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歲末,盤點一年的收入,家住新疆福海縣一農場六分場的退休職工王銀花開心地說“是公司推出了來的“合作種植”讓我受益匪淺,僅此一項,我就收入有六、七萬元。”
2023年開春,阿勒泰地區一農場有限責任公司為了落實糧食作物種植,鼓勵農場有豐富種植經驗的職工,種植糧食作物,推出了“合作種植”的模式。談起“合作種植”,王銀花打開了話匣子,她給記者算了一筆細賬。今年她種植了106.43畝小麥,按照與公司簽訂的協議書的要求,小麥的畝產量必須達到400公斤以上,產量超出部分按3:7分成,她占七成,公司占三成。協議中規定,她只需繳納每畝150元的保證金,負責小麥的種植管理,其他種植小麥需要的籽種,肥料,滴灌帶,飛防,水費等全部由公司承擔。
秋收季節,王銀花種植的小麥喜獲豐收,畝產達到了創紀錄的產量659.4公斤,用她的話說,種了一輩子地,沒想到能達到今年這么高的產量。按照和公司的合同約定,超出部分三七分成,小麥出售價格2.56元/公斤,分成一項就賺了5萬元,加上公司小麥單產第一一萬元的獎金和公司補貼每畝80元管理費,王銀花憑借自己過硬的種植技術和公司推出的“合作種植”模式,沒有花一分錢,就凈賺了6萬多元。
公司副總經理黃偉韜介紹說“王銀花的成功之處完成得益于公司推出的“六個一”工程,在今年糧食作物種植當中,公司按照“選好地、種好糧、服好務、促增收”的目標,實施“選好一塊地”“選好一個品種”“選好一個合作種植戶”“選好一個農機手”“選好一個技術服務團隊”“實現一個好收入”的“六個一”工程,將小麥全部種植在高標準農田上,專門從奇臺縣聘請了被成為“小麥狂人”的專家馬兆亭和自治區農科院的專家團隊,從培訓,選種、播種、滴水,施肥,飛防,收獲,全程跟蹤技術服務,讓糧食生產提質又提速,農戶增產又增收。”
“合作種植”,科學種田讓我們農場職工真正嘗到了甜頭,明年打算擴大種植規模,種植200畝小麥,100多畝玉米。”王銀花說。
與此同時,在玉米種植方面,公司也推行了“合作種植”模式,采取公司和種植戶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模式進行,種植戶只需繳納60%的土地承包費,地塊選擇的依然是高標準農田,公司在技術服務,農資、農機作業方面等多方面,給予全方位跟蹤服務,同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023年公司推行“合作種植”模式,完成小麥種植面積5011畝,受益職工23戶,玉米2.5萬畝,受益種植戶75戶。明年我們將繼續推廣“合作種植”模式,落實好玉米、小麥的種植任務”公司副總經理黃偉韜說。
責任編輯:事業發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