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片在线观看免费观看高清电影,国产尤物精品视频,久久er热在这里只有精品66,CAOPORN免费视频国产

“我的農場·我的故事”三十三:無邊蔗海說豐收

時間:2022-06-01 作者:林武賢 來源: 點擊次數:12224

“收獲調頻廣播電臺,FM96.8兆赫,聽眾朋友,晚上好!今天是1990年8月2日,星期四……”機關大樓的大喇叭里傳來熟悉悠揚的前奏曲,伴隨著播音員字正腔圓的聲音輕快地飄送出來,無論是機關還是生產隊,有特定小收音箱的單位和家庭都可以同步收聽。廣播站每天除了播報國內外時事新聞、佳作欣賞、養生小妙招,還有農場喜聞樂見的好人好事、生產工作者先進事跡,更有最新推出的港臺歌曲,打開了大家探尋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

此時正在放暑假的我,站在機關大樓的頂層極目遠眺:遠處的甘蔗林和菠蘿地生機勃勃、長勢喜人,在夕陽的照耀下籠上了一層金暉;清澈的站偃河兀自緩緩地流淌,河畔的防風林在微風的吹拂下輕輕地搖擺;收工的人們回到家中,開始了晚餐前的忙碌,不一會家家戶戶的煙囪便升起了裊裊的炊煙,如詩如畫的情景讓我的思緒飛揚……

我們出生成長的這片紅土地,地處雷州半島,是由原生產建設兵團七師七團改制而成的廣東省國營收獲農場。雷州半島,曾經被描述成“蠻荒瘴疫之地,赤地千里之鄉”,經過脫下軍裝屯墾華南的林一師和林二師艱苦卓絕的奮斗以及父輩墾荒人持之以恒的接續開疆拓土,從我記事起,我們的家園早已遍布郁郁蔥蔥的橡膠林和茶油林。

我還在上托兒所時,農場就通上了電。我們生產隊還有小學,適齡兒童個個背著小書包上學,哥姐也在那所學校就讀。

學校的操場,是我們課后嬉戲玩耍的絕佳場所,不是追逐打鬧就是用壘好的草垛做掩護玩捉迷藏,直到夜幕降臨,媽媽們呼喚孩子們回家吃飯,大家才依依不舍地“鳴金收兵”、相約明天再戰。

每當夏季來臨,生產隊的孩子們總會舉行別開生面的游泳比賽,各家各戶的男孩是參賽選手,女孩則是助威兼觀眾。只聽一聲令下,男孩們如離弦的弓箭飛出,水庫里一陣水花飛濺,大家你追我趕地游到對岸吃熟透的楊梅,我們女孩則在水庫邊聲嘶力竭地加油吶喊,并翹首企盼他們的“戰利品”。終于,游泳健將們歸來了,嘴里銜著幾枝楊梅,我們已經無心考究勝負,迫不及待地把紅得發紫的楊梅扔進嘴里了,那股酸酸甜甜的味道啊,讓人回味無窮、思念至今!

放映露天電影的三輪車開進生產隊,仿佛是天大的喜事似的,大家早早地奔走相告。沒等放映幕拉開,人們已用小板凳霸占好位置;電影還沒放映,大人們已經聊得如火如荼,孩子們也玩得熱火朝天,大人們聊什么、電影呈現什么畫面我已記不清楚,玩累的我早已倒在媽媽懷里睡著了……

后來我們家搬到了機關。父母仍然忙忙碌碌,一刻也不得閑。下班后不是開墾荒地種菜、種木薯、種番薯,就是淋水澆肥養豬養雞,我們課后也跟著一塊劈柴、剁番薯葉、刨木薯,大家一起勞作,歡聲笑語,其樂融融。直到有一天午后,學校派家庭報告書,父親剛好在家,接過來一看,才驚訝地發現他的小女兒已經讀到小學四年級了……之后,我去湛江上學,姐姐高中畢業來到農場的宣傳科,當上了農場的廣播員。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下,她工作兢兢業業,得到了領導同事們的贊揚。

“我場濱河隊職工楊海,在‘為振興農墾經濟建功業’的評選過程中,被評為‘青年經營管理能手’。他是我們全場職工學習的榜樣……”大喇叭里響起姐姐的聲音,把我飄飛的思緒拽回。

楊海,這個名字早已如雷貫耳,農場職工對于他的事跡更是耳熟能詳。他是廣西玉林人,來農場的時候只有18歲,文化程度雖然不高,但他敢于開拓、銳意進取。經過不斷的實踐摸索,積累了大量的種植知識和經驗,取得了好的效益,是農場率先進入“萬元戶”行列的年輕人。1985年,國家為了搞活農墾經濟,提高經濟效益,鼓勵興辦職工家庭農場。他積極響應號召,瞅準機會、充滿自信逐年加大承包力度。1990年,他的家庭農場已經承包隊里150畝土地種植甘蔗、50畝土地種植菠蘿。他與妻子起早摸黑、披星戴月,對甘蔗、菠蘿的選苗、種植、除草、施肥進行一系列科學的管理,經濟效益更是芝麻開花節節高。榮譽也接踵而來,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五一勞動獎章”,還作為人大代表去北京參加人大會議,代表農場職工發聲,這簡直是一種無尚榮光,楊海憨厚地笑了:“榮譽是國家農場給的,我只是一個農場職工,只有做好自己的本分,并且把自己的種植經驗傳授給大家,讓越來越多的職工富起來,才能對得起國家和農場的托付。”這也許就是農墾人的初心和使命吧。我敬佩他的勤勞質樸、勇于擔當,立志好好學習,將來也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光陰似箭,時間一晃過去了整整三十年,歲月改變了青春的容顏,卻帶不走我對故土深深的思念之情。當我今年再次踏上這片魂牽夢繞的紅土地,發現農場由于美麗鄉村建設已經越變越美,越變越宜居:綠樹掩映下,碧水湖畔,一幢幢小高層拔地而起;道路寬闊整潔,職工們出行也開上了小汽車,去縣城也就是一腳油的事情;學校蓋起嶄新的教學大樓,教室寬敞明亮,田徑場鋪上了塑膠跑道;甘蔗、菠蘿也采取機械化種植,既節約勞動力、也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再次見到仍然扎根農場的楊海,他皮膚黝黑、兩鬢斑白,已近花甲之年,但仍然聲音洪亮、精神矍鑠。我贊嘆他對農墾事業的堅守,他笑著說:“哪里哪里,我年紀大了,想再大面積承包也做不來了,退休之后我就要跟隨兒女去廣州享享福了。我們濱河隊的金希望現在真不得了,有資金和技術支持,有公司黨委和生產隊黨支部的關心引領,他現在承包的甘蔗有300多畝呢,還住上了小別墅,開上了小汽車。只要能吃苦、肯鉆研,農場也是創業的好地方,職工一樣可以實現致富夢!”

夕陽西下,華燈初上,職工們或在廣場上跳舞、或在球場上打球。我贊揚他們懂得愛惜身體,他們個個笑呵呵地說:“身體健康才是自己的靠山啊!”我不由得點頭稱贊,既有欣慰,也有自豪。

徜徉于新修建的站偃河畔,春風輕拂,空氣中流淌著新收割的蔗林獨特的清香,看著職工們臉龐洋溢的笑容,就該知道今年又有一個好收成。無邊蔗海,正向人們訴說著一個個關于豐收的故事……


文字編校:殷甦雪


責任編輯:農墾經濟研究會

本網為非營利性網站,轉載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來電、來函與我們聯系。
?
主辦單位:中國農墾經濟發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南路96號農豐大廈 郵編:100122
京ICP備11035685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4728號
   
  • <tt id="mbawc"><big id="mbawc"><input id="mbawc"></input></big></tt>
  • <samp id="mbawc"><rt id="mbawc"><input id="mbawc"></input></rt></samp>
    <fieldset id="mbawc"><table id="mbawc"><kbd id="mbawc"></kbd></table></field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