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片在线观看免费观看高清电影,国产尤物精品视频,久久er热在这里只有精品66,CAOPORN免费视频国产

當前位置:   政策與改革 > 理論探討

把農業建成現代化大產業:內涵、基礎與路徑

時間:2024-12-30 作者:孔祥智 趙雪嬌 來源:《河北學刊》 點擊次數:6119

摘  要: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把農業建成現代化大產業,明確了中國農業產業發展的方向。把農業建成現代化大產業與農業農村現代化、鄉村振興等目標相輔相成,是建設農業強國的重要手段與前提。通過對馬克思主義經典理論及對恰亞諾夫的農民經濟理論的辯證思考與總結可知,現代化大產業切合馬克思主義經典理論關于現代農業的方向判斷,又充分吸收了恰亞諾夫的小農觀點,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進一步分析比較中國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的發展情況可知,當下中國農業產業發展還存在許多弱勢和短板,要將農業建成現代化大產業,需要進一步落實“大農業”、實施“大科技”、貫徹“大開放”、踐行“大融合”。

關鍵詞:農業;現代化大產業;大農業觀;農業產業化;馬克思主義理論;勞動消費均衡論

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提出:“堅持產業興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加快構建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并舉、產加銷貫通、農文旅融合的現代鄉村產業體系,把農業建成現代化大產業。”把農業建成現代化大產業,顧名思義,既代表實現 “現代化”,又要把農業產業做“大”。“現代化”不必多說,早在1954年中國就已經制定了實現農業現代化的目標,而“大產業”的概念卻是在實踐中被不斷拓展和推廣的。事實上,大產業的“大”不僅僅指空間規模的大,比如構建現代化“大企業”“大工廠”“大基地”等,它還具有多個維度的內涵,包括農業功能的拓展、產業鏈的延長、價值鏈的提升、經營體系的完善等等。把農業建成現代化大產業的提出體現了中共中央對新發展階段的深刻把握,是新發展理念在農業產業中的貫徹落實,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保障,同時也是把中國建成農業強國的基礎和前提,為實現中國農業現代化指明了方向。

一、深入理解把農業建成現代化大產業的內涵

(一)把農業建成現代化大產業的戰略定位

理解現代化大產業的內涵與要求,首先要明確現代化大產業在中國農業發展戰略中的定位。一直以來,實現農業現代化是中國農村工作的主要目標,尤其在中共十八大以后,農業問題成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2012—2016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連續強調農業現代化問題,2017年,中共十九大首次明確將“農業現代化”與“農村現代化”相結合,提出“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同時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標志著中國農業與農村發展進入了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與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目標相輔相成,“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為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工作提供了抓手。在此基礎之上,2022年,中共二十大進一步提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戰略目標,要將中國農業打造成具有高水平國際競爭優勢的產業。2023年9月,習近平在黑龍江考察時指出,要以發展現代化大農業為主攻方向,加快建設現代農業大基地、大企業、大產業。2023年10月,習近平在江西考察時提出,推進農業產業化,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堅持產業興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把農業建設成大產業。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堅持產業興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加快構建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并舉、產加銷貫通、農文旅融合的現代鄉村產業體系,把農業建成現代化大產業。”

如何看待把農業建成現代化大產業與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實施鄉村振興、建設農業強國這幾個農業戰略之間的關系?從本質上來看,把農業建成現代化大產業是以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為基礎的,它既與建設農業強國有著一致的目標,也是建設農業強國的前提。當然,現代化大產業更加強調農業產業維度的提升,通過深入發展農業產業化提高農業生產力,完善小農戶與大市場的聯結機制,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從實現的順序來看,到2050年,鄉村振興與農業農村現代化同步實現,在此基礎之上把農業建成現代化大產業,進而建設農業強國。

現代化大產業與當下的農業產業發展模式有什么聯系?創新之處在哪里?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強調,“以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提升鄉村建設水平、提升鄉村治理水平為重點,強化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強化農民增收舉措,打好鄉村全面振興漂亮仗,繪就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畫卷,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更好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其中,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是鄉村建設的基礎和核心。1990年代,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從山東濰坊起源并得以在全國推廣,自此中國農業產業發展進入新階段,農業產業的上下游開始貫通,農業產業組織開始向多元化、多功能方向發展,上下聯結的農業經營體系逐漸形成和完善。“農業產業化是我國農業經營體制機制的創新,是現代農業發展的方向”,而“把農業建成現代化大產業”既是農業產業化發展到更深層次的表現,又是農業產業化概念在新時代的拓展。現代化大產業不僅僅關注農業產業發展布局,同時也是農業可持續、人的全面發展、經濟與文化融合、小農戶與農業現代化有效銜接等維度的有機結合。

(二)現代化大產業的內在要求

把農業建成現代化大產業,要充分借鑒世界發達國家發展農業產業和建設農業強國的經驗,還要結合中國的國情農情,體現中國特色。首先,中國是一個農業人口大國。2021年,農、林、漁業勞動人數占勞動總人數的23.97%,遠高于美國(1.7%)、日本(3.2%)等農業現代化國家,因此現代化大產業要解決好農民素質提升與收入提高等關鍵問題。其次,中國還是一個農產品需求大國、進口大國。2023年,中國農產品貿易逆差1351.8億美元,其中谷物進口額208.0億美元。伴隨城鄉居民收入的提高,中國農產品消費結構正在經歷轉型,食物綜合自給率呈現不斷下降的趨勢,加之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現代化大產業必須穩固國內食物安全。最后,中國是以小規模家庭經營為主的國家。2022年,經營耕地在10畝以下的農戶占總農戶數量的74.6%,農戶戶均經營面積在7.5畝左右,小規模經營難以應用現代化生產技術,故要將小農戶組織起來,現代化大產業必須要解決好與小農戶有機銜接的難題。具體來講,要將中國農業建成現代化大產業,有以下六個內在要求:

1.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強

建成現代化大產業的首要目標是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的供給。中國的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而要滿足14多億人口的食物消費需求,必須以大產業之“大”為統領,充分挖掘各類農業資源價值,促進國土資源的全面綜合開發利用,構建起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結合、動植物微生物并舉的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當然,其前提就是要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完善種糧補貼和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擴大保險覆蓋范圍,全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此外,還要推動農業種養、加工、流通等全環節一體發展,全力提升全產業鏈價值,提高農產品質量,生產出符合城鄉居民生活需求的質量安全、品種豐富的農產品,滿足居民消費結構轉型升級的要求。

2.農產品供應鏈完整且功能完善

現代化大產業應該具備農業產前、產中、產后完整的產業鏈條,包括農業生產資料供應、農業技能培訓、農業資金供給(農業金融)、農業機械服務、農產品烘干貯藏、農產品初級加工和深加工等環節,保障實現從田間到餐桌的全覆蓋。同時,配備專業化、規范化的經營主體、市場和產業體系,運用工業化理念,商業化、營銷化的管理模式。農村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程度要進一步加深,實現農業與文化旅游、電子商務、數字金融等二、三產業的融合,打造出新產業、新業態。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農業回報率的提升,農業的多功能性才能得到充分挖掘。

3.農業資本有機構成高

資本有機構成指的是生產過程中不變資本與可變資本的比例,具體指單位勞動力配備的物質生產資料。顯然,資本有機構成數值越大,也就意味著單位勞動力占用的生產資料的數量越多,代表農業現代化的水平越高。把農業建成現代化大產業意味著中國農業資本有機構成達到更高的水平。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農業資本有機構成總體呈上升趨勢,但隨著機器對人工替代程度的加深,農業勞動力的外流也在不斷加劇,成為制約農業現代化發展的瓶頸。加之城鎮化與人口老齡化,農村勞動力的進一步流失難以避免,因此加大機械技術的研發和現代化物質裝備與生產資料的投入,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前提。

4.科技應用水平高

把農業建成現代化大產業意味著中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以及科技成果轉化率的進一步提升,在農業生產中廣泛應用現代科學技術。這里的現代科學技術,既包括生物技術等促進動植物生長的技術,也包括旨在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的大數據、智慧農業等新技術。目前,現代化科學技術在中國農業中的應用尚不足。現代化大產業意味著現代化農業應具備梯次分明、分工協作、適度競爭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形成技術創新通道;具備完善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科技創新成果考核機制以及補貼機制;配備一批能夠熟練掌握并示范運用智慧農業、數字生態園區等先進生產科技的高素質經營主體。只有在農業科技領域不斷取得核心前沿技術突破,才能在國際上處于領先地位。

5.農業經營體系功能強

現代化大產業需要有現代化的農業經營體系,包括農業生產體系和社會化服務體系,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大國小農是中國的基本國情,到2022年,中國經營耕地在10畝以下的小農戶仍占85%以上。依據中國國情,現代化的農業經營體系要形成以小農戶為基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重點、社會化服務為支撐的現代化高素質農業生產經營隊伍,以及以公共服務機構為依托、合作經濟組織為基準、龍頭企業為引領、其他社會力量為補充的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此外,農村集體經濟以及供銷體系的功能得到充分發揮,搭建起各類新型經營主體與小農戶之間的合作橋梁,深化農業縱橫向分工,實現風險共擔、利益共享。

6.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高

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是現代化大產業的題中應有之義。習近平曾提出,“要像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耕地”。因此,建成現代化大產業需要進一步提升耕地質量,促進農田永續利用;建成農業高效用水用肥技術體系,減少資源浪費,改善農業農村環境;發揮科技創新在農業生態方面的引領作用,廣泛應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強化水質檢測;切實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解決農村突出的環境問題;建立完善的生態補償機制,增強農業發展綠色制度供給,以“千萬工程”為目標引領,打造萬千美麗鄉村,將農業生態優勢作為產業發展的突出優勢,融合二、三產業,突破農業高質量發展瓶頸、實現綠色生態農業轉型。

二、把農業建成現代化大產業:理論分析與現實基礎

如何建設現代化大產業,可以從理論與現實中尋找邏輯起點。一方面,馬克思主義經典理論為我們提供了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中共十八大以來,我們在長期探索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了以小規模家庭經營為主體的現代農業理論。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利用統計數據對當下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進行比較分析,進而發現當下農業發展中的短板弱勢,能夠幫助我們更加精準地提出建設現代化大產業的路徑。

(一)理論分析:基于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恰亞諾夫農民經濟理論的辯證思考

1.馬克思主義對現代農業的思考

馬克思和恩格斯總結了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規律,對農業發展的趨勢以及現代農業特征作了深刻的闡述。首先,馬克思認為,現代農業是以大機器、規模化的生產方式為特征的農業。“我們需要的是日益增長的生產……一切現代方法,如灌溉、排水、蒸汽犁、化學處理等等,應當在農業中廣泛采用。但是,我們所具有的科學知識,我們所擁有的耕作技術手段,如機器等,如果不實行大規模的耕作,就不能有效地加以利用。”馬克思指出,事物是普遍聯系的,工業革命的發展,機械化的推廣會在產業之間蔓延,而傳統的自給自足的農業生產方式嚴重束縛了生產力的發展。其次,馬克思認為,勞動與生產資料的分離是資本主義發展的必然趨勢,社會主義的任務是要將土地所有權收歸國有,由國家來保障小農的權益,實行在合作社基礎上的共同生產。在《資本論》中,馬克思指出:“合理的農業所需要的,要么是自食其力的小農的手,要么是聯合起來的生產者的控制。”再次,農業發展尤其要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馬克思重視強調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他在闡述勞動的本質以及異化勞動和私有財產的產生時強調:“人靠自然生活。這就是說,自然界是人為了不致死亡而必須與之處于持續不斷的交互作用過程的、人的身體……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農業的生產必須重視與生態環境的相協調,恩格斯在寫給俄國民粹派理論家尼·弗·丹尼爾遜的信中認為:“關于這種驚人的經濟變化必然帶來的一些現象…….不過所有已經或者正在經歷這種過程的國家,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情況。地力耗損—如在美國;森林消失—如在英國和法國……氣候改變、江河干涸在俄國大概比其他任何地方都厲害。”最后,城鄉分離是社會分工的必然,而隨著分工的進一步發展,還會走向融合。“物質勞動和精神勞動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鄉村的分離。”而社會分工的進一步發展導致貧富差距的拉大,同時與人的自由全面的發展相違背。“只有使工業生產和農業生產發生緊密的聯系,并適應這一要求使交通工具也擴充起來……才能使農村人口從他們數千年來幾乎一成不變地在其中受煎熬的那種與世隔絕的和愚昧無知的狀態中掙脫出來”。

總的來看,馬克思主義關于現代農業的構思可以概括為:規模化、集體化、合作化、可持續化,同時充分運用現代化生產技術。把農業建成現代化大產業,是馬克思理論在新時代的中國化。然而,關于現代農業中小農如何存在與發展的問題,馬克思并沒有提出具體可行的方案。中國是一個以家庭經營為主的農業大國,解決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的銜接問題是構建現代化大產業的應有之義。而恰亞諾夫的農民經濟理論提供了分析和解決這一問題的新視角。

2.恰亞諾夫關于小農與現代農業銜接問題的見解

1861年,俄國在經歷了農奴制改革以后形成了數量龐大的獨立的農民家庭經營主體,此后“小農”融入現代化發展的問題得到俄國學術界的廣泛討論。彼時俄國農民思想的主流是列寧的小農理論,認為小農生產是落后的,趨于消亡的。而組織—生產學派的代表人物恰亞諾夫則提出了不同于“主流觀點”的小農均衡論,該理論在俄國實行全盤集體化的時期遭到了抨擊。后來,由于“綠色革命”促進了農業的普遍發展,1960年代學術界開始更加關注小農經濟,并一度出現了“恰亞諾夫熱”,直至今日,恰亞諾夫的小農均衡論常被拿來與經典馬克思主義比較討論。恰亞諾夫的兩個主要觀點:一是包含勞動消費均衡論和家庭周期說在內的微觀農民理論;二是合作化、適度規模、縱向一體化的農民改造論。恰亞諾夫認為,農戶家庭與資本主義農場有明顯的區別,農戶家庭經營具有內在的穩定性,能夠抵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勞動消費均衡論中,恰亞諾夫跳出了古典經濟學有關“經濟人”的假設,認為農戶是生產與消費的雙重決策單位,家庭經濟的目標并非簡單的利益最大化,而是在收入與閑暇之間尋找平衡。家庭人口結構(勞動人口與非勞動人口的比率)是影響農民決策的重要因素,擁有不同人口結構的家庭之間勞動的邊際產量是不同的。事實上,恰亞諾夫的理論包含的諸多假設與中國的實際情況并不相符(比如土地可以隨意擴張),但該理論說明了家庭經濟與資本主義經濟的差異,論證了家庭經濟存在的歷史必然性。在此基礎之上,恰亞諾夫提出了在合作化基礎上發展縱向一體化的政策主張。

基于家庭經濟不同于資本主義農場的種種特性,追求“橫向一體化”、將土地集中到大土地所有者手中在當時的俄國并不現實,恰亞諾夫認為農民家庭經濟需要通過以合作社為載體、實施縱向一體化的方法融入到社會主義生產當中。從俄國當時的實際情況來看,資本主義在農業中的發展更多地呈現出縱向一體化的形式,這種方式更有利于資本家榨取農民的剩余,使農民成為資本的勞動附庸而失去勞動的自主性。因此,恰亞諾夫認為:“要將規模經濟、工業化和國家計劃的要素引入小農經濟之中,只有通過合作社集體化的方式,逐步地、漸進地將產業化生產的特定環節從單個農戶中剝離出來,并將其組成公共企業。”對于適宜規模化生產經營的環節,比如加工、機械化作業、銷售運輸等等要以服務等手段集中組織起來,而將更適合小規模生產的環節交由農戶家庭負責。

恰亞諾夫的理論對于以小規模農戶為主的國家有較強的指導意義。中國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本質上就是采用縱向一體化的形式實現小農戶與市場的對接,且中國在實踐中形成了“公司+合作社+農戶”“公司+基地+農戶”以及合作社創辦加工企業等多樣化產業化經營模式,拓展了縱向一體化發展的形式。中央一號文件中提出要構建現代化、多元化的生產經營體系,目的是搭建起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的橋梁,實現更深層次的縱向一體化。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把農業建成現代化大產業也是遵循縱向一體化的發展路徑,強化農業產業鏈條的縱向合作與聯合,結合各地的實際情況,鼓勵小農戶加入、創辦合作社,合作社進一步創辦下游企業,構建更緊密的縱向一體化模式。但也應該看到,社會化服務也能夠把各類農業生產要素集中在一起,實現規模經濟,又可以回到馬克思、恩格斯所構想的農業改造和發展路徑。因此,中國把農業建成現代化大產業的路徑是以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理論為基礎,充分汲取恰亞諾夫理論中的合理成分,同時符合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現代農業發展的大方向。

(二)現實基礎:基于農業現代化指標的比較分析

農業現代化一直是中國“四化”中的弱勢和短板。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的農業發展進入新時代,城鄉融合發展戰略的實施,逐漸補齊農業現代化短板。2016年,國務院發布《全國農業現代化規劃(2016—2020年)》,分析了農業現代化面臨的挑戰、部署農業現代化的戰略安排,并提出要建立農業現代化監測評價指標體系。期間,許多學者按照規劃要求建立衡量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的指標體系,并對農業現代化水平進行測算。近幾年的研究結果顯示,中國農業現代化實現程度已達到80%。

2015年,習近平參加十二屆人大第三次會議吉林代表團審議時指出,要突出抓好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現代農業生產體系、現代農業經營體系三個重點。此后的政策文件中多次強調“現代化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的構建,許多學者在構建現代化評價指標體系時也以三個體系的發展水平為重點參考維度。通過對三個體系的縱向、橫向比較,能夠幫助了解中國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階段以及存在的突出短板,為理解現代化大產業提供依據。

1.農業產業體系比較分析

構建現代化農業產業體系所要解決的是農業資源要素配置和農產品供給效率提升的問題。現代農業產業體系代表產業橫向拓展和縱向延伸的有機統一,是現代農業整體素質和競爭力的顯著標志。產業體系是對農業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綜合考量,本文僅從糧食生產穩定性、糧食對外依存度、農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等角度進行分析。

從糧食產量來看,2022年,中國糧食產量達到69541萬噸,相比上年增長1.29%,實現2018年以來的六連增。2022年,人均糧食占有量486.15公斤,相比上年增長0.55%,超出國際糧食安全線(人均糧食占有量400公斤)86.15公斤。2004年以來,除了2016年和2018年兩個年度略低于上一年之外,其余年份均高于上一年,保持了20連豐的良好態勢,這在歷史上是罕見的。

從糧食自給率來看,2022年的數據顯示,中國三大主糧實現高水平自給,小麥、稻谷的自給率在98%以上,玉米自給率達到96%;肉蛋奶的食物自給率水平較高;植物油、大豆自給率低,2022年大豆自給率僅為18%。隨著城鎮化和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中國居民對于肉蛋奶的未來消費需求會進一步提高,并引發飼料糧需求的提高,使得中國糧食安全局面進一步趨緊。因此,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首要任務是進一步保障食物供給的安全。

從糧食進口狀況來看,中國糧食進口量持續增長。2023年,中國累計進口糧食16196.4萬噸,同比增長11.7%,但比2021年(16453.9億噸)有明顯降低。三大主糧中進口量最大的為玉米,2023年,玉米進口量2712.92萬噸,同比增長31.54%,比2021年(進口量2835.10萬噸,同比增長為152.17%)進口量和增速都明顯減緩,可見中國的糧食供應鏈韌性有所增強。通過國家間的橫向比較可以看出,農業現代化與是否為農產品進口國家并沒有必然的聯系,德國、意大利、以色列等國家盡管已經達到農業強國的水平,但目前仍為谷物進口國家,其領先的農業發展水平主要源自特色農業產品的出口競爭優勢。因此,把農業建成現代化大產業、把中國建設成為農業強國,一是要進一步提高農產品供應鏈韌性,二是要在貿易逆差存在的前提下盡可能提高農產品的出口競爭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農產品品牌。

從農民收入情況來看,2012—2022年之間中國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率為9.15%,對應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年均增長率為7.21%,農村居民的收入增長快于城鎮居民。然而,城鎮與農村居民之間仍然存在較大的收入差距,2022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農村居民的2.45倍。鑒于中國的農業勞動人口占比遠高于農業現代化國家(前文提到,中國農業勞動力占比近23.97%,而農業現代化國家基本在10%甚至5%以內),解決農民收入問題是中國農業現代化的重點也是難點,建成現代化大產業則要通過做大農業產業,提升農產品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構建多元化經營體系來多方面提高農民收入。

2.農業生產體系比較分析

現代化農業生產體系意味著先進生產手段和生產技術的有機結合,重點解決的是農業的發展動力和生產效率問題。構建現代化農業生產體系能夠使得一個國家的農業生產率突破自然條件的限制,實現生產力的高效提升。考察現代化農業生產體系建設情況,可以從農業生產率、農業科技貢獻率、農業信息化率、農業機械化率以及農業資本有機構成等幾個核心指標出發。此外,生態可持續性也是生產發展的重要考量維度,本文此以農藥化肥投入水平考察農業生態發展情況。

首先,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勞動產出效率和土地產出效率都實現了大幅度的提高。按照農業勞動生產率=農林牧漁產業增加值/第一產業從業人數,農業土地生產率=農林牧漁產業增加值/耕地面積的計算方法,2022年中國勞均農林牧漁業增加值達到52416.01元,2012—2022年間的年均增長率為10.22%。然而,根據世界銀行的公開數據,2019年美國勞均農林漁業增加值是中國的17.84倍,日本是中國的3.17倍。從土地生產率來看,2012年中國每公頃耕地的農林牧漁增加值為37423.76元,到2022年達到7256811萬元,年均增長率為6.85%。從國際間的比較來看,中國的土地產出效率處于世界領先水平。

其次,2012年以來,中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農業信息化率(以互聯網普及率表示)以及農作物綜合機械化率都有了較大的提升(如表1所示)。2022年,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已達到62.4%,但距離發達國家水平(80%以上)仍有很大的差距。進一步考察中國農業的物質裝備和投入水平可知,2021年中國的勞均農業固定資本為910美元/人,澳大利亞是中國的36.41倍,美國是中國的24.29倍,日本是中國的5.97倍,前兩個國家為當下的農業強國,日本雖尚未達到農業強國水平,但已實現農業現代化。由此可見,中國的農業物質裝備水平仍然較低。想要建成現代化大產業意味著必須加大農業物質資本投入,增加科學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以科技創新為引領,提升農業生產力水平。

最后,提高生產力的同時還要保障生產過程的綠色可持續。從中國化肥農藥投入量來看,2012年以來中國化肥、農藥減量工作取得明顯成效。農業施用量在2013年左右開始負增長,化肥施用量從2016年開始保持負增長。然而,當前中國化肥畝均用量仍遠高于發達國家水平,2021年,中國畝均化肥用量為37481千克/公頃,美國的相應指標為128.74千克/公頃。因此,構建現代化大產業還要進一步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建設推廣農業生態園區,從源頭保障農產品的安全,提高農產品質量,保持地力,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

3.農業經營體系比較分析

現代農業經營體系表現為現代農業經營主體、組織方式、服務模式的有機組合,重點解決的是“誰來種地”和經營效益的問題,要求農業組織化程度達到現代化的水平,最終形成適應現代化生產力發展水平的新型農業生產關系。本文用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的發展規模、農業社會化服務發展水平、農產品加工業產值等指標進行分析。

首先,2012年以來,中國經營規模在30畝以上的農戶數量占比明顯上升,2022年經營規模在30畝以上的農戶占比4.17%,相比于2012年提高了0.76%;2022年,全國土地流轉率36.73%,相比于2012年提高15.49%,說明全國土地流轉工作穩步推進。值得關注的是,中國30畝以下的農業經營戶仍占絕大多數。其次,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勢頭良好,表現為數量持續增多、產業結構不斷優化。2023年,中國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數量達到1952個,農民合作社數量達到221.60萬家,組建聯合社1.5萬家,家庭農場數量達到近400萬個,其中從事生豬產業的家庭農場和合作社數量同比增長17.1%、1.9%。最后,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不斷完善。2022年,中國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產業占農林牧漁總產值的比重達到5.6%,同比增長5.6%。此外,2023年,中國開展社會化服務的組織數量超過107萬個,服務小農戶9100多萬戶。總的來看,當下中國已初步具備以小農戶為基準,新型經營主體引領帶動,土地流轉與社會化服務有序發展的局面。

此外,中國農產品加工業發展迅速。2022年,中國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超過19萬億元,達到農業總產值的2.52倍,該比值在2016年僅為1.65,但與發達國家(4倍)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農產品加工業產值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下一、二、三產業融合程度,也反映出產業鏈、價值鏈的發展水平。可見要把農業建成現代化大產業,一是要加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扶持力度,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以及新型農業經營體系,保障小農戶的合法利益;二是要提升農業產業鏈、價值鏈,提高農產品附加值,促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

綜上所述,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現代農業發展水平已經有了明顯進展,并進入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攻關階段。按照中共二十大提出的建設農業強國的戰略目標要求,要集中力量解決若干關鍵問題,如農業科技進步率、糧食安全水平較低,農業勞均資本占有量不足以及農產品加工業產值有待進一步提高,等等。在此基礎之上,合力把握“把農業建成現代化大產業”的科學內涵,全力探索實現建成現代化大產業、建設農業強國的可行性路徑。

三、把農業建成現代化大產業的路徑

以中共十八大以來習近平關于三農工作系列講話精神為指導,基于中國的國情農情,我們把農業建成現代化大產業的具體路徑概括為四個“大”,即“大農業”“大科技”“大開放”“大融合”。

(一)落實“大農業”

“大農業”與“大食物”時常在政策文件中同時出現,事實上,“大食物”是“大農業”在產出維度的表現,“大農業”還涵蓋了供應鏈的概念。習近平在2017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講話中指出:“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動物微生物要熱量、要蛋白。”目前,中國現有耕地191400萬畝,林地425250萬畝,草地396450萬畝,濕地35250萬畝,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54450萬畝,除了耕地已經得到了比較充分的開發利用外,其他資源的利用程度較低。踐行大農業觀,就要在確保生態環境不斷改善的前提下充分開發各類國土資源,構建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結合、植物動物微生物并舉的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多樣化食物需求。此外,“大農業”也是一個供應鏈的概念,意味著農業供應鏈的進一步延長,農產品附加值進一步提高。2022年,中國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農業總產值比為2.52∶1,與發達國家的3.5-4∶1還有較大差距。提升農產品加工業的產值與效能,還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完善區域性預冷烘干、儲藏保鮮、鮮切包裝等初加工設施建設,減少收獲或環節的浪費;二是推廣應用新型殺菌、高效分離等精深加工技術;三是推進農產品加工副產物綜合利用;四是鼓勵大型農民專業合作社從事加工業,把加工增值利潤盡可能留給農民。

(二)實施“大科技”

“大科技”指農業產業的科學技術貢獻率、農業機械化和裝備化水平高。近年來,中國農業科技領域取得明顯的進步,2022年,中國農業科技貢獻率達到62.4%,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3.11%。然而,中國農業核心技術的對外依存度較高,科技成果轉化率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在2020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的講話中,習近平指出:“耕地就那么多,穩產增產根本出路在科技。”“農業現代化,種子是基礎。”因此,建設農業強國的核心是大幅度提升中國的農業科學技術水平。第一,實施農業生物育種重大工程項目,實現糧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第二,統籌推進前端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中端技術模式集成、后端適用技術推廣,構建梯次分明、分工協作、適度競爭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第三,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裝備化。農業機械化的主攻方向,一是薄弱地區(如丘陵地區)、薄弱作物(如土豆、甘蔗、油菜等)、薄弱領域(如適用于大棚及溫室的小型、方便機械)和薄弱環節(如水稻的育秧、插秧環節,玉米山地播種環節等);二是自動化、數字化,在尖端技術應用方面趕超發達國家。農業裝備化的主攻方向,一是不斷提高現有各類溫室的技術水平和容積率,穩步擴大生產水平高的連棟溫室和日光溫室;二是監測田間水分、溫度、風力、蟲情、病情的儀器設備。總之,實施“大科技”就是要通過創新農業科學技術、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和物質裝備水平,使得中國農業的科技水平總體上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三)貫徹“大開放”

“大開放”指中國農業要更加積極主動地與國際接軌,在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國際市場解決供需缺口。習近平在2024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中強調,要“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當下中國居民的食物消費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革,肉類消費比重增加,谷物以及大豆等飼料的需求缺口不斷擴大,除了糧食和肉蛋奶具備高水平自給率以外,大豆等食用植物油的自給率較低。中國食物供需結構性矛盾凸顯,且根據專家預測,今后一段時間中國食物自給率將持續下降。因此,站在食物安全和經濟增長的角度看,必須進一步完善與國際市場的對接機制。首先,要重點增強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一是通過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的理念,降低農產品生產成本;二是要發展生態農業、有機農業,提高農產品的品質。這一點不只針對凈出口的農產品,即便是完全不出口的農產品也要做到降本增效,不能依靠政策和補貼維持國內市場份額。其次,要打造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農產品品牌。目前,中國是世界第一農產品進口國、第五出口國,對農產品國際市場的影響日益增加,因此,要打造國際品牌,讓世界通過農產品了解中國。最后,大力推動農業“走出去”,通過中國企業在海外合理布局,有效化解農產品國際貿易風險,優化國內農產品供應鏈,提高農業產業韌性。

(四)踐行“大融合”

“大融合”具有多重含義,包括城鄉之間、產業之間、物質與精神文化之間等多個維度的融合。首先,走城鄉融合的發展道路。2017年,中共十九大報告中首次提出“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標志著中國城鄉關系從城鄉一體化向城鄉融合階段邁進。建設現代化大產業離不開城鄉融合的大環境,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解決城鄉要素流動不順暢、公共資源配置不合理等問題,從根本上消除影響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其次,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中首次提出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出要積極開發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生態休閑、旅游觀光、文化教育價值。要堅持農文旅融合,培育生態旅游、森林康養、休閑露營等新業態,在融合發展中打造新的農業品牌,改變農業僅僅提供初級產品、原料產品的地位,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最后,實現農村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融合發展。農業產業的發展要和鄉村文化相融合。因為農業本身就是一種文化形態。中國鄉村傳統文化,如節日文化、節氣文化、飲食文化等,無一不是農業社會的產物,無一不與農業密切相關。所以,要充分挖掘農業的文化內涵,按照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的要求,著力推動農耕文明和現代文明要素有機結合,書寫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鄉村篇,使中國農業根基強壯、行穩致遠,真正成為現代化大產業。



責任編輯:經濟研究處

本網為非營利性網站,轉載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來電、來函與我們聯系。
?
主辦單位:中國農墾經濟發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南路96號農豐大廈 郵編:100122
京ICP備11035685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4728號
   
  • <tt id="mbawc"><big id="mbawc"><input id="mbawc"></input></big></tt>
  • <samp id="mbawc"><rt id="mbawc"><input id="mbawc"></input></rt></samp>
    <fieldset id="mbawc"><table id="mbawc"><kbd id="mbawc"></kbd></table></field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