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片在线观看免费观看高清电影,国产尤物精品视频,久久er热在这里只有精品66,CAOPORN免费视频国产

當前位置:   政策與改革 > 調查研究

長風破浪會有時 直掛云帆濟滄海 ——農墾改革開放40周年回顧與展望

時間:2020-05-06 作者:農墾局 來源:農業農村部農墾局 點擊次數:147696

農墾改革發展是農業農村改革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1970年代末,我國開啟改革開放新征程,以農村大包干為標志的改革大潮在中華大地涌起,農墾也同步開啟了40年的改革開放輝煌歷程。春風化雨,滄海桑田。長風破浪,歷久彌堅。40年來,農墾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順應歷史潮流、搶抓時代機遇,不斷深化改革,加快發展步伐,為保障糧食安全、支援國家建設、發展現代農業、示范帶動農村、促進國際合作、維護邊疆穩定作出了重要貢獻。

2016年5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時,要求農墾“努力形成農業領域的航母”。2018年9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農墾建三江考察時強調,農墾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支援國家建設、維護邊疆穩定作出了重大貢獻。要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的大基地、大企業、大產業,深化農墾體制改革,全面增強農墾內生動力、發展活力、整體實力,更好發揮農墾在現代農業建設中的骨干作用。這些重要論述,充分肯定了農墾的歷史地位,對新時代農墾改革發展提出了新要求。農墾要認真貫徹新發展理念,持續不斷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擴大開放合作,努力形成農業領域航母,全力發揮在現代農業建設和推進鄉村振興中的國有農業經濟骨干作用。

一、農墾改革開放40年歷史進程

農墾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為承擔國家使命而建立和發展起來的。新中國成立后,以成建制的人民解放軍轉業官兵為骨干,吸收大批知識分子、支邊青年組成農墾大軍,開始了大規模興辦國有農場的創業歷程。改革開放前,農墾系統主要實行高度集中、以行政管理為主的計劃經濟體制,在屯墾戍邊、開荒創業初期充分發揮了“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體制優勢,但后期也存在平均主義盛行、勞動生產效率低下、管理秩序混亂、經營效益不佳等問題,尤其是1967-1977年連續11年虧損,農墾經濟陷入十分困難的境地。1977年底,國務院在北京召開全國國營農場工作會議,會后印發《國務院關于批轉全國國營農場工作會議紀要的通知》,強調辦好國營農場對實現我國社會主義農業現代化具有重大意義。1978年底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做出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和實行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由此開啟了40年的農墾改革開放征程。

(一)農墾改革開放試驗探索和單項重點突破時期(1978-1991年)。自改革開放元年,至鄧小平南巡、黨的十四大召開前夕,這段時期農墾改革主要是在黨中央、國務院統一部署下,對國有農場進行治理整頓,并努力打破傳統高度集中封閉管理的計劃經濟體制,以單項改革為主,以放權讓利、調動企業和職工的積極性為重點,開始在企業層面對傳統的經濟管理體制和經營模式進行全方位、多領域、多層級的改革試驗探索,并取得多項突破。

在墾區管理體制和企業經營機制方面采取了三項重大舉措。一是實行農工商綜合經營,開啟一二三產業全面發展新探索。1978年,國務院決定在農墾系統國營農場試辦農工商聯合企業,賦予農墾系統先行先試的重要歷史使命。到1991年,二、三產業在農墾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已從改革開放初期的42%提升到54%。二是實行財務包干,解決企業吃國家“大鍋飯”問題。1979年農墾企業開始實行獨立核算、自負盈虧、財務包干制度,主要舉措有企業虧損不補、利潤自留發展生產、資金不足可以貸款,突破了統收統支的財務管理體制,重新規范了國家與農墾企業的分配關系,實現了經濟管理體制上的突破,這既調動了企業改善管理、發展生產、提高效益的積極性,也增強了農墾自我積累、自我發展能力。實行財務包干當年,全國農墾就由上年虧損9000多萬元轉為盈利3.9億元,并實現了之后較長時間連續盈利。三是推行場(廠)長、經理負責制,調動企業經營者的積極性。1984年下半年,全國農墾選擇100多個企業試點,到1988年底實行這項改革的企業已超過60%,繼而又借鑒城市國有企業改革經驗,全面推行多種形式承包經營責任制,落實企業經營管理的具體責任,進一步明確主管部門與企業的權責利關系。

在農業經營管理體制改革方面,一是恢復“包、定、獎”。1979年,根據財務包干的要求,全國農墾恢復“包、定、獎”生產責任制。農場對生產隊實行“兩包三定一獎賠”責任制,即包產量、包利潤,定人員、定設備、定規模,完成或超額完成承包的產量、利潤指標按比例分成,完不成利潤指標按規定減發基本工資。生產隊內部實行“任務到級、責任到人、定額記分、以分計獎”的責任制。這一舉措初步打破了農業經營體制上的“大鍋飯”。二是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包、定、獎”生產責任制盡管取得了明顯成效,但還沒有從根本上觸動計時等級工資制,仍然存在職工吃農場“大鍋飯”的弊端。為了改變這種狀況,1980年后,許多農場進一步改革,逐步試行以“浮動工資和產量工資”為主要內容的聯產承包責任制,即:以隊為單位整體承包,統一核算,利潤提成,虧損受罰。一些農場還進一步實行以“大包干”到戶為主要形式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即在農場統一管理下,將各項主要生產、經營指標包干到戶,實行“定額上交,費用自理”。大包干到戶與以前其它形式的責任制相比最顯著的特點是“交夠國家的、留足農場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它使權、責、利三者緊密結合起來,具體落實到每個職工家庭,這是國有農場農業經營管理體制上的一項重大改革,對變革傳統農業經營體制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三是興辦職工家庭農場。從1983年開始,農墾借鑒農村改革經驗,全面興辦職工家庭農場,突破國有農場傳統的農業經營制度和分配制度,進一步有效解決職工吃企業“大鍋飯”問題,極大調動了農墾職工的生產積極性。到1980年代末已興辦職工家庭農場100多萬個。還創造性提出并建立了大農場套小農場的雙層經營體制,既發揮了大農場的機械化優勢和統一服務功能,又發揮了小農場的靈活性和主動性。
在社會保障和民生建設方面,主要是推進住房制度改革,實現職工住房商品化。1986年,全國農墾突破職工住房由國家分配的傳統制度,在我國國有企業中率先進行職工住房商品化改革,調動了職工依靠自身力量改善居住條件的積極性,加快了農場小城鎮建設進程。

在對外開放方面,全國農墾打破封閉格局,穩步推進對外開放,從利用外資向開展科技交流、實施合作經營等領域縱深發展。1980年代中后期,地處沿海和開發區的農墾企業在引進外資、發展“三資”企業和“三來一補”項目方面取得新突破,共興辦“三資”企業204家,投資總額達4.9億美元,主要從事電子、機械、農產品加工等。農墾從此打開大門,逐步擴大對外開放領域,順應國際經濟發展趨勢,為經濟快速發展開辟了新的增長點。

這一階段,農墾改革的很多探索和實踐走在國有企業改革的前列,具有突破性的重大意義。雖然還沒有完全解決傳統體制下影響農墾經濟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和困難,但已觸及國家、企業和職工的最直接、最根本的利益關系,沖擊了傳統管理體制和運行方式的根基,農墾企業和職工積極性空前高漲,農墾經濟內生動力和發展活力顯著增強。

(二)農墾改革開放全面推進階段(1992-2001年)。1990年代初,鄧小平視察南方講話和黨的十四大明確提出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農墾改革進一步指明了方向。農墾堅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方向,改革重點從企業層面深入到管理體制,從放權讓利轉入體制機制創新,從單項改革為主轉向多項改革配套,各項改革全面推進,初步形成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體制框架和運行機制。

在墾區管理體制和企業經營機制方面主要有三項改革。一是推進墾區管理體制改革,從行政管理向企業化管理過渡。1995年,農業部提出“逐步弱化行政職能,加快實體化進程,積極向集團化、公司化過渡”的改革思路,全面啟動墾區管理體制改革。到2001年,有條件成建制轉為企業集團的17個省(區、市)級墾區已全部實行了集團化改革,打破了傳統行政管理體制,創造了新的企業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為農墾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提供了體制保障。在這一階段體制機制改革中,出于實際需要,大部分墾區農墾管理部門還保留了行政管理職能。二是大力推進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改革,轉換企業經營機制。1992年,農業部針對農墾企業在干部制度上的“鐵交椅”、用工制度上的“鐵飯碗”和分配制度上的“大鍋鈑”問題,在全國農墾實施了干部聘任制、全員勞動合同制和勞動報酬與工效掛鉤的“三項制度”改革,促進企業加快建立用人、用工和收入分配上的競爭機制,在深化企業經營機制改革上實現了重大創新。三是實施“三百工程”,探索建立現代企業制度。1994年,根據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精神,農業部決定在全國農墾選擇百家國有農場進行現代企業制度試點、組建發展百家企業集團、建設和做強百家良種企業,即“三百工程”。通過幾年的努力,試點企業在明確企業投資主體、建立規范法人治理結構、實現政企分開、調整資產負債結構、深化內部改革等重大問題上進行了積極有益的探索,為全國農墾按照市場經濟要求進一步深化企業機制改革積累了寶貴經驗。“三百工程”是農墾企業實現企業經營制度創新而采取的一項重大舉措,它標志著農墾企業的改革開始深入到企業制度本身,朝著建立“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目標邁進,使企業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市場主體,進一步增強了企業活力和市場競爭力,為農墾按照市場經濟要求進一步深化改革積累了寶貴經驗。

在農業經營管理體制改革方面,對職工家庭農場全面實行“四到戶”和“兩自理”,確立其生產經營主體地位。農墾雖在1983年就開始興辦職工家庭農場,但到1994年,有的農場仍在長期為職工家庭農場和承包戶墊付生產、生活費用, “盈利歸個人、虧損歸農場”,導致農場的負擔非常沉重。針對這一問題,1994年農業部明確要求,對農業承包職工全面實行土地承包到戶、核算到戶、盈虧到戶、風險到戶,以及生產費、生活費由家庭農場、承包職工自理,徹底改變了農業職工的工資分配制度,使之逐步成為生產、投入、利益和風險的主體,國有農場農業雙層經營體制改革從此進入新的發展階段。1995年,全國農墾實行“四到戶”和“兩自理”的農牧業職工達到132萬人,占農牧業職工總數的44%,農墾盈利水平也從上年的20.14億元提高到24.68億元,增長了23%。

在社會保障和民生建設方面,主要是改革職工養老保險制度,從企業承擔職工養老保險金向國家、企業、職工個人共同承擔過渡。1992年,農墾系統根據國務院關于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精神,在墾區內部建立了養老保險系統統籌等新的保險制度,部分墾區和農場還參加了當地養老保險社會統籌。1997年末,參加系統統籌的在職職工和離退休職工256.7萬人,參加社會統籌在職職工和離退休職工近110.4萬人,初步形成了職工養老保險金由國家、企業、個人三方共同承擔的新機制。

在對外開放方面,農墾繼續擴大開放,更加注重“引進來”。一方面積極引進外資,另一方面也更加注重引進技術設備和管理理念,以加快對國有老企業的改造,更加注重與國際大公司、跨國公司的合資合作,以全面提高農墾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投資方向主要從加工業向第一產業和房地產、旅游、餐飲、運輸、服務等第三產業延伸,到1994年,全國農墾已建立“三資”企業1387家,投資總規模34.7億美元,外商投資17.7億美元,并建立境外企業80家,中方投資2604萬美元。

1992-2001年是改革開放后農墾經濟發展相對困難時期。這期間,農墾自身存在的政企不分、產權不清、經濟結構不合理、增長方式粗放、社會負擔過重、職工養老等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等深層次矛盾逐漸暴露,加之連續幾年自然災害、農產品價格低迷和激烈的市場競爭、國際金融風暴對橡膠等主導產業的沖擊等外部因素疊加,農墾從1997年起進入長達5年的虧損徘徊期。通過全面推進改革,農墾經受住了來自市場經濟的沖擊和改革陣痛的嚴峻考驗,在艱難的體制轉型和機制創新中,找到了符合自身實際的改革道路,初步形成了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體制框架和企業運行機制,不僅自主走出了困境,還為后來經濟發展奠定了體制和機制基礎。

(三)農墾改革開放繼續拓展和深入階段(2002-2011年)。黨的十六大、十七大以來,中央出臺一系列解決“三農”問題的重大決策,農村改革進入了新階段,對農墾改革也提出了新要求。2002年以來,農墾改革以制度建設為核心,以產業化、集團化、股份化為重點,各項重大改革綜合配套、協調推進,農墾改革不斷深入,管理體制更加適應市場經濟要求,企業經營機制更加靈活高效。

在墾區管理體制和企業經營機制方面,集團化墾區按照“產業化、集團化、股份化”的要求,加快了對集團母公司和產業化專業公司的公司制改造和資源整合,逐步將國有優質資產集中到主導產業,進一步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形成了一批大公司、大集團,提升了農墾經濟的核心競爭力。與此同時,隨著墾區管理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國有農場也在企業化、公司化改造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一是改為公司制企業。即具備條件將辦社會職能交給當地政府的農場,按公司制等企業組織形式進行改革;部分農場剝離社會職能需要過渡期的,則按照社會職能和經營職能內部分開、以企業經營為主的方式進行改革,逐步向公司制企業過渡。這一時期,如廣東、江蘇、上海、寧夏等集團化墾區結合農場管理體制機制改革,打破傳統的農場界線,通過組建產業化專業公司,并以產業化專業公司為紐帶,進一步將墾區內產業關聯農場由子公司改為產業公司的生產基地(或基地分公司),建立了集團與加工企業、農場生產基地間新的運行體制。二是改為基層政權組織或社區管理組織。即不具備企業經營條件的農場,根據人口和區域規模,部分改為鄉、鎮或行政區;部分通過設立農場管理區,以社區管理職能為主,向政權組織過渡。如2003年前后,一些墾區的部分農場連年出現嚴重虧損,有的甚至發展到資不抵債,瀕臨破產邊緣。湖南、湖北、河北等墾區經省委省政府批準,對農場管理體制進行革新,把農場管理權下放到市縣,實行市縣屬地管理,下放后的一些農場建立農場管理區,賦予必要的政府職能,給予財稅優惠政策。

在農業經營管理體制改革方面,完善以職工家庭農場為基礎、統分結合的農業經營制度。著力對土地承包制度、土地流轉制度、農業稅費制度和承包合同制度等進行規范,加強農業職工負擔監管,積極探索租賃經營、股份合作經營和股份制公司等多種經營形式。同時,強化國有農場統一經營和服務職能,一大批專業化生產大戶和按市場規則運行的現代家庭農場逐步形成。

在國有農場辦社會職能改革方面,加快分離企業社會職能,明確社會事務社會化管理。全國各墾區積極推進自辦普通中小學、醫療衛生機構、公檢法司機構的移交工作,一些沒有移交出去的職能也實行內部分開,基本理順了政企、社企權責關系。加快完善國家、企業、職工三方共擔的社會保障制度,努力將農墾職工的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等社會保障和困難職工家庭的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納入社會統籌,實行社會化管理。

在社會保障和民生建設方面,主要是全面推進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完善國家、企業、職工共同承擔的社會保障制度。按照新制度要求,在落實農墾職工、家屬戶口政策的基礎上,還將農墾職工的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等社會保障和困難職工家庭的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納入到社會統籌,實行社會化管理。

在對外開放方面,農墾在繼續加強出口基地建設和外資技術引進的同時,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逐步形成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對外開放格局。不少墾區充分利用地緣和資源優勢,積極推進與中東、東盟、歐盟、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的經貿合作,為擴大商品出口搭建了良好平臺。特別是一些集團化墾區還積極在境外建基地、辦企業、搞加工,實現了跨國農業資源合作開發利用的新突破。

2002年到2011年,隨著各項重大改革的全面啟動和不斷深化,農墾管理體制更加適應市場經濟體制要求,企業經營機制更加靈活高效,改革給農墾注入了強大動力,開放為企業帶來了新的機遇,農墾事業煥發出新的活力。

(四)農墾改革全面深化和進一步完善階段(2012-2018年)。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農墾改革也進入全面深化和進一步完善階段。特別是2015年11月2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農墾改革發展的意見》,以中央文件形式明確了新時期農墾在國家戰略全局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對農墾改革發展作出全面部署,明確要求新時期農墾改革發展要以推進墾區集團化、農場企業化改革為主線,努力把農墾建設成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的國家隊、中國特色新型農業現代化的示范區、農業對外合作的排頭兵、安邊固疆的穩定器,在農墾改革發展歷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

在墾區管理體制和企業經營機制方面,各地堅持集團化改革主導方向,形成和壯大了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現代農業企業集團。整建制轉為省級農墾集團的墾區在省級層面成功組建了16個大型現代農業企業集團,加快構建以資本為紐帶的母子公司管理體制,母公司層面不斷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健全法人治理結構;子公司層面加快推進直屬企業整合重組,推動國有農場公司化改造,建設農業產業公司,并進一步加快明晰產權關系,健全法人治理結構,設立股東會、董事會和管理層等,加快完善現代企業制度,不斷提高內部管理水平和市場競爭力,企業經濟實力和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大部分國有農場歸屬市縣管理的墾區,積極探索推進組建區域性現代農業企業集團,積極推進農場資源整合和產業重組,共組建區域集團公司86家、專業化農業產業公司264家。國有農場企業化、公司化改革快速推進,把農場打造成為真正的市場主體。全國680多家、超過農場總數40%的國有農場按照現代企業制度要求,改造成為集團產業公司的基地分公司,或者成為集團公司下面獨立的子公司,或者整合重組為專業集團公司,實現自主經營、自我管理、自負盈虧、獨立核算,逐步向現代企業轉型,有效凝聚了國有農場資源和產業優勢。另外,部分墾區按照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總要求,探索建立符合農墾特點、以管資本為主的監管體制,部分墾區開展改組組建農墾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中央直屬墾區改革繼續穩步推進,“部省雙重領導、以省為主”的管理體制進一步完善,省部之間的管理職責進一步明確,墾區的集團化管理體制加快健全。

在農業經營管理體制改革方面,繼續堅持和完善以職工家庭經營為基礎、大農場統籌小農場的農業雙層經營體制。注重強化國有農場農業統一經營管理和服務職能,股份制、公司制等新型農業經營方式在墾區逐步推開,適度規模經營水平不斷提高。2018年,全國農墾實現規模經營耕地面積5424.47萬畝,耕地規模化程度為74.3%。部分墾區積極構建權利義務關系清晰的國有土地經營制度,改革完善職工承包租賃經營管理制度,建立經營面積、收費標準、承包租賃期限等與職工身份相適應的銜接機制。

在改革國有農場辦社會職能方面,堅持政企分開、社企分開的改革方向,全面推進國有農場生產經營企業化和社會管理屬地化。將國有農場承擔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逐步納入地方政府統一管理,并著力化解改革中的機構編制、人員安置、所需經費等問題,推動國有農場公檢法、基礎教育、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等辦社會職能一次性整體移交地方政府管理。對于遠離中心城鎮等不具備社會職能移交條件的國有農場,通過內部分開、管辦分離,政府授權、購買服務等方式納入地方統一管理。截至2018年底,全國農墾已有1558個國有農場辦社會職能全部納入地方政府統一管理,占應改革農場總數的90.6%,其中完成公檢法、基礎教育、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機構改革的農場比例分別為100%、94.0%、93.2%。

在創新土地管理方式方面,各地積極推動完成農墾國有土地使用權確權登記發證,為加強農墾土地保護和信息化管理奠定基礎。截至2018年12月底,全國農墾國有土地已確權登記4.12億畝,確權發證率達到96%,基本做到應確盡確。同時,各墾區努力創新農墾土地資產配置方式,通過出讓、租賃、作價出資(入股)、授權經營等方式,推進農墾土地資源資產化和資本化,部分墾區積極有序開展國有農用地使用權抵押、擔保試點,增強了企業資本實力。

在社會保障和民生建設方面,各地將未參加養老和醫療保險或中途斷保的農墾職工,按規定納入參保范圍,部分地區實行符合農業生產特點的參保繳費辦法,農墾社會保障機制進一步健全。2018年底,農墾在崗職工養老和醫療保險參保率分別達到92.4%和98.6%,退休人員養老和醫療保險參保率分別達到98.1%和98.1%,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實現應保盡保,社會保障基本實現全覆蓋。同時,各墾區積極構建新型勞動用工制度,健全職工招錄、培訓和考核體系,逐步建立以勞動合同制為核心的市場化用工制度,并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將農墾職工和墾區居民納入相應的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等社會保障體系。 

在農業對外合作方面,農墾農業對外合作先行者和排頭兵的地位更加突出。各墾區以境外農業資源和市場合作開發為重點,通過海外并購、構建全產業鏈、建設產業基地、對外援助等多種途徑,不斷拓寬農業對外合作范圍,合作方式從對外援助逐步向科技交流、利用外資、合作經營等多元化發展;產業從最初的糧食和天然橡膠行業擴展到油料、糖業、果菜、煙草、畜禽、乳業等;經營領域從最初的種植或初級加工等單個環節向全產業鏈拓展。

十八大以來,農墾以推進墾區集團化、農場企業化改革為主線,全面深化農墾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改革,農墾企業加快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國有農場加快實現政企社企分開,辦社會負擔大幅減輕,以勞動合同制為核心的市場化用工制度逐步建立,基本建立起適應市場經濟要求、充滿活力、富有效率的集團化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為持續做強做優做大農墾國有農業經濟奠定堅實基礎,國有農場在現代農業建設中的示范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農墾對外合作的深度和廣度進一步拓展,服務國家戰略需要的能力和水平快速提升。

二、農墾改革開放的主要成就

40年來,農墾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走過了艱難曲折的改革開放歷程,實現了產業化、集團化發展的重大變革。不斷創新以家庭承包為基礎、大農場統籌小農場的農業經營體制,大力推進經濟社會的開放融合,在重要農產品生產、現代農業建設、對外開放和墾區社會事業發展等方面取得了輝煌成就。截至2018年底,農墾擁有分布在全國(除臺灣省外)的1758個農場,1436.59萬人口、648.40萬從業人員(職工192.36萬人)、641.97萬公頃耕地。

(一)經濟實現又好又快發展。改革開放釋放巨大發展動能,農墾經濟進入又好又快發展的軌道。一是經濟總量快速增長。從1978年到2018年,農墾生產總值由75.4億元增加到8157.20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年均增長12.4%。二是經濟結構逐步優化。40年來,農墾在穩步發展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產的同時,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加快工業發展步伐,積極發展第三產業,產業結構日趨合理,形成了一二三產業全面協調發展的格局。一二三產業結構從1978年的58:31:11調整為2018年的23:43:34,二、三產業的比重達到77%,比1978年提高35個百分點。三是經濟效益大幅提升。改革開放以來,農墾系統逐步實現扭虧為盈,特別是2001年以后,農墾經濟效益邁進持續高速發展軌道,利潤逐年增長。2018年全國農墾企業總營業收入6115.35億元,利潤總額182.65億元。四是職工收入水平大幅提高,生活明顯改善。2018年,農墾人均純收入18946元,是1978年的83倍;農墾職工平均工資36772元,是1978年的76倍。各墾區在大力發展生產的同時,堅持以人為本,著力解決職工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拓展就業領域,加快公共事業發展,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努力使職工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廣大農墾職工群眾生活質量和水平有了明顯提高。


圖1:1978-2018年農墾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變化


圖2:1978-2018年人均純收入、人均GDP和職均工資增長趨勢

(二)現代農業示范帶動作用明顯。農墾始終堅持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緊緊圍繞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提高綜合生產能力的中心任務,依靠科技進步,著力推進機械化、規模化、標準化、信息化、產業化,逐步建成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大型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初步形成了優勢明顯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在我國現代農業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示范帶動作用,特別是在先進適用農業科技成果推廣、農機作業、良種良畜、農民技能培訓和農業服務等方面的示范輻射影響日益明顯。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農墾農機總動力達到3062.31萬千瓦。農墾系統小麥、大豆的生產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90%以上,玉米機收率達到80%以上,棉花機收率將近70%。耕種收綜合機械水平和農業科技貢獻率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農墾現代農業發展已經邁入依靠科技實現質量興農、效益興農的階段。在加快自身現代農業發展的同時,農墾始終承擔著為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提供示范的歷史使命。特別是近年來,農墾以現代農業示范區為窗口,通過科技服務、輻射供種、跨區作業、產業聯結等形式,全面展示先進技術和標準化生產、產業化運作、可持續發展新模式,輻射帶動周邊農村的作用日益增強,為推動現代農業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現階段,農墾系統已建立起高標準的自主研發技術創新體系和科技試驗示范體系,全國農墾有科研單位368個,其中省級農業科學研究院2所(黑龍江農墾科學院和新疆農墾科學院)、地屬科研單位91個、場屬科研站277個,從事農業科研人員近4萬人。近年來,農墾系統共承擔科研項目300多項,獲國家、部級科技獎勵36項,有4項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9項居國內領先水平。據不完全統計,農墾系統現有各類各級農技推廣機構2976個,其中農場農技推廣機構2796個。農墾示范帶動中國特色新型現代農業發展的能力不斷增強。

(三)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供應能力逐步提升。農墾系統擁有多個現代化大型糧食和畜牧生產基地,有較強的農業生產優勢和組織優勢,在保障國家糧食和重要農產品安全上發揮了關鍵性作用。2018年,農墾全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6851.23千公頃,其中糧食播種面積4826.97千公頃、總產量3652.80萬噸,分別占全國的4.13%和5.65%,糧食商品率91.40%;棉花播種面積1021.80千公頃、總產量284.78萬噸,分別占全國的31.24%和46.69%;油料面積306.22千公頃,總產量79.73萬噸;糖料面積93.57千公頃,總產量755.79萬噸;牛奶產量389.80萬噸、占全國的12.68%。農墾糧食在關鍵時刻能調得出、應得急、頂得上,成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緊攥在手的關鍵“一把米”。


表1:1978-2018年農墾糧食和主要農產品產量和年均增長率

(四)農墾現代農業集團市場競爭力大幅增強。改革開放以來,各墾區不斷深化經濟體制機制改革,不斷完善現代企業制度,著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農業企業集團,墾區集團經濟實力和市場競爭力顯著增強。截至2018年底,農墾企業資產總額(不包括土地)已達1.08萬億元,年營業收入6115億元,年利潤超過182億元。截至2018年底,北京等16個整建制轉為省級農墾集團的墾區,組建二級公司共1000余家,以資本為紐帶的母子公司管理體制和現代企業制度進一步完善。全國農墾已培育上市企業28家。

北京、天津、黑龍江、上海、江蘇、安徽、廣東、廣西、海南、重慶、云南、陜西、甘肅、寧夏、廣州、南京、新疆兵團等17個集團化墾區,已成為農墾核心競爭力的代表,經濟發展速度和質量均高于非集團化墾區,對全國農墾經濟發展的貢獻更加凸顯。上海光明、北京首農集團,在保障特大城市食品供應和全產業鏈全球化發展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嘗試,為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農業產業集團奠定了良好基礎;江蘇農墾整合農業資源,將100萬畝耕地從農場經濟中剝離出來,與三大農業龍頭企業合并成立江蘇省農墾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于2017年5月15日成功在滬市上市,成為全國首家農業全產業鏈上市公司;寧夏將各類分散的優勢產業資源和企業整合重組,發展壯大主導產業,提升了賀蘭山奶業的市場競爭力和經濟實力,使之成為寧夏自治區有影響力的奶業龍頭企業;2018年12月16日黑龍江北大荒農墾集團總公司正式掛牌成立,標志著黑龍江農墾從政企合一的管理體制整建制地轉入集團化企業管理體制。非集團化墾區組建的區域集團公司和專業化農業產業公司圍繞發展特色經濟,發揮區域優勢,加強墾墾聯合、墾地融合,有力促進全國農墾經濟發展。

(五)對外開放成效顯著。農墾對外開放起步較早,國際合作不斷深化,40年來成功實現了從以引進來為主,向擴大產品出口、開展境外直接投資和實施“走出去”戰略的重大轉變。一是出口競爭力日益增強。農墾產品出口規模迅速擴大。2018年出口金額699.21億元,是1978年的249倍。出口產品結構不斷優化。農畜產品出口占總出口的比重下降,工業品比重上升。產品出口渠道多元化。既有發達國家,也有發展中國家,初步形成了出口區域點多面廣的發展格局。二是引資水平持續提高。農墾在引進國外先進設備和技術的基礎上,越來越注重以多元化方式引進外資,由單一的外國政府援助和國際金融機構投資,向政府、國際金融機構、外商直接投資轉變,形成了全方位、多元化、多層次的投資格局。同時,利用外資和引進技術的方式也日趨多樣化,包括合資經營、合作經營、補償貿易、來料加工、來樣生產、來樣裝配、借貸、租賃等。三是“走出去”戰略全面實施。從單純承擔國家農業援外項目建設到主動“走出去”,境外開發的領域和范圍不斷拓寬,培養了一批境外農業企業管理人才和對外交流人才隊伍,積累了從事境外農業開發經驗。特別是近年來,農墾以重大項目為載體,在境外新建和續建了一批糧食、天然橡膠、木材、綠色能源、礦產等生產加工基地,既帶動了自身經濟持續發展,又增加了東道國的就業和稅收,還促進了我國與東道國政治經濟關系的深入發展。經過多年的發展和積累,農墾系統有23個墾區在42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113家境外企業,累計境外投資超過170億元人民幣。境外種植面積約400萬畝,實現產值240億元,利潤17億元。其中糧食作物種植面積304.7萬畝,產量約15億斤;天然橡膠種植面積100多萬畝,加工能力100多萬噸;劍麻、甘蔗等其他作物種植面積28.8萬畝。

(六)熱作產業全面發展。新中國建立之初,為打破西方國家對我國實施的天然橡膠禁運,黨中央作出建立天然橡膠生產基地的重大決策,拉開了我國熱作產業發展的序幕。改革開放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部署推進大規模開發熱作資源,熱作產業進入了全面發展時期。經過幾十年的艱苦奮斗,我國熱作產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取得了顯著成就。一是建立了穩固的天然橡膠生產基地。三代植膠人突破了傳統種植禁區,克服種種困難,建立了三大天然橡膠基地。截至2018年,種植面積已達1717萬畝,年產干膠突破80萬噸,分別列世界第三、四位。改革開放40年,累計生產天然橡膠1800萬噸,有力地支持了國家經濟和國防建設。二是構建了比較完整的熱作產業體系。目前,我國已建立從行政管理、資源區劃、育種栽培、植物保護、耕作機械、產品加工、科學研究到市場營銷等比較完整的熱作產業體系,主要作物優勢生產區域和產業帶已經形成,天然橡膠、木薯、熱帶水果、香辛飲料和南藥等全面發展。截至2018年底,熱作種植面積達6951萬畝,比1978年增長約6倍,其中荔枝和龍眼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三是科技支撐能力明顯提高。熱作科技創新與應用推廣能力不斷增強。在基礎研究、新品種選育、豐產優質栽培、病蟲害防控等技術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木薯全基因組測序、橡膠樹乳管分化與排膠調控機制等基礎研究處于世界領先水平;無核荔枝、香蕉采后處理技術、橡膠樹標準化栽培技術等一批優良品種、關鍵技術和集成技術,在生產上廣泛應用;熱作標準體系進一步完善,熱作標準從1978年的1個部頒標準,發展到2018年的國家標準80項、行業標準252項、地方標準400項,基本覆蓋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建成了一批南亞熱帶作物名優基地、良種苗木繁育基地和熱作標準化生產示范園,以點帶面、示范輻射,有效推進了熱作標準化生產進程。四是熱區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2018年,全國熱作總產值達到1493億元,熱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3419元,比1978年增長99.4倍,熱作產業已成為熱區農民收入的重要支柱。五是熱作國際合作與交流不斷加強。2018年,全國熱帶作物產品進出口貿易額達到211億美元,比1978年增長約32倍,成為我國農業貨物對外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企業實際對外投資60多億元,建設或控股橡膠種植園200多萬畝、制膠廠85座。與10多個國際機構、3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起長期的交流與合作關系。1980年和2007年,我國先后加入國際橡膠研究與發展委員會、天然橡膠生產國聯合會。

(七)社會事業穩步發展。改革開放40年來,在大力推動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同時,農墾上下注重改善職工生活條件,提高社會保障水平,豐富文化生活,農墾社會事業取得長足進步。一是教育衛生事業全面發展。40年來,農墾教育衛生事業經歷了恢復調整、穩步發展、改革創新等階段。教育事業全方位推進,素質教育,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和職業教育協調發展,教育資源進一步優化,教學條件明顯改善,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公共衛生體系建設逐步增強,絕大多數墾區建立了三級醫療服務網絡,基本實現了“人人享有初級衛生保健”的目標。二是城鎮化建設初具規模。目前農墾系統已形成1547個小城鎮,場部集中居住人口732.8萬人,城鎮化率51.9%。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進程中,各墾區進一步加快居民區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建設步伐,職工住房條件不斷改善,涌現出一批農場職工新型住宅小區,成為墾區建設的一大亮點。三是扶貧開發成效明顯。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1991年農墾扶貧開發啟動后,中央資金累計投入47.15億元,完成中低產田改造、農田水利工程、人畜飲水工程、道路、輸電和通訊、農業科技開發、農產品加工、產業結構調整等方面的建設項目11000多個,200多個貧困農場實現整體脫貧。農場職工住房條件和人居環境極大改善。四是社會保障事業取得長足進步。社保、戶籍、低保等重大政策相繼出臺并逐步落實。農墾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機制進一步健全,截至2017年底,農墾企業在職職工、退休職工養老保險參保率分別達到92.4%、98.5%。五是農墾文化欣欣向榮。40年來,農墾宣傳文化工作始終圍繞黨在各個歷史時期的戰略部署和方針政策,服從并服務于經濟建設,積極配合全國農墾改革發展的重大決策,在農墾發展的不同階段,都充分發揮了自身優勢和農墾精神,反映了時代特征和農墾特色。農墾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成,文化作品百花齊放。目前,農墾有博物館、展覽館68個,圖書館(室)上千個,影院122家,電視臺53個,大大小小的文化館、文化廣場等文化場所3000多個,體育運動場所5600多個。

三、農墾改革開放的基本經驗

改革開放40年來,農墾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積累了寶貴的經驗。運用并總結這些經驗,不斷加以豐富和完善,對于實現農墾更好更快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農墾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堅持黨對農墾工作的領導,服務大局。農墾作為我國國有農業經濟的骨干和代表,始終把堅持黨的領導作為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堅持黨對農墾工作的領導,是深化農墾改革開放必須堅守的政治方向和政治原則。實踐證明,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準確把握農墾改革開放的方向,確保各項政策措施的貫徹實施,形成推動農墾改革發展的合力;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凸顯農墾企業的戰略定位,更好地發揮農墾在保障國家糧食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的中堅作用;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做到問題導向和底線思維相結合,學會用戰略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發展思維、底線思維看待農墾改革開放。堅持黨的領導,要發揮農墾各級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把加強黨的領導和完善公司治理統一起來,明確農墾企業黨組織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實現黨的政治優勢與現代企業制度的有機融合。農墾要始終圍繞國家戰略需要,服務于國家全局利益,堅決第一時間完成國家指令,充分發揮抓得住、調得動、應得急的國家隊作用,成為國家掌控農業產業的戰略力量。

二是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不斷創新體制機制。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貫穿農墾改革開放的主線。40年來,農墾不斷破除體制機制的藩籬,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大膽創新實踐,不斷豐富農墾經濟發展的理論和內涵,實現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從財務包干、放權讓利、推行各類責任制、搞活國企經營機制,到推行墾區管理體制改革,抓大放小,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從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改組組建和發展各類專業公司,實施并購做大做強,到推進劣勢企業退出,參與混合所有制改革,完成傳統國有企業的公司制改革,一路走來,農墾沖破計劃經濟體制的束縛,逐步確立了企業在市場的主體地位,實現從行政管理向資本管理的轉變、從傳統企業向現代企業的轉變。實踐證明,推進墾區集團化、農場企業化改革,既是在改革中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的具體體現,也是被歷史和實踐證明是正確的道路。這一方向既符合國有企業改革思路,有利于農墾更好服務國家戰略需要,又符合農墾發展實際,有利于破解農墾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必須毫不動搖地加以推進,努力實現農墾國有經濟同市場經濟的有效對接、農墾更好地與市場融合。

三是堅持推進農墾農業現代化,實現綠色高質量發展。現代農業是農墾改革開放的根基。一直以來,農墾以農為基,健全完善以職工家庭經營為基礎、大農場統籌小農場的農業雙層經營體制,突出抓好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農業經營體系三個重點,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引領現代農業發展。貫徹新發展理念,農墾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探索現代農業產業橫向拓展和縱向延伸,優化調整農業結構,促進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實現資源的高效集約利用,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愈走愈寬。實踐表明,推進農墾改革開放,發展現代農業,必須突出國有農場的主體地位,強化國有農場農業統一經營管理和服務職能,積極推進多種形式的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提高規模經營效益。大力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提升農業的良種化、信息化、機械化、標準化水平,健全完善市場化用工制度,持續提高農業資源利用率、土地產出率和勞動生產率。突出以農為主的產業導向,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引導發展新業態新模式,踐行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和品牌強農發展戰略,全力打造農墾農業全產業鏈經營模式,切實提升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四是堅持內外聯動,推動區域協調可持續。農墾在“強身健體”的同時,注重打破自我封閉格局和區域發展界限,加強農場之間、墾區之間、農場和地方之間的聯合聯營和合作共贏。實踐表明,立足自身優勢,實行資源、資本和產業的跨區域整合,是提升農墾經濟發展水平、做強做大農墾經濟的有效途徑。農墾要走出墾區謀發展,積極主動納入地方發展規劃,大力推進“一銜接、兩覆蓋”落地落實,實現與地方區域經濟的融合發展。要發揮優勢,以提供農業社會化服務、流轉農村集體土地、代耕代種代銷代加工、投資入股經營等方式,帶動農村新型經營主體和小規模農戶發展。要堅定地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農墾特點的跨國農業集團發展道路,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進一步拓展農墾發展空間。農墾是在開荒的基礎上建立和發展起來的,很多農場地處沿邊、沿江、沿湖等生態脆弱地區,要注重開發、利用和保護的有機結合,實現經濟、資源和生態的協調發展。

五是堅持因地制宜,統籌兼顧。長期以來,農墾兼具區域性、社會性特征,國有經濟和農業經濟相互交織,城鄉二元結構交錯。農墾改革既不能簡單照搬農村集體經濟做法,也不能等同于國有企業的基本做法。不同墾區和國有農場在管理體制、資源稟賦、發展水平等方面也存在較大差異性。因此,農墾改革始終強調分類指導、因地制宜;始終強調立足墾情,統籌協調各方利益,處理好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系;始終強調全面統籌,把握改革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全面系統而又積極穩妥地推進;始終把維護廣大職工群眾的利益作為農墾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實踐中,立足解決當地實際情況與共性難題相結合,采取先試點、在試點總結的基礎上,大力推廣成功經驗和做法,使生產關系不斷適應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需要。

六是堅持繼承和弘揚“艱苦奮斗、勇于開拓”農墾精神。農墾精神伴隨著農墾事業發展的全過程,通過一代代農墾人傳承弘揚,不斷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成為農墾事業發展的不竭動力。改革開放以來,農墾人克服困難、敢為人先,不斷推進農墾體制機制和各個領域的改革創新,鑄就了農墾事業新輝煌。在艱苦卓絕的創業和改革開放的實踐中逐漸形成并發展的農墾精神和農墾文化,承載著時代特點和行業特色,是農墾建設者綜合素質的集中反映,更是農墾系統的無形資產和無價之寶。弘揚農墾精神,創新農墾文化,是農墾適應新形勢,不斷完善自我,提高競爭力,加快改革發展的需要。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農墾肩負國家光榮歷史使命,任務艱巨,挑戰復雜,更需要堅持弘揚“艱苦奮斗、勇于開拓”的農墾精神,將農墾精神與時代精神相融合、農墾文化與時代文化相結合,準確把握農墾戰略定位和發展方向,加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堅持艱苦奮斗、迎難而上,勇于開拓、敢于創新。

四、進一步深化農墾改革開放的方向和重點

當前,國內外形勢發生深刻變化。從國內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在農業農村最為突出,工農、城鄉之間關系亟待調整,農業供給質量亟待提高,糧食安全面臨新的挑戰,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的要求更高,這些變化均對新時代農墾改革開放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農墾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示范帶動農業高質量發展、推進鄉村振興和農業對外合作等方面更好地發揮國有農業經濟的獨特作用。從國際看,世界經濟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農業合作與競爭日趨復雜,以傳統ABCD四大國際糧商為代表的跨國集團,利用其資本、技術和管理方面的明顯優勢,在全球范圍內攻城略地、占盡先機,并通過并購、合作和租賃等方式加速布局中國市場,導致我國部分農產品定價被少數跨國糧商掌握和主導,這些變化要求農墾加快打造農業領域航母步伐,引領我國農業對外合作,不斷提升我國農業國際競爭力。

面對新時代提出的新挑戰新要求,新時代農墾改革開放面臨如下挑戰和問題。一是農墾上下雖積極推進改革實踐,但思想還不夠充分解放,傳統習慣和舊的思維定式還比較頑固,政策創新的意識還需進一步強化。二是農墾雖然本質是企業,但認識把握市場規律,運用市場機制,優化資源配置,培育核心競爭力的能力還需進一步提高。三是農墾雖然體量大、企業多,但與國際大型農業企業相比,大而不強、多而不優的問題比較突出。四是農墾雖然歷史悠久,但“政策邊緣化”問題突出,許多國有農場沒有納入國家農業支持和民生改善政策覆蓋范圍,一些地方政府編制規劃時沒有將農墾納入其中并同步組織實施。五是農墾雖然對外開放和合作開展較早,但適應國際經營的高級人才比較匱乏,企業經營機制還不能完全適應境外投資需要,對外合作領域還需進一步拓寬。

面對國內外發展環境的深刻變化,農墾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更加堅定地深入推進管理體制機制改革,更加積極地投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更加主動地深度參與全球農業競爭與合作,成為“國家關鍵時刻抓得住、用得上的重要力量”。

(一)順應鄉村振興戰略需求,全力推進農墾融合發展。《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提出,發展壯大農墾國有農業經濟,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農墾企業集團。一方面,要努力培育更多資產實力雄厚、產業布局健全、競爭能力較強的大型農業企業集團,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強有力的產業支撐,另一方面,要提高農墾制度供給能力,完善大農場統籌小農場的經營機制,發展股份制、公司制等農業經營方式,提升農墾農業市場化、組織化、規模化、產業化生產經營水平,推進農墾企業“走出墾區”,與農村融合發展;落實“規劃同步實施,政策全面覆蓋”要求,推動墾區真正融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二)加快“大基地、大企業、大產業”建設,服務“中國糧食,中國飯碗”戰略需求。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為核心,著力打造農墾現代農業的大基地、大企業、大產業,服務“中國糧食,中國飯碗”戰略需求。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耕地質量保護,加快建設高標準農田,推廣應用農業生產先進技術,鞏固、提升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生產能力,建設一批穩定可靠的農墾大型糧食、棉花、糖料、天然橡膠、牛奶、肉類、種子、油料等生產基地,確保成為國家始終在關鍵時刻抓得住、用得上的重要力量。

(三)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發揮農墾骨干引領作用。著力推動農墾農業綠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切實發揮農墾在現代農業建設中的骨干引領作用。加強農墾農業綠色優質高效技術的集成、創新、示范與推廣,總結集成綠色發展模式,不斷提升農墾綠色發展水平和示范引領作用。全面提升農墾農業發展質量,建立健全農墾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加強生產經營全過程質量控制和監管,探索新模式、新業態,提升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水平,發揮農墾質量興農引領帶動作用。大力實施農墾品牌戰略,規范推進中國農墾公共品牌建設,加強品牌傳播與管理,擴大中國農墾公共品牌影響力,推進品牌名片向品牌“明利”轉化。

(四)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提升農墾國際合作融入水平和國際競爭力。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優化農墾對外合作布局,做強農墾跨國企業,為提升我國農業競爭力作出農墾貢獻。圍繞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統籌規劃農墾對外合作區域和發展重點,加強與沿線國家合作,布局建設一批糧食、天然橡膠、乳品等重要農產品的境外基地。以資本為紐帶,加大農業全產業鏈的對外投資合作,探索農墾對外投資、科技、人才、市場、援外等合作新機制,全面提升農墾對外合作交流水平。

(五)深化墾區集團化農場企業化改革,夯實振興農墾體制機制基礎。堅定不移地以墾區集團化、農場企業化改革為主線,深化改革,不斷發展壯大以資本為紐帶的現代農業產業集團。進一步完善集團化墾區母子公司管理體制,加強優勢資源的聚集和整合,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和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大力培育主導產業,做強做優做大產業公司和國有農場子公司。推進國有農場歸屬市縣管理墾區的資源資產整合,發展壯大區域性、專業化企業集團。進一步深化農場企業化改革,大力推進農場經營管理體制創新,增強農場資產資本經營能力,不斷強化農場的市場主體地位。加大中央直屬墾區改革力度,加快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現代農業企業集團。

(六)堅持加強黨的領導和建設,提升改革開放的向心力、凝聚力與戰斗力。充分發揮農墾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把堅持黨對農墾企業的領導與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有機結合,把黨的領導落實到農墾企業公司治理結構中。加強思想建設,教育引導黨員牢固樹立“四個意識”,踐行“兩個維護”,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切實加強各級農墾基層黨組織建設,堅持農墾改革開放方向,保持政治定力,牢牢把握工作重心,保證和監督各項政策的貫徹實施。大力弘揚“艱苦奮斗 勇于開拓”的農墾精神,在繼承中創新發揚農墾文化,為農墾改革開放事業提供不竭的精神動力。

責任編輯:經濟研究處

本網為非營利性網站,轉載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來電、來函與我們聯系。
?
主辦單位:中國農墾經濟發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南路96號農豐大廈 郵編:100122
京ICP備11035685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4728號
   
  • <tt id="mbawc"><big id="mbawc"><input id="mbawc"></input></big></tt>
  • <samp id="mbawc"><rt id="mbawc"><input id="mbawc"></input></rt></samp>
    <fieldset id="mbawc"><table id="mbawc"><kbd id="mbawc"></kbd></table></field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