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農場位于黃海最北端,鴨綠江與黃海的交匯處,與朝鮮新義州陸地接壤,民間曾稱之為“一步跨”和“安東的北大荒”。曾經有成千上萬的志愿軍從這片土地進入朝鮮,抗美援朝、保家衛國,譜寫出震驚中外的壯麗史篇。
建場初衷
1962年,正處我國三年困難時期,為了戰勝天災,國家發出了“大辦農業、大辦糧食”的號召。遼寧省委為貫徹中央“發展經濟、保障供給”的戰略方針,決定在丹東市沿江、沿海百里岸線成立國營農場,開荒造地生產糧食。時任省委第一書記的黃火青親自率隊到現場考察,指導選址工作,他站在窟窿山上面對百里荒灘說:“農場就在這里建,農場的干部、工人就從安東(今丹東市)出!”
省委決定下達之后,安東市農業局主持成立了農場籌建處,農場第一代領導帶領籌建處的21名同志,從建場地點、建場資源、建場規模和性質、勞動力來源、建場期限和收益、全部投資以及機構設置與人員編制等多方面進行了規劃和調研,從一無所有開始創業。
來自不同城市的青年和退伍軍人積極響應黨的號召,陸續來到農場,當時這批小青年平均年齡不足20歲,大家操著不同的鄉音,懷著滿腔的熱忱來到黃海岸邊,在荒蕪人煙的鹽堿灘上,用驚人的毅力和頑強的奮斗精神,筑起了五千多米長的防潮大堤,開墾了兩千多畝水田,挖通了四千多米長的灌溉渠道。
1963年5月4日,籌建處召開大會,宣布農場正式成立,并由此定名為“國營安東市長山五四農場”。
圍海造堤
農場的大部分土地臨近黃海,每次大海潮時,海水倒灌,土地都會被淹沒,根本沒辦法種莊稼。為了防止海水侵襲,改良重鹽漬化土地,開發新農田,修建防潮堤便成為唯一選擇。
農場第一任場長白文守是從抗美援朝戰場回國轉業的部隊團長,他對農場實行半軍事化管理,5個生產連、19個生產排沿黃海岸邊一字排開,雞鳴而起、日落而息,打響了一場前無古人的圍海造堤戰役。
在廣袤的黃海灘上,排成長列,每人分擔一段,一鍬一鍬地挖泥,再把泥一次一次地扔到壩上,土不夠的時候,就用草繩編的抬子,到取土點把泥抬到壩上,修完一段接著修下一段。海上筑堤不同于陸上建壩,有時剛剛建起一道堤壩,一夜之間又被潮水沖得無影無蹤。堤壩修好后,還要在迎水面上鋪上草皮,草皮是用板鍬一鍬一鍬割成的。割好的草皮,離壩近的可以用鐵鍬端到壩上,離壩遠的就需要用人背過去。
許多下鄉青年以前很少拿鐵鍬,更別提干力氣活了,每個人的手掌上都磨起了水泡,破了、結痂,逐漸變成繭子,手背被寒風吹得紅腫發癢,雙臂累得酸痛,連握鍬都很困難;腳上穿的是膠鞋,太陽一出來,爛泥就開始往鞋上沾,襪子都被浸濕,雙腳整天泡在泥水里;有的女知青身單力薄,扔不動爛泥,連人帶鍬一起甩到壩上,坐在爛泥里嗚嗚直哭。一天緊張而繁重的勞動之后,職工或借住在老百姓家,或住在臨時搭建的窩棚里,十幾個人擠在一張冰冷的炕上,忍受著從未有過的煎熬?!疤焐巷w機叫(蚊子),地上坦克跑(跳蚤),渾身酸麻痛,遍體癢難熬(虱子)”。每一個夜晚都是那樣漫長,而清晨便又要投入艱苦的勞動當中。趟過齊腰深的潮溝,站在漏雨的席棚下吃完早飯,走過泥濘的海灘來到防潮堤工地。中午喝的菜湯漂浮著沙土,生活用水全部是泡子水(人工在地表面挖一個坑塘,放進地表水供洗臉、做飯使用),水中各種蟲類肉眼可見。傍晚,拖著蹣跚的腳步再回到那令人生畏的“宿舍”。就這樣日復一日,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硬是靠人工修筑起了五千多米的防潮大堤。
堿灘變糧倉
建場伊始,一切都是新的,土地是新開的,勞動力是新的(城市知識青年,根本沒種過地),就連馬匹都是沒干過活的“新手”,而更新的事兒是在荒灘上種水稻。
當墾荒的拖拉機開進荒無人煙的堿灘時,許多老農投來敬佩而又疑惑的目光,有的老年人好心勸說:“這是明堿(重堿)地啊,我們祖輩都住在這里,根本不能種稻子,你們還是換個地方吧。”這也難怪,在人們的記憶里,這片荒蕪的堿灘上只長著一片片的三楞草、白管草,有些只長幾棵堿蓬子,一塊塊明光光的,地皮上呈現出一層白霜,群眾叫它“明堿”地。在這樣的土地上,如何種出水稻呢?
有的土地播種兩次都不出苗,技術員抓幾顆稻種放進嘴里一嘗,堿性重得把種子都腌咸了,怎么能出苗呢?后來,技術員想了一個辦法,就是洗堿。把清清的甜水放到堿地里,經過攪拌,讓堿垢溶解在水里,再把水排出去,如此反復,再播種,終于保住了苗。
全場用洗堿的辦法改造了300畝重堿地,堿灘上第一次長出了鮮綠的稻秧。姑娘的臉不再粉紅,小伙子的臂膀曬破了皮,白面書生變成了黝黑的莊稼人??柿耍瑩湎律砗葔A灘腳窩里的水;累了,躺在堿灘地上歇息。修渠、引水、平地、插秧、除草、施肥、收割,終于,汗水和土地一起有了收獲,坑洼的泥塘變成了縱橫交錯的渠道,廣袤的鹽堿灘結出了金黃的稻粒,白文守場長感慨地說:“堿灘終于變成糧倉了!”
戰勝自然災害
1997年8月,全國南從浙江,北至山東、遼寧等許多沿海省份遭受到強臺風的襲擊,東港市整個沿海養殖業受到重創,經濟損失巨大。臺風海潮沖壞農場海防堤1200延長米,沖壞蝦池500畝,淹沒水田300畝,損壞閘門2座,直接經濟損失311萬元。
面對如此重大的自然災害,農場沒有退卻,緊急召開黨委會,全場總動員。干部、職工不論何種職業,不分男女老少,上到70多歲的老工人、老黨員,下至四年級小學生,全部義務出工。當時全場總人口不足4000人,最高峰時上堤人工達1800人,全力奮戰21天,終于修復了損壞的防潮大堤。搶險工地的動人場面數不勝數,至今歷歷在目。估算搶險需人工費370余萬元,對當時的農場來說,是絕對拿不出這部分錢的。關鍵時刻,是“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五四精神,挺起了五四人的脊梁,保住了農場的“生命線”。
創建品牌大米
水稻種植一直是農場的主要產業之一,在稻米價格好的時候,職工群眾的收益還可以支撐日常開支。但價格走低的時候,糧販子還使勁兒壓低價格,讓大家苦不堪言,眼看一年的辛苦猶如竹籃打水一場空。該如何發展才能改變現狀?必須轉變思路,另辟蹊徑,走一條水稻產業的特色之路。
2008年,農場投資建設了一個收儲、加工、銷售一條龍的內部米業加工廠(2018年成立公司),注冊了“五四農場”和“海闐”兩個稻米品牌,首次實現了由只賣水稻到賣品牌大米的突破。加工廠以高于市場的價格收購職工群眾種植的水稻,徹底解決了農戶賣糧難的問題。后逐步改變農戶單打獨斗的零散模式,實行訂單種植,統一管理,即統一品種、統一育苗、統一機械插秧、統一供水、統一肥料、統一收購儲藏。
為了打造特色品牌,農場從日本引進越光水稻品種,嚴格按有機稻米生產方法耕種加工,規劃專門的無污染種植區,肥料全部為發酵雞糞,人工除草,不使用任何化肥和農藥。憑借獨特的種植方式和高端的米質,越光米剛一上市便受到了市場的追捧,農場也成為丹東地區首個試種越光成功的單位。之后,丹東地區開始廣泛種植越光米。
漂亮地打響了第一槍,農場乘勝追擊,先后在東港、丹東、寬甸、鳳城、沈陽、大連等多地開設品牌大米專營店,成立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拓展網上業務,積極打造集稻米種植、儲藏、加工、銷售為一體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新模式,真正叫響了五四農場的大米品牌,帶領職工群眾走出了一條產業致富路。在職工群眾中有這樣一句順口溜,道出了他們共同的心聲,“跟著米業走,產銷不用愁,跟著農場干,人人有錢賺”。
危房改造,進城住樓
建場之初,大批職工住宅建設標準低,房屋結構簡陋,盡管后期部分職工群眾自行改善了居住條件,仍有許多住房處于危房和老舊房范疇。2011年,國家啟動農墾職工危房改造工程,農場搶抓機遇,主動向地方市政府爭取資金和政策支持,2011年農場危房改造戶349戶,全部統一在東港市區建設住宅樓(名為福興園小區),為每戶平均免費提供55平方米新住房和一處7平方米廈子(一層樓);每戶實際入住面積多出55平方米部分,職工以優惠價格購買。許多老職工在農場辛苦了一輩子,沒想到,老了還能進城住上樓房,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農墾改革
2017年,《遼寧省深化農墾改革專項試點實施方案》出臺,五四農場作為遼寧省推進國有農場企業化改革和公司化改造試點單位,根據自身特點和產業優勢,開展土地確權,清產核資,不斷完善農場管理制度,注冊成立了五四農場電子商務、五四農場保潔和五四農場米業3個分公司,還成立了丹東墾區米業聯盟,促進米業共同發展,實現共贏。2021年6月,農場成功改建為東港市五四農場集團有限公司,全力完成社會職能和“三供一業”的移交,推進改革取得實效。
結束語
經過58年的發展,五四農場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田成方、路成行,家家小瓦房,戶戶太陽能,村村通油路,休閑娛樂有廣場,夜晚出行有路燈,綠化植樹、環境整潔,職工老有所養、病有所醫。水稻插秧、收割實現全程機械化,水產養殖育苗全部實現工廠化,稻米和水產兩個產業人均年收入超萬元?!按竺赘娠堫澯朴?,白片豬肉蘸醬油”,回想起在建場典禮上,江敦修老書記純樸真實的話語。老領導五十多年前的承諾,而今不再是夢想。
那青春似火、激情燃燒的歲月里,凝聚了幾代創業者的無數心血,見證了每一個五四農墾人如火如荼的戰斗歷程。感恩那些年代里,忠于職守、兢兢業業為農場做出貢獻的前輩們,激勵后人繼續在這片多情的土地上,譜寫出更加輝煌壯麗的農墾之歌。
文字編校:殷甦雪
責任編輯:發展規劃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