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日前召開的2004中國(河南)小麥高層論壇上,安徽省糧食局局長桂梅生做出了中國糧食的春天正在到來的新判斷。他說:今年將是中國糧食極不平常的一年,是大事、難事、急事比較集中的一年,也是糧食行業全面轉軌和轉型的一年。在這個重要的歷史關口,結合安徽糧食的實際分析,以糧食全面市場化和市場糧價大幅回升為主要標志,中國糧食行業的春天正在到來。做出這個重要判斷的主要依據有六條: 一是主產區糧食市場化宣告中國徹底告別了糧食計劃經濟的時代,給長期陷入困境的國有糧食企業徹底松綁,甩掉了保護價的政策包袱,堵住了長期虧損的巨大黑洞,洗清了各方指責的不白之冤。我們的實踐已經證明,我們失去的是桎栲,得到的是財富,丟掉的是鎖鏈,獲得的是自由。 二是國有糧食企業改革的全面推進,可以使我們借勢解難,趁機推倒老人、老糧、老賬這“三座大山”,把老人安置好,把老糧處理掉,把老賬掛起來。我們就可以丟掉包袱,輕裝前進,憑借主渠道的政策優勢,農發行支持的資金優勢,倉儲設施完善的基礎優勢,遍布全國的網絡優勢,多年積累的人才優勢。我們完全可以在未來市場競爭中把握時機,贏得勝利。 三是市場糧價大幅回升,買方市場變成賣方市場,糧食企業及其經營者從“丑小鴨”變成“白天鵝”,這一歷史轉折給剛剛放開的國有糧食企業注射了一支強心劑,服了一劑大補丹。 四是縱觀國內、國際糧食市場的大趨勢,我國目前這種高價位、緊平衡的糧食供求格局短期內難以根本改變,這一波動周期少則三年多則五年或者更長,這就為國有糧食企業轉型與發展留下了足夠的時間。 五是糧食形勢的風云突變,大幅度提升了糧食部門的政治地位。市場化的全面推開,將賦予糧食部門更多的行政和監督職能,這次市場波動再次證明,糧食行政管理部門不能削弱只能加強,國有糧食企業主渠道作用不能否定,而是要充分發揮。 六是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領導多年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重視糧食生產,重視糧食流通,糧食工作的砝碼在黨委、政府的工作盤子中加重了,已是不爭的事實。 文章來源于:糧油市場報 |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