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聯盟與大會】荔枝“改良”記
時間:2017-07-04
作者:
來源:
點擊次數:13056
新華網北京7月4日電(馬若虎)位于廣西東南部的北流市,素有“荔枝之鄉”的美譽。當地許多農戶都是以種植荔枝為生,一些企業也以加工和銷售荔枝產品為主,形成了一條規模不小的荔枝產業鏈。
圖為北流市荔枝品種改良示范基地 新華網 馬若虎 攝
圖為北流市大同果業有限公司生產的荔枝酒 新華網 馬若虎 攝
近年來,北流市的荔枝種植進入到了“瓶頸期”,品種結構不合理、成熟區過于集中等問題凸顯。荔枝迫切需要“改良”。我們的故事由此開始。
比“武”招“荔”
65歲的龍安村村民蘇興松沒想到,他帶去參加“優質荔枝擂臺賽”的多個品種,最終獲得了1個金獎,4個銅獎。
獲得金獎的品種叫“白糖罌”,它是少數幾個早熟的品種之一,一般每年5月會上市,種植的規模也相對較小。也許正是“物以稀為貴”,才使得“白糖罌”脫穎而出。
宣傳和展示荔枝優良品種,正是舉辦“優質荔枝擂臺賽”的目的之一。“聯盟通過評選會了解到,同樣的品種在不同的栽培管理下會達到一個什么水平,一些優質品種具體優質到什么程度,環境等因素對荔枝的影響如何等,進而開展更有價值的研究。”“優質荔枝擂臺賽”評比專家組副組長、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研究員歐良喜說。
這是農業部荔枝標準化生產示范園聯盟與國家荔枝龍眼產業技術體系第一次舉辦“優質荔枝擂臺賽”,共有50家企業或農戶參賽。主辦方制定了平均單穗重、焦核率、果皮顏色等8個指標,最大限度做到公平公正。
圖為“優質荔枝擂臺賽”評比現場,工作人員正在給樣品稱重 新華網 馬若虎 攝
蘇興松的打算
此刻,蘇興松笑得合不攏嘴。對所有獲獎者而言,“優質荔枝擂臺賽”的肯定與鼓勵,仿佛給他們打了一劑“興奮劑”。“拿獎之后要加大種植力度。”蘇興松計劃著,今后把更多更優質的品種引進來。
眼前這個樸實的農民,還有另一個身份:北流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蘇興松是荔枝種植領域敢“吃螃蟹的人”,種植時間可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靠種植荔枝,他一家的生活得到了極大改善。這種堅持和成效,也帶動了全村荔枝種植,由2013年的100戶、2000多畝,增加到如今的1000多戶、8000多畝。
過去,蘇興松一心想著擴大荔枝種植規模,發動更多農戶加入合作社,現在,他考慮更多的是對現有品種進行大面積“改良”。龍安村種植基地的荔枝,本來是以“禾荔”為主,通過嫁接后,“桂味”、“貴妃紅”、“仙進奉”、“無核荔”等優質鮮食品種紛紛“上位”。
圖為嫁接了“貴妃紅”的荔枝樹 新華網 馬若虎 攝
圖為嫁接了“桂味”的荔枝樹 新華網 馬若虎 攝
北流市水果局副局長劉向東介紹,“禾荔”的市場價曾經一度很可觀,但近年來持續走低。“禾荔”賺不到錢,讓種植戶的積極性有所下降。“改良”原有品種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有效途徑。去年,蘇興松家一棵樹的荔枝就賣了4000元,這棵樹正是在嫁接了“桂味”后變成了“搖錢樹”。另外,嫁接的都是早熟或晚熟品種,從而拉長了荔枝的上市時間。
圖為蘇興松(前一)陪記者參觀荔枝種植基地
在農安村收購點,記者看到了一片熱鬧景象,種植戶的臉上無不洋溢著豐收的喜悅。自從嫁接了優良品種,荔枝能賣個好價錢了,嘗到了“改良”甜頭的種植戶也變得更加積極。有了積極性,農戶們越發主動、努力地學習掌握嫁接技術,再加上政府部門、相關企業的技術支持和研發、加工投入,未來北流市荔枝產業發展值得期待。
責任編輯:楊文強
本網為非營利性網站,轉載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來電、來函與我們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