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片在线观看免费观看高清电影,国产尤物精品视频,久久er热在这里只有精品66,CAOPORN免费视频国产

改革開放以來新中國農墾史研究綜述

時間:2025-01-02 作者:孔香香 夏如兵 來源:《中國農墾》雜志 點擊次數:4584

摘要:新中國農墾史作為中國當代史的研究熱點,近年來越來越受到學者關注。改革開放以來,對新中國農墾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觀性研究、專題性研究和區域性研究,在研究成果豐碩的同時,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為農墾史研究因歷史原因而形成的相對封閉性;另一方面,農墾史在內史研究中對科技成就及其歷史地位關注不足,在外史研究中與其他學科的互動性有限,不夠全面開放。農墾史是正在發生的歷史,梳理前人的研究成果,總結其歷史經驗和歷史規律,對新中國農墾史研究的深入和細化具有借鑒意義,同時也有利于推動我國農墾事業科學發展。

關鍵詞:農墾史研究;綜述;新中國

民為國基,谷為民命。糧食事關國運民生,在歷朝歷代都受到統治者的重視。新中國成立初期,百廢待興,為了安置轉業士兵和保障糧食供給,為全國農業提供示范作用,在吸收蘇聯大農業思想的基礎上,黨中央決定在全國大范圍內開展墾荒生產。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農墾事業最早可以追溯到抗日戰爭時期的井岡山地區,在解放戰爭時期又有南泥灣農場的開墾經驗。1949年12月5日,毛澤東簽發了《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關于一九五〇年軍隊參加生產建設工作的指示》。該指示提出: “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號召全軍,除繼續作戰和服勤務者而外,應當擔負一部分生產任務,使我人民解放軍不僅是一支國防軍,而且是一支生產軍,借以協同全國人民克服長期戰爭所遺留下來的困難,加速新民主主義的建設。”這被視為新中國啟動農墾的最初號令。建國后,我國陸續開辟了黑龍江墾區、新疆墾區、云南墾區和華南墾區等,同時大部分省市也陸續開辟了國營農場,為新中國的糧食供應和戰略物資的儲備作出了貢獻。改革開放以來,農墾史作為新中國國史的一部分,受到學術界的廣泛關注。本文搜集整理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學者對新中國農墾史的研究成果,發現新中國農墾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觀性研究、專題性研究和區域性研究,在闡述成果的基礎上嘗試進行初步分析,旨在為今后農墾史的研究提供有益借鑒,同時對我國農墾事業的科學發展起到一定的啟示作用。

一、農墾史宏觀性研究

對于新中國農墾事業的宏觀性研究,即以整個農墾事業為研究對象,從整體上把握農墾建設的歷史貢獻與歷史經驗。

劉成果將農墾事業的歷史貢獻總結為十大貢獻,分別從保障供給、屯墾戍邊、文化建設、人才培養、農村發展、企業改革等方面探究了農墾事業對我國建設與發展的巨大貢獻。在很多方面,尤其是企業改革,農墾系統在國有企業領域是領先的。廖周則總結了新中國農墾事業的兩條重要歷史經驗,一是新中國農墾事業發展與共和國歷史命運緊密相連,在服從與服務于國家和地方發展戰略中形成一支不可替代的國家力量,充分認識到農墾事業是社會主義事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二是發揮好“保供給、做示范”的職能作用,保證了農墾在國家發展戰略中的重要地位。總結好農墾事業發展的歷史經驗,是深刻認識農墾地位與作用的關鍵,是農墾順應新形勢謀篇布局的關鍵。

除了總結歷史經驗和歷史貢獻,還有一部分學者從歷史角度梳理了新中國農墾事業從弱小到發展壯大的歷史過程。許人俊按照時間線索總結了建國初期墾區建立的過程,尤其是橡膠事業白手起家、從無到有,其中艱辛可想而知。同時他指出,農墾事業除了是一次有組織的、大規模的墾殖運動,實際上也是一次成功的、大規模的移民舉措。羅利華則從五個方面總結了中國共產黨領導農墾事業的歷史經驗,包括要高度重視農墾事業的戰略意義、農墾必須走農業現代化道路、農墾必須實行綜合經營和大力發展工業、農墾必須因地制宜發展社會事業、必須處理好墾區與地方的關系。系統梳理這些寶貴的經驗,有利于我國農墾事業的改革和發展。

除此之外,針對中國農墾史的著作如《中國屯墾史》《中國屯墾研究史》等,梳理了自漢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后的屯墾歷史。針對新中國成立以后的全國農墾事業,總結國營農場發展歷程的著述不少,如《中國農墾五十年》梳理了自新中國成立以來50年的農墾歷程,將農墾事業分為開拓創業階段、曲折發展階段和改革開放階段,總結了新中國以來農墾事業的經濟、社會成就和歷史經驗。另有《中國農墾改革發展30年》《當代中國的農墾事業》《農墾改革發展足跡》等著作對建國以來的農墾事業做了較為細致的梳理。除此之外,也有一部分著作采用回憶錄的形式,如《農墾事業發展歷程回顧》由90位農墾系統的領導及老同志,回憶農墾事業歷程和工作經歷。但這類文獻多注重記錄和總結國營農場的發展軌跡和成就,尚未脫離農墾創業史視角。受限于各墾區分散、各地墾情差異大、發展不平衡,且學者對農墾研究的側重點各不相同,宏觀研究新中國農墾史的著作并不多。

二、農墾史專題性研究

對于新中國農墾事業的專題性研究,即以農墾的某個方面為切入點進行分析與研究。新世紀以來,學者大多從農墾理論、農墾制度改革和農墾關鍵人物三個方面作為切入點進行研究。

(一)農墾思想和理論研究

農墾理論研究主要是從毛澤東、鄧小平、王震等領導人的農墾理論進行研究。

毛澤東屯墾戍邊思想是我國社會主義農墾事業的指導思想。方英楷從6個方面概括了毛澤東的農墾思想:組織軍隊參加生產建設、興辦社會主義國營農場、實行以農為主、多種經營的經營方針、加強經濟管理、加強政治思想工作、增強民族團結。除此之外,方英楷在其《毛澤東屯墾思想的涵義和主要內容》也對毛澤東的屯墾戍邊思想進行了研究,除了提到上述6個方面外,還提到動員內地青年支持邊疆建設和弘揚農墾精神也是毛澤東屯墾思想的重要內容。

方英楷、呂道珍從農墾改革、農墾經濟、農墾政治、農墾文化、農墾軍事等5個方面闡述了鄧小平農墾理論的科學體系。鄧小平指出改革是解放農墾生產力的必由之路,同時農墾工作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兼顧我國的基本國情,發展農墾文化,加強國防和軍隊建設。顏忠民則從建設國營農場方面對鄧小平農墾理論進行了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一是建立和發展國營農場的理論;二是國營農場要加強管理,搞好經濟核算的理論;三是把國營農場辦成農工商聯合企業的理論;四是國營農場實行“一業為主,多種經營”的理論;五是發揮國營農場優越性,建立商品生產基地的理論;六是農場領導干部年輕化的理論;七是大力推廣農業技術,是農業增產增效的理論。從顏忠民對鄧小平農墾理論的研究中,可以看到鄧小平為國營農場勾勒了一幅現代化的藍圖,給國營農場的發展提供了理論支撐。湘平在《簡論鄧小平農墾思想的主要內容》中指出,鄧小平提出國有農場要加強管理,建立經濟責任制和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農業的最終歸宿是工業化,國有農場要成為農業科技推廣中心,同時指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提出生產建設兵團是穩定新疆的核心。

王震作為新中國農墾事業的奠基人,其農墾理論尤其值得研究。李全玲指出,王震屯墾思想具有繼承性、開拓性、現實性和奠基性等4個特征。一方面,王震屯墾思想是對毛澤東屯墾思想的繼承,同時也是對古代屯墾思想的繼承;另一方面,王震屯墾思想也有其開拓性,首先是提出了“寓兵于農,屯墾戍邊”的思想。其次,王震將軍還提出要給屯墾部隊解決“老婆”問題,從而改寫歷代屯墾“一代而終”的局面。最后,王震將軍還富有遠見地提出了“知識分子是寶貝”的觀點。除此之外,王震將軍還積極投身屯墾實踐,尤其是他對屯墾人民的人文關懷,“想方設法讓同志們過得好一點”是王震屯墾實踐的真實寫照。王震將軍把古代的局部屯墾發展成為一種全國性的屯墾,從而為中國屯墾事業的發展奠定了不竭的動力源泉。張傳輝等人指出,王震的農墾思想主要包括社會主義大農業思想和“屯墾戍邊”思想。沈韜將王震的農墾思想總結為“一業為主,多種經營”“揮鋤富國,枕戈防邊”、“超前規劃,因地制宜”等3個方面。

(二)農墾制度與改革研究

國營農場建立之初,各項制度都是在摸索中制定的,在體系方面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改革開放以來,針對農墾制度及其改革的研究成果頗豐。

韓朝華探討了國營農場的緣起和制度特點,指出新中國的農墾系統既不同于史上歷代推行的屯墾,也不同于革命戰爭時期的“大生產運動”,而是新中國追求社會主義大農業的戰略舉措之一,國家領導層希望由國有農場作樣板,引領和推動全國農業的集體化和現代化。韓朝華指出了4個制度上的局限性:一是創辦農場前缺乏充分的勘察設計和準備;二是財務制度不健全,經濟核算制未建立,在經營上不計成本、盲目投資;三是管理混亂,作業粗放,事故多發;第四是內部管理和激勵不當。同時指出更深層次的原因還伴有思想上的急于求成。國有農場的經營不善還含有國家經濟發展戰略的影響,即國家為積累工業發展資金,通過行政統制汲取農業剩余,給農場的運營績效帶來深遠的負效應。為緩解城鎮就業壓力而大量接收安置城鎮知識青年和其他富余人員,也妨礙國有農場效率提高。魯俊輝在《新中國成立以來農墾制度改革研究》中對農墾制度改革歷程進行了深入探討,指出在改革開放以后,農墾系統為了適應市場化的需求,形成了新型的統與分合理結合的農業經營管理系統和正確的規模經營制度,提高了農墾系統的效率。王炳程在其博士學位論文《新中國以來農墾制度的改革與創新研究》指出,中國的農墾制度改革不僅要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更要立足墾區實際狀況,從而提出了創新農墾土地管理方式、深化墾區集團化改革、全面推進農場企業化改革、構建新型農墾經營體系、完善農墾企業管理體制和改進優化農墾運行體制等六大對策。

除了從宏觀上來研究農墾制度改革,也有部分學者見微知著,通過分析個案來探究農墾制度改革中存在的問題。繆潤華以國營江西蠶桑場為個案,提出國營農場制度改革主要是由政府主導的,形成了一種“企業之形,政府之實”的路徑依賴性,進而指出國營農場制度改革的關鍵就是要打破這種“路徑依賴性”,還國營農場的企業之實,使之真正成為市場的主體。《農墾經濟體制改革研究》則選編了1992年10月在蘭州市召開的全國農墾經濟學術討論會的部分論文和調查報告90余篇,關注到了當時農墾工作中的大部分重點問題。常明明則以中南區的國營農場為研究對象,指出雖然國營農場建立初期在生產經營中存在諸多不足,但通過整頓使經營水平不斷提高,不僅為國家提供了一定的農副產品,而且通過向當地農民推廣先進農業技術,促進了當地農業的發展。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農墾制度和農墾實踐必然會出現不相適應的情況,可以說,我國農墾事業的發展離不開農墾制度改革。

(三)農墾關鍵人物研究

從南泥灣到北大荒,從戈壁灘到海南島,農墾工作的開展離不開農墾系統老同志的領導與決策。

首先是對領袖人物的農墾工作研究。周兵總結了毛澤東對新中國農墾事業的三大貢獻,一是為中國軍墾提供了理論指導,二是大力推動農墾規模擴張,三是助推國營農場經營方針的變革,從中可以汲取農墾發展的成功經驗。劉良玉指出,毛澤東主席簽發的《關于1950年軍隊參加生產建設工作的指示》指導了新中國的農墾事業,領導創建了新中國糧食、天然橡膠、棉花、奶牛四大生產基地,提出了“不與民爭利”的重要指導思想和運用合作社的原則。肖發燦將鄧小平同志關于農墾建設的指示和論述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屯墾戍邊、穩定邊疆;農墾企業加強管理、搞好經濟核算;農墾企業發展多種經營,建立農工商聯合企業;提高農墾干部素質、年輕化;農墾企業要重視科技;農業改革要調動干部、職工積極性。作者指出,鄧小平同志的指示既有指導方略,又有經營思想;既有管理體制,又有經營方式;既適時糾正問題,又指明了發展方向。1956年,國務院正式成立農墾部,王震出任首任農墾部長,統籌全國的農墾工作,研究農墾史必然要談到王震將軍。田濡萌在《王震對北大荒開發建設的歷史貢獻研究》對王震對北大荒的建設歷程進行了闡述,從中窺見北大荒的開發建設史,總結了王震建設北大荒的歷史啟示和現實意義;通過分析王震對北大荒的戰略部署,為今后黑龍江墾區的發展提供理論支撐。劉成果將王震對農墾事業的貢獻總結為新中國農墾事業的奠基者、新中國農墾事業的開拓者、農工商綜合經營的倡導者和農墾精神的締造者。此外,當代中國人物傳記叢書中的《王震傳》也記述了王震對農墾事業的貢獻,其下卷記述自1956年起王震從部隊轉任國家農墾部長,開拓了新中國的農墾事業。張仲瀚也是我國農墾事業的主要創建者之一,負責新疆墾區的開墾工作。羅利華在《張仲瀚與中國農墾事業探析》中對張仲瀚開墾新疆墾區的歷史過程進行了梳理,發展了新疆的農墾事業,指出張仲瀚通過援助甘肅、陜西、寧夏、青海和西藏等省區組建軍墾農場,并對張仲瀚對中國農墾事業發展的貢獻作出了充分的肯定。李國強闡述了江西農墾事業的卓越領導者——邵式平的事跡。邵式平首創了抽調干部上山興辦綜合墾殖場的先例,同時注重教育和科技,使江西省山區的社會主義得到了更快的發展。

除了對農墾事業的領軍人物進行研究,還有一些著作將視線放在了墾區建設的一線職工身上,如《光榮的農墾新一代》對支邊青年陳越玖、醫生馮玉梅等人物事跡進行了梳理 ,《農墾英雄譜》記錄了農墾系統中出席全國精英會的代表們的事跡以及部分先進國營農場的躍進經驗和標兵故事。這些著作充分反映了農墾戰線中廣大職工開天辟地、奉獻自我的精神,也體現了社會主義群眾運動的力量。

除上述研究之外,還有少部分學者另辟蹊徑,將農墾史與其他學科相結合,從不同視角進行研究。一方面是將農墾史與環境史相結合,王亮在《集體化時代江西農墾運動(1958~1964):以環境史為視角》中探討了集體化時代江西農墾事業所造成的環境破壞。王亮指出,在江西農墾的墾荒階段,出現了兩種墾荒形式:上饒專區圍湖造田和贛南地區的荒山墾殖,圍湖造田引起了湖泊蓄水量降低,荒山墾殖則造成了水土流失,兩者都造成了水旱災害頻發,雖然墾區暫時實現了糧食的增產,但卻造成了嚴重的生態問題。張玉琪、姚偉則在《新疆農墾生態化初探》中指出當前我國邊疆農墾區存在水土流失、森林草原面積縮減以及野生動植物多樣性消失等較為嚴重的生態問題,進一步指出其原因主要在于邊疆農墾生態化觀念的缺失。陶炎在《北大荒開墾后生態環境的演變》一文中也提到了開墾帶來的北大荒生態環境的破壞,尤其是對適宜放牧的草原的破壞和森林砍伐所造成的水土流失。陳陽等人基于社會演化的視角,引入觀念和權力,構建“變異—選擇—遺傳”的制度變遷分析框架,分析和解釋新中國成立70年來農墾國有農地制度的建立、存續與變遷。董德洲從國營農場的社會屬性出發,揭示了集體化時代農場融入地方社會過程中面臨的諸多問題以及場社雙方在農業技術推廣、資源糾紛與協作、生產生活等層面的諸多實踐問題。

總的來說,學者對新中國農墾史的研究視角涉及政治、經濟、社會、生態等多種方面,較為全面地反映了農墾事業的全貌。

三、區域性農墾史研究

(一)研究專著類

相較于農墾史宏觀研究的不充分,地域性的農墾史研究著作還是頗為豐富的,基本上各個墾區都有自己的農墾史志,但大多都處在史志資料的研究階段。如《黑龍江農墾大事記》記錄了從1947年到2016年發生在黑龍江墾區地域或與之關系密切,比較有影響、有意義的重大歷史事件。《上海農墾志》記錄了上海農墾的發展歷史和發展現狀,《上海農墾》介紹了上海農墾系統及其主要企業的基本情況。《海南農墾發展史》介紹了海南作為我國戰略物資橡膠的生產地的農墾事業發展歷程,《海南農墾社會研究》闡述了海南的開墾歷史,從幾個破舊的老膠園逐步發展壯大,作者從企業管理、產業、科技、教育、文化等多個方面探究了海南農墾事業的發展和農墾人的融合以及隨之形成的農墾社會如何管理等問題。《寧夏農墾史》是寧夏當代農墾事業發展史的學術著作,作者從創業史、改革和經濟史等角度,全面探討了寧夏農墾事業的發展歷程。《北京農墾大事記》比較翔實地記述了北京農墾的發展歷程和體制沿革,多角度、寬領域濃縮了北京農墾在社會、政治、經濟、人文諸方面漸進發展的歷史脈絡和時代特色,客觀、真實地反映了北京農墾在建設首都農副產品基地、推進現代化都市農業方面的重大史實和歷史功績。除上述著作之外,亦有《江西省農墾志》《牡丹江農墾志》《安徽省志 農墾志》《甘肅省志 農墾志》等地區性農墾志。

(二)研究論文類

在論文方面,學者對區域性農墾史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北大荒地區、西北地區、江浙地區、西南地區、海南島地區和江西地區。

1.北大荒農墾史研究。在各個地區的農墾史中,北大荒的開墾史尤其受到關注。黑龍江墾區作為我國規模最大的墾區,在中國農墾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欒昌林在《北大荒開墾史及其當代價值》中分析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北大荒的開墾歷程及其歷史經驗和當代價值。欒昌林指出,在發展農墾事業時要有三個“堅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現代化大農業的戰略布局、堅持北大荒精神的引領。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加強科教自主創新能力、傳承北大荒精神方面,北大荒開墾史也有其當代價值。宗巖在《建國前后黑龍江墾區的開發建設研究(1947-1957)》系統梳理和歸納了建國前后黑龍江墾區開發建設的過程、特點以及成就,并在此基礎上追溯“北大荒精神”的淵源。宗巖指出,黑龍江農墾史為中國屯墾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為黑龍江農墾事業提供了人才保障,為國家各類安置人員提供了安身立命之本;對于今天來說,它為自主創新科教農墾、現代化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經驗范本。王晨力重點論述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墾區人民克服惡劣的自然條件和艱苦的生活環境,把北大荒變成北大倉的艱苦創業歷程以及北大荒的開發建設對促進我國農業現代化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總結北大荒墾區發展的歷史經驗與啟示,主要包括:堅持黨的領導、發揮國營農場示范作用、不斷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安置勞動就業、發揚北大荒精神等方面。同時客觀指出在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時期,由于受“左”傾錯誤影響,北大荒開發建設中出現的問題以及造成的危害。丁履樞在《“北大荒”開墾史》中則以親身經歷敘述了昔日“北大荒”變成今日“北大倉”的歷史進程。馮保樂在《北大荒墾區農業政策演變研究》對北大荒農業政策的演變進行了分析與探究,將北大荒的農業政策分為“以農固防”“以農促農”“以農助工”3個階段,并在北大荒農業政策制定的基礎上提煉其經驗,主要包括農業政策要堅持黨的領導、要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遵循客觀規律等。

2.西北地區農墾史研究。西北地區地理位置和地理環境特殊,一方面是位于我國的邊疆地區,歷代以來都承擔著戍邊的責任,相較于其他地方的農場,西北地區的農墾事業更多的是以一種“軍墾”的形式進行的。張磊在其碩士學位論文《建國后河西走廊軍墾研究》對甘肅軍墾部隊成立的背景、組建的過程、體制的變革以及主要活動進行闡述,分析了軍墾體制存在的問題,介紹了體制撤銷的過程,并總結了河西軍墾對甘肅農墾和新疆兵團未來發展的啟示。魯寧、班永杰在《鄧小平與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屯墾戍邊事業發展》中探討了新疆兵團建設發展的過程,充分體現了農墾事業戍邊的功能。作者指出,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高度重視兵團工作,在加強兵團正規化國營農場建設、組建兵團邊境值班部隊、恢復兵團體制等方面作出了諸多有益探索。趙曼則主要從新疆農墾的發展變遷出發,將新疆的屯墾戍邊分為3個階段:初創與發展、停滯與徘徊和改革與創新,并指出新疆屯墾戍邊具有歷史傳承性、多重職能的特殊性和時代性等3個特征。楊生龍回顧了青海農墾從1952年建立機構到1997年的發展歷程,指出青海農墾事業大致可以分為3個階段:開拓階段、軍墾階段、農墾體制恢復和改革開放階段。

3.江浙地區農墾史研究。不同于西北地區和黑龍江地區的大規模開墾,江浙地區更多的是小規模地利用一些沿海灘涂進行墾殖。王丁國在《建國后慈溪海涂圍墾研究》中重點論述了建國后慈溪海涂圍墾的背景、具體過程和產生的主要效益,并通過對慈溪發展過程和海涂圍墾的剖析,指出了海涂圍墾對慈溪發展的推動作用。從文化層面來說,涂圖圍墾也豐富了慈溪文化和慈溪精神,是推動慈溪社會經濟發展的精神動力。龔懷林在《江蘇農墾事業的歷史追蹤與思考》中對江蘇地區的農墾事業發展提出了一些思考,指出建國初期有僵化單一的經濟形勢、平均主義的分配方式等矛盾。

4.云南農墾史研究。云南地區農墾事業的起步稍晚,氣候濕熱溫暖,成為了中國戰略物資——橡膠的種植基地,因此,云南地區的農墾事業也走上了和其他地區不同的道路。文婷在《新中國農墾的區域差異與地方適應——云南農墾的非軍墾之路》中探討了云南農墾事業的發展歷程,指出云南墾區在建立及起因、發展的歷程、人口構成與區域分布等許多方面都與東北、西北農墾有所不同,是新中國農墾事業特殊的組成部分,經過不斷的探索和整合,云南農墾走上了特殊的非軍墾的發展之路,以發展橡膠為主,建立和發展起非軍事化的國營農場。黃凡在其碩士論文中探討了云南河口農墾作為邊疆墾區,其農墾發展也是農墾政治功能的變遷,指出河口農墾在新中國的不同階段,分別發揮了夯實政權穩定、強化國家認同、調試國家權力運作矛盾等作用。云南農墾70年歷史,是一部云南天然橡膠的發展史,也是一部發展邊疆經濟的繁榮史,更是漢族同胞與西南地區少數民族友好團結的見證。

5.海南島農墾史研究。海南島是我國第二大島,被稱為“南海明珠”。建國初期,海南島尚未開發,經濟落后。1959年,中央決定加快海南島的開發,發展橡膠和其他熱帶作物。自此,海南走上了其獨特的橡膠之路。楊海明在《王震的海南情結》中講述了王震七下海南、六到金江的故事,王震組織干部移駐海南進行開荒,極力促成華南亞熱帶作物科學研究所從廣州“遷所建院”于海南,多次視察當地的橡膠農場。可以說,王震為海南島的開發建設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羅富晟在其碩士論文中指出,市場化制度變遷是海南農墾體制改革進程的關鍵所在,探索了海南農墾制度變革過程中的內在發展規律和運作機制,認為國家市場化水平越高,政府部門對市場經濟體制的認知程度越成熟,海南農墾制度變遷的可能性就越大;海南農墾市場化制度變遷是國家政府、農墾管理層和農場職工三者之間的博弈和競爭,最終達到新的制度均衡;海南農墾市場化制度變遷過程分為國家強制性變遷、政府主導下誘致性制度變遷和自主創新3個階段,其中自主創新有利于海南農墾進一步發展。

6.江西農墾史研究。王震有詩寫道:“生在井岡山,長在南泥灣,轉戰數萬里,屯墾在天山”,勾劃了我們黨領導的農墾事業的歷史脈絡。井岡山不僅是中國革命的搖籃,也是中國農墾事業的搖籃。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是我黨第一個農村根據地,我黨領導的農墾事業的誕生也和井岡山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近年來有學者追溯了中國當代農墾事業的起源。明經結從多重史料分析得出,瑞金農事試驗場在組織形式和功能結構方面都具備了當代農墾事業實體的形態,進一步證明瑞金農事試驗場是“紅色農墾”第一場。陳志宏等人指出井岡山是我黨領導的農墾事業誕生地,物資緊缺是井岡山農墾事業發展的現實基礎,《井岡山土地法》和后來的《興國土地法》則從制度層面奠定了井岡山是我黨領導的新中國農墾事業誕生地的地位。 同時,紅軍將山林竹木收歸國有,并且大力推行先進生產方式,充分證明了井岡山的“紅軍公田”是共產黨領導的新中國農墾事業的一部分。唐安來回顧了江西農墾60年的發展歷程,江西農墾進行山區農墾,創建綜合性墾殖場,為解決江西省域內“三農”問題、推動三農發展貢獻了農墾智慧和農墾方案。在回顧的同時,展望了興墾富民的新征程。劉建民在其碩士論文中對江西農墾事業的發展進行了回顧,認為雖然江西農墾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由于農墾管理體制的特殊性、產權不清難以建立法人治理結構等原因,造成了江西農墾所面臨的政企社企不分、社會負擔重、農墾系統的封閉性等問題,進一步指出改革應充分認識和借鑒全國農墾管理體制,結合江西的實際墾情進行改革。

除上述對某一區域內的農墾事業進行研究之外,近年來對某一單個農場的研究也愈發豐富。2019年,農業農村部啟動中國農墾農場志叢編纂工作,并專門成立了中國農墾農場志叢編纂委員會,逐步推進了中國農墾農場志叢的編纂工作,陸續出版了《陜西南泥灣農場志》《北京雙橋農場志》《黑龍江八五〇農場志》等一批重點農場的志書,對農場的形成發展脈絡、改革發展歷程進行了系統的記錄,為我們研究單個農場提供了史料和思路。

四、結語

綜上所述,改革開放以來學術界對新中國農墾史進行了比較細致的研究,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對農墾發展過程的歷史脈絡梳理、制度改革研究和地域性農墾史研究。21世紀以來,在農墾史研究成果增加的同時,其研究視角也更加多樣化,多數學者從理論、制度、改革、人物等多種視角來探討我國農墾事業的突出貢獻和歷史得失。當然,在充分肯定新中國農墾史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也要看到其中的一些不足。

首先,農墾史研究具有相對封閉性。廖周在綜述新中國農墾史研究時指出,農墾史研究的一大難點是農墾系統因歷史原因而形成的相對封閉性。研究農墾史的機構和單位大多集中在農墾系統內部,大量資料僅供農墾系統內部使用,公開出版物發行量少,這種相對封閉性導致多數農墾史研究者難以充分掌握資料、把握歷史全貌。

其次,內史研究對科技成就關注不足。新中國農墾史研究多數集中在理論制度改革、政治經濟成就等,對農墾系統中的科技成就關注較少,目前新中國農墾科技的專著僅有《中國農墾科技四十年》一書。論文則多以地區性單一作物的科技發展研究為主,如劉明舉對劍麻的生產狀況和經濟效益加以梳理,指出了劍麻生產中科技與生產緊密結合這一特點。縱觀整個近現代農業科技史,農墾系統這一主體的歷史地位不夠突出。

同時,外史研究視野較為局限。目前農墾史研究仍然沒有超越農墾創業史的視角,多局限于對歷史過程、制度和理論本身的研究,對農墾事業轉折、政策變化的社會背景交代不多,較少關注農墾事業與外部環境的互動性以及農墾事業在新中國整體農業史中的歷史地位。

筆者認為,提高新中國農墾史的研究高度,需要打破“內史”與“外史”的壁壘,將農墾史置于新中國農業史、經濟史、社會史的整體中;增強學科互動性,以當代農史的視角,使農墾史和其他學科在合理的范圍內交叉、滲透與融合。同時,農墾史是正在發生的歷史,研究農墾史不能僅僅依靠文獻資料,深入一線墾區調查,把握歷史原貌也是當前亟需解決的一個問題。

(作者簡介:孔香香,南京農業大學科學技術史專業碩士研究生;夏如兵,南京農業大學中華農業文明研究院副教授)

責任編輯:農墾經濟研究會

本網為非營利性網站,轉載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來電、來函與我們聯系。
?
主辦單位:中國農墾經濟發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南路96號農豐大廈 郵編:100122
京ICP備11035685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4728號
   
  • <tt id="mbawc"><big id="mbawc"><input id="mbawc"></input></big></tt>
  • <samp id="mbawc"><rt id="mbawc"><input id="mbawc"></input></rt></samp>
    <fieldset id="mbawc"><table id="mbawc"><kbd id="mbawc"></kbd></table></field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