入人群主要集中在農村務農的農民。根據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觀和社會主義共同富裕的要求,為了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農業現代化的重要目標是富裕農民。這突顯了中國式農業現代化的本質特征。我國的全面小康社會建設和脫貧攻堅戰解決了農民的絕對貧困問題,現代化則要解決農民的相對貧困問題。

富裕農民要從農業發展范式上找到現代化路徑。已有的農業發展可以概括為“農業剩余”范式,也就是農業技術進步和農業制度變革目標是農業提供剩余(剩余產品、剩余勞動力)。具體地說,從農業產量角度,在農業剩余勞動力較大數量流出農業的條件下,留在農業的勞動力中老人、婦女占很大比重,但農業產量沒有下降,農業連年豐收,農業增加值每年仍然以5%左右的速度增長。這說明用農業產量衡量的農業勞動生產率還是不低的。但是,從收入角度衡量的農業勞動生產率仍然偏低。農民收入太低,農民消費能力太低;農村居民的生活條件也嚴重落后于城市。從農業現代化角度來說,這種“農業剩余”范式需要改變,需要轉向“品質加附加值”范式,發展優質、高效、高附加值農業。轉變農業發展范式的必要性在于以下方面。

第一,符合進入新時代后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城鄉居民現代化的重要表現是高品質生活,其重要特征是由追求消費的數量轉向質量,更為關注農產品的營養價值、品質、檔次、安全、衛生等層面。具體表現在飲食結構由以糧食和蔬菜為主,向淀粉、植物纖維、多糖、動植物脂肪蛋白等更為多樣化且營養均衡、熱量更高的組合轉變。同時,對于高品質、精加工及高安全性食品的需求迅速增長。目前中高收入居民消費的配方奶粉、海產品及制品、肉類及制品大量的來自進口。如果這些進口農產品能夠被國有產品替代,不僅能節省不必要的外匯支出,更能提高農業收益。

第二,體現農業綠色化要求。農業依靠化肥、農藥的追加投入,來追求產量,不僅造成土地資源的破壞,而且由于農藥、化肥殘留破壞環境和生態,嚴重影響人民健康。農村自然條件惡化,嚴重威脅農業作為生態維護者的產業功能,進而阻斷農業乃至城鄉的可持續發展。

第三,體現提高農產品收益要求。過去農業的低收益與工農業產品價格的剪刀差相關。農產品價格經多次提價在價格指數上的剪刀差已經不明顯,現在的農產品收益低除了其品質缺乏營養和綠色化程度低以外,還有三個原因。一是進入市場的農產品基本上是初級產品或季節性產品,附加值低,價格競爭能力弱;二是農業產業鏈短,內部缺少專業化分工,降低農業效率;三是農業組織分散,雖然農產品多次提價,許多農產品市場價格并不低,但其價格收益并沒有由農民獲得,而是基本上被流通領域的中間商獲取。

以上農業發展范式轉變的必要性概括起來,就是要求推進農業綠色轉型,推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標準化生產和核心生物科技創新、生態技術自主自控,全面提升農業質量效益水平。在此基礎上做強農業富裕農民。

二、以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轉變農業發展范式

開啟農業現代化新征程已不僅僅是舒爾茨所提出的把傳統農業改造成高生產率的現代化農業,更是要改變發展范式,轉向“品質加附加值”范式,即發展優質、高效、高附加值農業。其實質是發展新質生產力,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按此要求,農業發展新質生產力突出在三個方向。

第一,農業生產方式的創新。農業發展新質生產力是對傳統農業生產方式進行根本性的改造,打破農業生產要素的舊組合,改變傳統耕作方式,發展包括新生物技術、新機械技術、新的種養殖管理技術等在內的前沿性新技術;推進農業工廠化生產,增強農業生產的可控性;擴大農業生產過程的專業化分工,拉長農業產業鏈,圍繞農業產業鏈部署創新鏈。

第二,農業科技創新。反映新質生產力的是顛覆性國際前沿性科技。農業是傳統產業,絕不意味著其技術基礎是低端的,尤其需要顛覆性科技。農業科技創新大致有三個方面內容:一是機械技術創新,效果是增加農業剩余和節省勞動力。在我國這樣的農業人口眾多的大國,機械創新成果的應用可以讓更多的農民從土地上轉移出來。我國目前機械創新的能力較強,但其成果應用在很大程度上受就業壓力及相應的農業剩余勞動力轉移的機會和進程影響。二是生物技術創新,其著力點有以下方面。其一,培育出優良品種,改進農產品品質和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其二,創新綠色化農業技術,不僅要在農業生產中以有機性技術推動化肥農藥,還需要在農產品加工領域中,使用安全的添加劑、清潔的食品加工機械以及高效安全的保鮮、儲藏和配送。食品科學、機械與控制技術、食品級材料技術、保鮮技術以及高效率的配送物流體系等。生物技術創新使農產品在品種、品質和附加值上都得到提升,而且有利于環境和生態等方面的可持續發展,代表農業現代化的方向。生物創新越來越成為農業科技創新的重點。其三,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創新。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農業中數字和智能技術應用發展迅速,運用物聯網、大數據等現代數字技術與生物技術創新結合發展的智慧農業,將會從根本上改變農業業態。尤其是數字化技術育秧、植保,無人機播種、收割、數控糧食烘干等有效克服農業靠天吃飯現狀。

第三,構建現代化農業產業體系。新質生產力源自顛覆性新科技,落腳點在新產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就包括生命科學、生物技術帶動形成龐大的健康、現代農業、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環保等產業。因此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需要以市場導向,新科技為引擎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特色農業、綠色農業、高附加值和高效益農業等現代農業。特別是要以大農業觀構建現代農業體系。相應的需要完善農業產業組織,連通農業科技、耕作、植保、加工和流通環節,將農業生產的初級產品向食品、加工品等最終產品延伸。農業產業鏈拉長,推動農業價值鏈升級。

農業在上述三個方向上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要農業生產力要素質的提升。新質生產力是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躍升為基本內涵。由此,提出了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的基礎性條件。其一,農業勞動者要素質態的躍升。由于新質生產力以新科技為基本特征,與此相應,勞動者必須具備一定的新科技知識和技能、數字素養、適應數智時代勞動的人機并存,能適應數智化機器設備,能夠適應、駕馭人工智能、人機交互型機器人。其二,勞動資料質態的躍升。數智時代的新質生產力提供數字化平臺和智能化工具,如智能手機、互聯網平臺、云計算、機器人、無人機、智能傳感器等成為新型勞動資料都會進入農業領域。其三,勞動對象質態的躍升。農業勞動對象主要涉及土地等自然資源,農業勞動所使用的勞動對象很大程度上是對大自然的索取。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也就是在發展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依靠綠色技術使青山綠水成為金山銀山。相應地,勞動對象實現質態躍升:一是伴隨新能源革命使用可再生的清潔能源;二是開發并應用綠色技術提供青山綠水和生態產品。這幾個方面的結合使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得到整體躍升。

以上分析表明,中國式農業現代化已經不僅僅在于改造傳統農業,而是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這是建設農業強國的科技和產業基礎。通過對農業生產、農業、農村和農民進行全方位提升,農業成為高品質食品和工業原材料的生產者、高標準生態的提供者和高水平生活的創造者。

三、農業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本路徑

傳統農業的特征是農業中既無引入新的生產要素供給也無引入新的生產要素需求的低水平均衡。其癥結不在于生產要素的配置缺乏效率,而在于農業中現有的生產要素無力承擔發展現代農業的要求,因此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的關鍵是引進新生產要素。在農業中引進新的生產要素包括舒爾茨提出的三方面內容:一是建立一套適合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制度;二是從供給和需求兩方面為引進現代生產要素(尤其是科技要素)創造條件;三是進行農業人力資本投資。在推進中國式農業現代化中,這三個方面又有創新性發展。

首先,農業新科技的研發和應用。對農業的科技要素投入包括農業科技的研發、推廣和應用等各個環節的投入。根據現代農業發展的“品質加附加值”范式要求,農民需要得到的科技要素是那些可以直接應用的現代科技投入品,例如優良品種、現代農藥和肥料、現代農業機械、種植和培育技術。而這些現代科技投入品的源泉在從事基礎研究的生命科學實驗室,在農業新技術的研發部門和各類孵化器。農業科技進步要從種子抓起,關鍵是生物技術突破。同時農業的綠色化也需要環保技術的突破。因此,由政府引導的農業科技投入的對象就有個結構優化問題,農業科技投入就不能或者說主要不是直接給農民。農業科技投入主要是對高等院校與科研機構的農業科技研究和研發的投入。以生物技術、環保技術的突破性成果提供農業技術進步的源泉。

由農業生產周期長和季節性要求高、受自然條件影響大的特征所決定,在農業中采用新技術是有風險的。小本經營的農民有厭惡技術風險的傾向。因此,農業中的新技術需要有示范和推廣的過程,而且示范和推廣的費用不可能由農民支付。政府和科研機構要承擔起示范和推廣農業新技術的職能。政府對農民采用新技術提供補貼,使農民獲取低價的甚至免費的科技和教育供給,同時激勵農業科技人員深入農村推廣新技術、新品種,幫助農民解決技術難題。

其次,加強農業人力資本投資。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舒爾茨在說明改造傳統農業所要引入的新生產要素時就非常明確農業人力資本對改造傳統農業的重要性。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尤其要重視人力資本投資。我國已有的非農化雖然對增加農業剩余有明顯的正面效應,但非農化實際上包含了農業人力資本的非農化。農村流出去的是人力資本,留下來的是低人力資本含量的勞動力。目前農業從業人員以高年齡、低文化程度為特征。這同已有的農業發展水平對勞動力的人力資本要求相一致。在農業中使用世世代代相傳的傳統技術,人力資本流出不影響產出(當然會影響收入)。因此農民的低收入同農業中人力資本存量低下是相匹配的。而在發展現代農業、推廣現代農業科技時,留在農村的勞動力的知識和技術水平就不夠了。沒有足夠的人力資本投入,就不可能實現農業現代化。

通常認為,農業中引入人力資本要素就是對農民進行人力資本投資,主要是提高農業勞動者的受教育程度。應該說這是必要的。但是目前留在農業中的從業人員以高年齡、低文化程度為特征,那么,僅僅對留在農業中的這些農民進行投資,提高其教育水平是遠遠不夠的。發展現代農業的人力主體是現代知識型農民。現代農業所需要的具有較高人力資本含量的高素質勞動力需要從農業和農村外部引入。因此,對農業的人力資本投資更需要突出遷徙途徑。既要激勵在城市和非農部門接受過人力資本投資的農業和農村流出勞動力回到農村創新創業,也要激勵包括大學生在內的城市中的知識型人才進入農村和農業部門成為職業農民,從而在農業中形成與現代農業技術相適合的人力資本結構。經營現代農業需要的是“以有知識、有創新精神的農民,稱職的科學家和技術人員,有遠見的公共行政管理人員和企業家形式表現出來的人力資本的改善”。這些人力資本的主體是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的主體。

第三,提高農業投資收益。現代要素投入農業是由投資推動的。現代生產要素是靠資本黏合投入農業的。對農業投資的主要激勵因素是農業投入收益率。根據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影響對某一領域投資的決定性因素是等量投資能否得到等量利潤。如果等量資本在農業得不到等量收益,如果農業的比較收益太低,就不會有外部的資本投入農業和農村。在目前的市場條件和農民的收入水平下,單純靠市場途徑不可能有效提高農業收益,即使是堅持等價交換,也不可能有效解決現代要素引入農業的問題。缺乏農業投資,農業發展新質生產力就是一句空話。提高農業投資收益率有多條途徑,一是農業投資者選準農業投資項目并采取有效的發展新質生產力方式,如農業多種經營,培育優良品種、提升產品品質,拉長農業產業鏈,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價值,增強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等。二是改革農產品流通體制,暢通農產品流通渠道。發展和完善農產品市場,在價格機制上堅持等價交換,保證農產品獲取符合價值規律要求的價格收益;確立農業經營主體的市場主體地位,建立農民及其代表參與的農產品流通合作組織,尤其是完善電子商務平臺,使農民直接獲取市場收益。三是建立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反哺機制,尤其是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工業和城市都要有所作為,由此可降低農業投資的成本。這是對農業對工業化和城市化所作出的貢獻的補償。

第四,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經營現代農業。這是解決誰來種田的問題。發展新質生產力對農業經營主體的素質提出的基本要求是,有知識、懂技術,具備企業家素養,以市場方式經營農業。目前農業中的勞動者已經不能滿足現代農業對經營主體的要求,即使是當年的“種田能手”相當多的也只是適應傳統技術的“能手”,而且大都已經上了年紀,很難勝任品質加附加值范式的農業現代化要求,更不用說發展新質生產力了。現代農業需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經營。在現實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不只需要培育,更需要引入。包括農業以外的、農村以外的投資者和企業家。重塑農業經營主體的實質是企業家經營農業。以企業家為主導的新型經營主體之“新”,主要在三個方面,一是具有市場意識和市場化經營方式,經營農業的內容和方向以市場為導向;二是具有企業家的創新精神和科技視野。有能力引入最新科學技術成果;三是具有科學管理理念和規模經營大農業的能力。特別需要指出,基于農業投資從投入到見效具有長周期的特點,無論是農業投資者還是農業經營者都需要耐心資本,有長期投資和長期經營的安排。

資本是生產要素的粘合劑。根據農業現代化成功地區的經驗,以企業家為主導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形成是同農業資本投資結合在一起的。由此就提出了吸引農業投資從而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基本要求。他們不僅僅是經營者,同時也是投資者,而且是帶著知識和創意進入農村經營農業的。這樣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經營農業有能力改造傳統農業,經營和發展現代農業。需要農業部門培育和吸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經營農業,并為之經營現代農業創造制度方面的條件,重要的有以下兩點:一是在土地流轉中實現規模經營。原先的零散的承包地適合單一的農業種植。現在農業轉向大農業,轉向“品質加附加值”范式后,農用土地不只是種植糧食,還需要農林牧副漁多種經營,需要統一規劃成竹園、果園、經濟林木園、養殖區,甚至開辟生態旅游項目。所有這些都需要對農地進行統一規劃和開發,打破原有的零散的承包地經營范圍的限制。這就需要在三權分置堅持土地承包制的前提下,實行土地經營權的流轉和集中,以便統一規劃和經營。二是鄉村振興為培育和引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基礎。鄉村是農村最基層的社區。鄉村在經濟活動和生活居住兩方面的提升將吸引更多的資本和創新要素進入農業農村,從而與鄉村振興互動互促。中國目前的城鄉居住和生活條件的差距,不僅導致農村人向城市的流動,也直接阻礙城市現代要素向農村的流動。只要城鄉生活水準趨向均等,農村和處于農村地區的城鎮就不僅可以留住農村的人力資本,而且可以吸引城里人到農村居住。這些人居住到農村,可能以其人力資本在農村開發出新的發展項目,為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提供各種支持。無錫陽山鎮桃源村調研發現,在鄉村建立文化產業眾創空間,不僅吸引創新創業人才進入鄉村,而且提升鄉村的整體文化水準。

責任編輯:經濟研究處

本網為非營利性網站,轉載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來電、來函與我們聯系。
?
主辦單位:中國農墾經濟發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南路96號農豐大廈 郵編:100122
京ICP備11035685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4728號
   
  • <tt id="mbawc"><big id="mbawc"><input id="mbawc"></input></big></tt>
  • <samp id="mbawc"><rt id="mbawc"><input id="mbawc"></input></rt></samp>
    <fieldset id="mbawc"><table id="mbawc"><kbd id="mbawc"></kbd></table></field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