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片在线观看免费观看高清电影,国产尤物精品视频,久久er热在这里只有精品66,CAOPORN免费视频国产

當前位置:   政策與改革 > 理論探討

浙江省國有農場高質量發展路徑探索

時間:2020-02-27 作者:鄭永利等 來源:《中國農墾》2019年第5期 點擊次數:20255

伴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國有農場發展,作為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的國家隊,浙江省國有農場如何適應新時代要求找到高質量發展路徑,重新煥發勃勃生機,切實發揮在質量興農中的帶動引領作用,更好地服務于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值得深入探討。

       一、浙江省國有農場改革發展基本現狀

       總體來看,浙江省國有農場規模不大,在全國墾區中屬中小墾區,目前全省國有農場96家,其中農墾場47家、事業場49家,分布于11個市49個縣(市、區),全部屬地管理,土地總面積25.98萬畝,總人口6.3萬人,從業人員19064人。2017年全省國有農場生產總值21.33億元,人均生產總值33857元,實現利潤5.19億元,上交稅金3644萬元。

       (一)經營靈活性增強

       2000年前后,融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大潮,全省國有農場系統推行產權制度和用工制度的“雙置換”改革,采取改組、兼并、承包經營、股份合作等形式理順產權關系,改善產權結構。近些年又探索推進企業化集團化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推進農場辦社會職能改革,農場社區基本實現屬地化管理,農場經營的自主性和靈活性明顯增強。例如,余杭區整合15家國有農林場,組建余杭區農林資產經營集團有限公司,富陽、臨安、慶元等地也積極推進國有農場整合重組或公司化改革,成立了資產經營公司或聯合總場。

       (二)職工獲得感增強

       一直以來,浙江省高度重視改善農場職工生產生活條件,提高職工的歸屬感和獲得感,國有農場職工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達100%,困難家庭全部納入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通過實施國有農場危舊房改造工程,全省共有42家農場5885戶列入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累計投資1.3億元,累計改造危舊房約1.37萬戶,改造面積達136萬平方米,職工人均住房面積從2009年的17.1平方米提高到39.4平方米,職工居住條件得到明顯改善。

       (三)產業新動能增強

       浙江省國有農場充分挖掘優勢資源,做強傳統優勢產業,積極導入新型產業,在示范引領農業農村發展中注入新元素,探索新路子,成為我省種業發展一支重要國家隊。例如,嵊州市良種場是全省水稻新品種展示示范核心基地、“看禾選種”展示核心示范區。積極實施“走出去、引進來”戰略,做大優勢主導產業,拓展新產業領域,大力推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農場產業實力明顯增強。例如,紹興市茶場以茶為根,打造農旅融合的“抹茶小鎮”,延長茶產業鏈、價值鏈。余杭農林集團成立農林伏泰環境公司專注于農村環境治理,服務鄉村振興。

       (四)權益合法性增強

       近些年,浙江省注重維護國有農場合法權益,從制度上嚴格規范國有農場遷移、撤銷建制、改變隸屬關系等審批管理,嚴格審核農場清產核資、財務審計、資產處置,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土地是國有農場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強勢推進農場國有土地使用權確權登記發證工作,農場國有土地權屬更加清晰,維護農場合法權益更加有力,農場發展基礎得到進一步夯實。

       二、當前國有農場發展的SWOT分析

       (一)從外部機遇看,發展機會頗多

       一是改革政策氛圍空前有利。中央和省委部署出臺農墾改革、國有企業改革等文件,全面改革再出發,改革強省的氛圍空前濃厚。同時以農墾集團化、企業化改革為主線,以混合所有制為導向的國企改革探索,為社會資本與國有資本的融合發展創造空間。

       二是現代農業發展需求多樣。城鎮化水平提高,社會消費升級,農產品需求層次逐步向優質綠色邁進,農業生產從單純的種養走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集聚吃、喝、玩、游、購等功能于一體的農業特色小鎮和農業綜合體成為市民周末度假的重要目的地。

       三是農村制度改革深入推進。隨著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繼續深化,“三權分置”的新型農地制度成為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的有效實現形式,為促進農村土地流轉奠定了堅實基礎,特別是浙江民營經濟發達,農民外出務工,農業人口老齡化、農村空心化現象突出,有實力的國有農場參與農村土地流轉,集約化規模化經營農業具有極其有利的條件。

       (二)從外部挑戰看,發展風險猶存

       一是農業生產的弱質性。農業生產周期較長,生產成本越來越高,農產品供給調整滯后于市場需求變化,加之農業對自然環境依賴較大,受到自然災害天氣影響較大,承受自然和市場雙重風險,投資回報率較低。

       二是生態環境保護的剛性。當前生態環境保護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在浙江深入推進大花園建設,“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已深入人心,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和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全面加強,環境治理和農業生產的要求標準更高。

       三是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眾多。浙江是民營經濟大省,民間資本豐裕,商業氛圍濃厚。近些年民間工商資本參與現代農業建設的熱情高漲,民營農業企業、家庭農場、農創客等新型經營主體大量涌現,市場競爭環境激烈。

       (三)從內部優勢看,發展潛力仍在

       一是國有土地規模優勢。浙江省多數國有農場土地源于開墾荒山丘陵和圍墾造田,土地集中連片且全部為國有土地,據不完全統計,可自主經營使用土地面積在千畝以上的農場占20%,500至1000畝的占比20%,相對于其它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流轉農村土地來說,擁有成片的國有土地使用權是國有農場最大的優勢。

       二是區位環境優勢。像杭州、金華等地的許多農場都地處城郊,交通比較便利,具有滿足城市居民農事休閑體驗需求的區位優勢。一些農場地處山區,環境秀麗,空氣清新,在探索“農業+旅游”、“農業+健康”等新業態上具有無可比擬的資源稟賦。

       三是良種示范推廣優勢。浙江省國有農場中有半數是良種場、園藝場、種畜場等事業三場,其成立初衷就是農村農業先進技術和良種示范推廣,經過數十年的積淀,一些農場既有經驗積累也有人才,在良種區域試驗、示范推廣上仍在發揮功能,仍有比較優勢。

       四是墾荒開拓的農墾精神。國有農場在長期的墾荒建設、改革發展中創造并積淀的“艱苦奮斗,勇于開拓”農墾精神,是一代人的情感記憶,也是激發新一代農墾人奮進的力量源泉。既可以用農墾文化凝聚職工隊伍,又可以融入農墾特色文化元素探索一二三融合發展,這是國有農場的特色和優勢。

       五是國有屬性的制度優勢。國有農場作為國有農業企業,具有許多特有的制度和組織優勢,比如,農場與政府有天然的“血緣”關系,有政府背書,具有較高的信譽。可以超越單純的商業目標,履行一些公益性職能。

       (四)從內部劣勢看,發展短板明顯

       一是職工老化,人才缺失。從最近的問卷調查反饋來看,絕大多數國有農場近些年來很少有人才引進,場長或經理隊伍年齡老化,中青年后備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才嚴重缺乏,其中45-55歲占46%, 55歲以上占比46%,兩者占比達到92%。從學歷上看,高中以下職工數占比65%。

       二是規模較小,實力不強。大多數農場(約占調查數的77%)主要以出租土地等農場資產為主營業務,產業單一,特色農業產業不強。從年營業收入看,絕大多數農場年營業收入不足100萬元,其中33%的農場年收入不足10萬元,約50%的農場年收入在10-100萬元。從年凈利潤看,約33%的農場處于虧損狀態,約57%的農場利潤在百萬以內。

       三是行政干預,經營不活。絕大多數農場隸屬于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在農場生產經營過程中行政干預太多,管理體制機制比較落后,并且農場的國有土地資源無法自主經營使用,制約國有農場發展。

       三、推動農場高質量發展的實現路徑

       全省各地國有農場資源稟賦不同,經營差異較大,歷經多輪改革,發展趨勢呈現多樣化。結合SWOT系統分析結果,國有農場要搶抓外部機遇,合理規避風險,發揮內部優勢,克服內部劣勢,以產業振興為支撐點,助推農場高質量發展,從而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更好地體現國有農業經濟主體的使命擔當和價值作用。

       (一)目標定位上,堅守現代農業建設國家隊

       農墾是國有農業經濟的骨干和代表,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在農業農村領域的重要體現。加快建設農墾現代農業的大基地、大產業、大企業,把農墾建設成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的國家隊、中國特色新型農業現代化的示范區、農業對外合作的排頭兵、安邊固疆的穩定器。這是新時代農墾的歷史使命。浙江國有農場雖然規模不大,但在七山一水兩分田的省情下,相對于家庭農場、合作社以及農業企業等新型主體流轉集體土地來說,農場集中連片的國有土地資源仍具有比較優勢。加快推進國有農場資產資源的整合重組,建設優質綠色農產品生產基地,新品種、新技術和新模式示范基地,農業社會化服務供給主體,一二三產融合鄉村旅游目的地,把國有農場建設成為浙江省新型農業現代化建設的國家隊,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切實發揮示范者、帶動者、供給者和服務者的作用。

       (二)運營機制上,堅持企業化、集團化主線

       融入全國農墾共同打造農業領域航母的行動中,加快推進農場企業化、集團化改革進程。推進國有農場以及國有農業資源的整合重組,組建現代農業企業集團,聚焦農場茶葉、種業、水果等農場優勢特色產業,以資本為利益聯結機制,搭建特色農產品產業公司平臺,構建“企業集團+產業公司+基地”發展模式。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結構,積極引進工商資本,拓寬融資渠道,探索國有資本與民營資本等融合發展,實現股權多元化,同時導入民營企業靈活的管理機制,構建利益共同體,實現由競爭走向合作共贏。建立發展成果共享機制,推進農場由土地出租向參股經營轉變,探索員工持股計劃,將職工、股東利益與農場利益捆綁,著力改善職工生活,增強職工獲得感,共享農場改革發展成果。

       (三)產業選擇上,堅持特色化、綠色化發展

       從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出發推進農場產業供給側改革。國有農場擁有豐富的種質資源,在種子繁育示范推廣方面具有傳統優勢,繼續發揮公益職能,大力引進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著力提升設施條件和技術能力,打造農作物品種展示的核心區和樣板區。國有農場擁有集中連片的土地,地理區位、山水環境優勢明顯,有豐富的茶葉、水果等特色農業資源,大力發展“一場一品”,建設一批綠色農產品基地,做強做大做優特色農業產業,同時積極謀劃農場區塊功能規劃,拓展農業衍生功能,構建“農業+旅游”“農業+健康”“互聯網+農業”模式,打造一二三產融合的特色小鎮或農業綜合體。國有農場擁有大量的廠房、農貿市場等資產,進一步優化資源資產配置,拓展農產品加工、流通、倉儲以及創業孵化服務,提升產業層次和服務能力,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國有農場有相對較強的農業專業技術和組織優勢,大力發展農業服務業,開展農技培訓、農資供應、糧食烘干、農機作業、農產品加工、儲運和銷售等社會化服務,帶動周邊農村發展。國有農場擁有獨特的文化資源,充分挖掘知青文化,弘揚“艱苦奮斗,勇于開拓”的農墾精神,加快培育差異化的農墾品牌和文化產業,滿足人們砥礪奮進新時代的精神生活需要。

       (四)產品培育上,堅持品牌化、精品化方向。

       品牌化是農產品價值提升的過程,國有農場要致力于打造農場農產品高質量的品牌形象,成為區域特色精品農產品的代名詞。積極融入區域農產品公共品牌培育,國有農場內擁有泰順三杯香茶、紹興平水日鑄茶、金華兩頭烏豬、余杭大觀山豬、蒼南馬站四季柚等許多區域特色農產品,并且一些農場還是核心產地或保種單位。要加大力度對當地特色農業進行深度開發,主導推動農產品地理標志或者區域農產品品牌建設,做農產品品牌化的引領者。積極借力中國農墾公共品牌,在有產品、有基地、有品牌、有積淀的農場導入“良品生活,源自農墾”品牌理念,突出農場作為國有企業的主體特征,利用微信、微博等網絡媒體強化品牌塑造傳播,探索線上線下互動,打造“國有品質,值得信賴”的市場形象。積極導入全程質量追溯體系,支持開展“三品一標”認證,大力推行標準化生產,建立完善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全程控制體系,全面夯實農場農產品高質量、高品質的品牌基礎。同時運用信息化手段促進農產品生產過程透明化,實現質量可追溯、過程可管控、安全有保證,提高農場品牌的信賴度和忠誠度。

       四、推進農場高質量發展的保障措施

       (一)全面加強組織領導

       切實落實地方黨委政府對國有農場改革發展工作的屬地管理責任,加強組織領導,把國有農場納入鄉村振興戰略統籌謀劃,全面增強國有農業經濟實力。要切實加強對國有農場黨的建設,堅持黨的建設與國有農場改革同步謀劃、黨組織和工作機構同步設置,做到體制對接、機制對接、制度對接、工作對接。切實加強農場黨組織領導班子建設,強化黨風廉政責任,完善黨風廉政機制,充分發揮黨組織和黨員隊伍作為政治資源的優勢,共同推進國有農場改革發展。

       (二)加大農場改革力度

       加快構建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的體制機制,深化國有農場企業化改革,推進農場辦社會職能改革,盡快確立起國有農場市場經營主體地位。堅持因場施策、分類指導,撤銷“空殼農場”,推動農場國有資產整合重組,組建國有農場產業公司或資產經營公司,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健全法人治理結構。創新農場國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探索土地資產化、資本化模式,增強農場融資能力。建立健全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制,強化考核評估、過程公開和結果審計,確保資產保值增值。

       (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強化政策扶持,各級鄉村振興、國有企業、農業發展等優惠政策要同步覆蓋并向國有農場傾斜,尤其是基礎設施、特色農業產業、種業等項目在同等條件下優先安排在農場。充分發揮財政政策的引導和撬動作用,加強對外招商引資,鼓勵優質工商資本向農場集聚,著力完善公共財政、工商資本、金融資本等投入保障機制,健全農場發展的資金支持體系。積極利用中國農墾產業發展基金、農業政策性金融等資本,探索、創新融資合作模式,切實解決農場發展融資難題。

       (四)加大隊伍建設力度

       建立健全國有農場經營管理、專業技術人才和職業農工隊伍體系。加快建立符合農場企業化運營要求的人才選用和管理機制,建立目標業績導向績效激勵機制,大力引進優秀職業經理人,積極培育農場本土化經營管理人才。進一步加強教育培訓,鼓勵農場骨干職工參加繼續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大力引進緊缺專業技術人才,建立健全專業技術知識更新機制,著力提高專業技術能力。


                                                                                                                         (作者單位:浙江省國有農場管理總站)

責任編輯:經濟研究處

本網為非營利性網站,轉載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來電、來函與我們聯系。
?
主辦單位:中國農墾經濟發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南路96號農豐大廈 郵編:100122
京ICP備11035685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4728號
   
  • <tt id="mbawc"><big id="mbawc"><input id="mbawc"></input></big></tt>
  • <samp id="mbawc"><rt id="mbawc"><input id="mbawc"></input></rt></samp>
    <fieldset id="mbawc"><table id="mbawc"><kbd id="mbawc"></kbd></table></field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