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片在线观看免费观看高清电影,国产尤物精品视频,久久er热在这里只有精品66,CAOPORN免费视频国产

試論北大荒精神(下)

時間:2024-12-24 作者:郭思寶 來源:《中國農墾》雜志 點擊次數:4199

三、北大荒精神的特征

北大荒精神,是北大荒人這個特殊群體,在特殊歷史時期,肩負國家特殊使命,在奮斗中錘煉的偉大精神,具有廣泛的群體性、歷史的繼承性、鮮明的時代性和豐富的實踐性。

(一)廣泛的群體性

群體性是北大荒精神最鮮明的特征。特定的自然條件和社會環境,決定了北大荒的開發建設不可能是個體行為,也不可能是松散的群體行為。共同的使命、理想與目標,把北大荒人聯結成一個團結一致的英雄群體——由轉業官兵、地方干部、大專院校畢業生、內地支邊青年和城市知識青年組成的墾荒隊伍,達百萬之眾。

(二)歷史的繼承性

歷史的繼承性是北大荒精神發展壯大的強大生命力,具體表現為北大荒精神繼承了人民軍隊的光榮傳統,中華民族的優秀美德,知識分子和科技人員的科學求實、甘于奉獻精神,中國青年追求理想、建功立業的精神風貌。正是這些優秀思想、品德、精神和作風,經過長期的互相熏染、不斷的融合和升華,結出了北大荒精神的碩果。

(三)鮮明的時代性

鮮明的時代性使北大荒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作為特定時代產生的特殊精神,北大荒精神同北大荒的事業同生、同育、同步發展,與黨史、軍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緊密相連,是歷史性和時代性的有機統一。

(四)豐富的實踐性

豐富的實踐性是北大荒精神的本質特征。無論在創業開發建設時期、艱苦探索時期、改革開放新時期,還是新時代,北大荒精神一直是北大荒人直面困難、頑強拼搏、開拓創新、深化改革、加快發展的精神支柱,激勵北大荒人不斷前進。北大荒是中國農墾事業的成功典范,北大荒開發建設的成功實踐創造了北大荒精神,并生動地體現了社會主義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性。

四、北大荒精神的地位

(一)北大荒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華民族在漫長的發展歷史中,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這種精神是鼓舞中華民族除舊創新、開拓進取的源泉,也是民族優秀文化得以綿延不斷的巨大內驅力。

北大荒精神根植于中華文明,繼承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吃苦耐勞、百折不撓、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愛國主義是北大荒精神的主旋律,在北大荒人眼中,黨和國家利益高于一切。北大荒事業誕生之初,北大荒人就肩負起國家賦予的特殊使命,一是為建立鞏固的東北革命根據地,創辦糧食工廠,滿足解放戰爭的供給需要;二是探索新中國的農業機械化發展道路,培養干部、積累經驗、創造典型、示范農民。北大荒精神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北大荒人創業開發實踐中的集中反映,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傳承與延伸。

(二)北大荒精神是中國革命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共產黨在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中創造的中國革命精神,是中國人民不甘沉淪、積極進取、奮發圖強的精神境界、精神風貌、精神力量和精神人格的寫照。

1947年,黨中央從延安派出的李在人、周光亞等干部創建了一批公營農場。1949年,一批以安置榮譽軍人為主的榮軍農場創建。1956年、1958年,王震率大批復轉官兵開發建設北大荒。復轉官兵是第一代北大荒人的主體,他們經歷過中國革命血與火的洗禮。可以說,北大荒農墾事業發展歷史與中國共產黨黨史、國史緊密相連;北大荒精神的紅色基因與生俱來,是中國革命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北大荒精神是農墾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艱苦奮斗、勇于開拓”的農墾精神,因被寫入《國務院批轉農業部關于進一步辦好國營農場報告的通知》(國發〔1991〕42號)被明確下來。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推進農墾改革發展的意見》(中發〔2015〕33號)提出:“大力弘揚‘艱苦奮斗、勇于開拓’的農墾精神,推進農墾文化建設,匯聚起推動農墾改革發展的強大精神力量。”

農墾精神的典型代表有南泥灣精神、兵團精神、北大荒精神、華南(海南)墾殖精神、共青墾荒精神、大陳島墾荒精神等。它們在不同的條件下產生,有著不同的特征,但其本質內容和精神實質相統一,都是一種群體意識、群體精神,都有著愛國主義的基本內核和底色,都有著“艱苦”“開拓”“奮斗”等關鍵詞和核心語。

北大荒是中國墾荒事業的縮影,1994年確定的北大荒精神基本內涵的前八個字便源自“艱苦奮斗、勇于開拓”的農墾精神。

作為新中國農墾事業的奠基人,王震早在1986年就曾為北大荒題寫這八個字。北大荒精神是農墾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南泥灣精神一脈相承,皆被納入第一批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皆為農墾精神所滋養,皆因農墾精神發展壯大而大放異彩。

五、北大荒精神的作用

“精神是凝心聚力的興國之魂、強國之魄。”精神的力量,在于它能鼓舞和激發出人的無限潛能與創造力,能把精神動力最大限度地轉化為物質力量。北大荒精神具有導向、凝聚、激勵、輻射和感召等作用。

(一)不忘初心,發揮精神導向作用,實現“糧食工廠”到“中華大糧倉”的轉變

北大荒開發建設之初,就承擔起黨和國家的重要使命,建設“糧食工廠”支援人民解放戰爭,探索新中國農業發展道路,承擔“積累經驗、培養干部、創造典型、示范農民”的主要任務。北大荒精神作為一種先進的群體意識,具有強大的導向作用,培養、造就了一支堅信黨的領導,具有現代科學文化素質的墾荒先鋒、產業大軍。

70多年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百萬墾荒者自力更生,建成了中國規模最大的國有農場群,使黑龍江農墾在屯墾戍邊、發展生產、支援國家建設、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形成了組織化程度高、規模化特征突出、產業體系健全的獨特優勢,是國家關鍵時刻抓得住、用得上的重要力量。2022年,北大荒實現糧食總產量225.66億公斤,為歷史第三高點,分別占全國和黑龍江省糧食總產量的3.29%和29.07%。糧食商品量達214.38億公斤,糧食商品率達95%。1947至2022年,累計生產糧食超萬億斤,達10022億斤。

(二)聽黨指揮,發揮精神凝聚作用,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

北大荒開發建設伊始,黨中央就把探索中國農業發展道路的重任交給了北大荒。北大荒精神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匯聚墾荒者的智慧與力量,吸引墾荒者投身北大荒開發建設事業,創建了初期國營農場群。經過大規模開發,到1966年,基本實現國家提出的建立商品糧基地的要求。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北大荒開始進行農業現代化道路的探索。

1978年,北大荒引進了一批先進農業機械設備,裝備友誼農場五分場第二生產隊,使其成為“中國農業現代化的一個窗口”。1980年,與日本日綿實業株式會社合作,實施了在三江平原開發30萬畝耕地的大豆補償貿易項目,建成北大荒開發史上第一個現代化農場——洪河農場。1985年,開始全面興辦職工家庭農場。1990年,啟動“以稻治澇”戰略,實施100億斤商品糧基地建設項目。

2000年,黨和國家提出“發揚北大荒精神,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北大荒開始以農田水利化、農業機械化、農業產業化和農業科學化建設為重點,全面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2004年至2005年,實施現代農機裝備工程項目,裝備105個現代農機裝備試驗區、示范區。2007 年,開始按照規模化、標準化、機械化、集約化、產業化要求,創建國家現代化農業示范區,充分發揮其現代農業展示、科技創新研發、成果轉化示范、技術推廣帶動、農業人才培訓、休閑旅游觀光的六大功能和作用,示范帶動墾區及周邊農村現代農業建設。2008年,加快旱澇保收高標準農田建設。到2010年,北大荒農業科技貢獻率達67%、科技成果轉化率達82%,當年被農業部命名為“國家現代化大農業示范區”,成為國家重要商品糧生產基地、加工基地和糧食戰略后備基地,基本實現了農業現代化。

此后,北大荒向著更高水平的農業現代化前進。2020年,啟動10個第一批數字農(牧)場試點。2021年,大規模“無人化農場”建設示范項目落地,形成了6個智慧農場群。到2022年,北大荒建有高標準農田198.3萬公頃,糧食處理中心407座,種子加工廠44個,水泥曬場4058.4萬平方米,農用飛機場64處;農用機械總動力1364萬千瓦,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99.7%。北大荒實現了農業生產全過程、全面積、全作物機械化,農業機械化率和農業勞動生產率均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三)牢記囑托,發揮精神激勵作用,全面深化改革,扎實推進“三大一航母”建設

北大荒牢記習近平總書記“中國糧食、中國飯碗”的囑托,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擘畫的“三大一航母”宏偉藍圖,推進由政企合一體制向企業集團化體制改革。面對管理體制尚未完全理順、經營機制不活、社會負擔重、政策支持體系不健全、部分國有農場生產經營困難等問題,北大荒精神的強大驅動力激勵北大荒人攻堅克難,全面完成了行政職能移交、深化事業單位和辦社會職能改革,實現了政企分開、事企分開、社企分開。全面完成了墾區集團化、農場企業化改革, 構建了以資本為紐帶的母子公司管理體制, 北大荒集團真正成為了獨立的市場主體。實施了“三大一航母”戰略,努力創建糧食生產大基地、經營服務大企業、全鏈條高端化大產業。

2022年,北大荒實現營業總收入1913.1億元,同比增長27.9%;利潤總額15.8億元,同比增長5%;企業增加值633.2億元,同比增長6.8%。“北大荒”品牌價值達1706.96億元。北大荒充分發揮了“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的國家隊、中國特色新型農業現代化的示范區、農業對外合作的排頭兵、安邊固疆的穩定器”的作用。

(四)牢記使命,發揮精神引領作用,探索創建農業農村現代化服務體系,為示范引領建設農業強國提供“北大荒模式”

北大荒創建伊始,就承擔了“示范農民”這一重任。隨著國營農場的不斷發展,北大荒對農村的示范作用也逐步顯現。以1954年為例,黑龍江省農民的小麥平均畝產達56.5公斤,而國營農場小麥平均畝產達80.5公斤。國營農場培育和繁殖了一些適應當地土壤氣候條件的優良品種,并支援當地農民。1954年,永安農場向附近農民推廣平均畝產可達185公斤左右的“農林29號”小麥良種85萬公斤。隨后的幾十年間,國營農場持續為周邊農民提供了大豆、玉米、畜禽等多類優良品種,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國營農場還為附近農民提供技術指導。寧安農場從1951年開始連續3年為當地“團山子集體農莊”組建機耕隊,承擔開荒、整地、播種、收獲、脫谷任務。據1954年通北、二龍山、九三、紅旗、永安等5個農場的統計,他們給附近農民代耕的面積超過1500公頃,農民普遍反映機械作業既快又省力,作業的質量也超過畜力。1980年7月,克山農場派出37名機務骨干到鄰近8個公社幫助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黑龍江省委對此批轉了《關于搞好場社協作的報告》,要求人民公社向國營農場學習。

2002年,黑龍江省委、省政府提出開展“場縣共建”活動,九三、齊齊哈爾、紅興隆、北安等分局的15個農場組織181臺拖拉機和344臺收獲機到周圍市縣農村開展跨區作業,作業面積達2.23萬公頃。2013年,北大荒深入開展墾地共建,農機“三代”作業、農技推廣、龍頭企業拉動基地面積均達333萬公頃。2017年11月,七星農場技術人員來到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駐村幫扶發展農業生產,到2021年,北大荒小崗村農業社會化服務中心企業化經營覆蓋安徽省4個核心示范區,服務面積2萬余公頃。到2022年,北大荒在全國糧食生產優勢區成立了23個區域農業綜合服務中心,探索出農業農村現代化服務“北大荒”模式,打造了200個示范點,農業現代化服務面積達321萬公頃,帶動小農戶350萬戶,糧食增產10.76億公斤,節本增效26.93億元。

(五)扛起責任,發揮精神感召作用,胸懷“國之大者”,成為國家關鍵時刻抓得住、用得上的重要力量

一是支援兄弟墾區。1960年6月,牡丹江墾區抽調組織10個總場、50個分場、250個生產隊和一個職工醫院的整套干部,隨帶機車、物資等,支援新建的呼倫貝爾農墾局。1960年春夏之交,湖北、河北、山東等地麥收機械、人力緊張,北大荒抽調聯合收割機200余臺,隨同機組人員前赴支援。1975年9月,河南省遭受特大洪水襲擊,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從各師團抽調拖拉機和機具,實行分區縣包建的辦法,使駐馬店、逐平、西平等重災區較快地得到恢復,當年播上了冬小麥等越冬作物,開春后又搶播了夏熟作物。

二是支援國家建設。每當國家和各地出現困難時,北大荒都挺身而出。1958年10月,北大荒為支援首都建設,組織八五○、八五二等農場近萬人大軍開赴完達山原始森林。復轉官兵們進入林區,住地窖、睡地鋪,采伐時用鋼鋸鋸、斧子砍,運木材時用杠子抬、木棍撬,日夜苦戰。到1959年3月,共外運木材21萬立方米,有力地支援了首都建設。20世紀60年代,嚴重自然災害襲來,在農場糧食尚不能自給的情況下,八五三農場堅持上繳,完成了300萬公斤的國家征購糧任務,還從農場的種子、口糧、飼料糧“三留糧”中擠出31.5萬公斤支援災區,為國家分憂。當年,北大荒人咬緊牙關,向國家交售糧食1.8億公斤,完成大豆出口任務3000萬公斤。2003年,“非典”肆虐,北大荒啟動48條生產線,裝滿新米的列車駛向北京,2000多噸精制大米擺上了超市的貨架。2008年汶川地震后,北大荒用3天時間緊急加工2460噸優質大米,通過專列運往四川災區。2010年,在西南五省大旱的嚴峻時刻,北大荒向災區緊急調運大米2400噸。2020年疫情期間,北大荒緊急調運大米5000噸,確保北京市大米價格穩定;緊急調運大米1500噸、玉米6100噸、豆粕4392.4噸,馳援湖北。

三是安置城市待業青年。20世紀60年代,我國大城市出現了人口多、就業難兩大難題,北大荒成為維護社會穩定的“緩沖器”,安置城市知識青年54萬之多。其中,北京市88316人、上海市117224人、天津市52945人、浙江省29712人、黑龍江省253963人、其他省市7407人。

四是屯墾戍邊。根據國內外形勢及戰備任務的需要,1968年,沈陽軍區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成立,擔負著保衛邊疆、建設邊疆、發展生產的屯墾戍邊任務,尤其在珍寶島自衛反擊作戰支前保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其中,擔架營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1969年3月至1970年6月,歷時15個月,勝利完成支前任務。擔架營一連三排經沈陽軍區批準,榮記集體二等功一次。到2022年,北大荒共有39個邊境農場,其中16個農場位于邊境線上,成為維護邊境安全的重要屏障。

六、北大荒精神的時代價值

黑土地上孕育鍛造的北大荒精神,是北大荒滄桑巨變、取得歷史性成就的制勝法寶,也是新時代再創輝煌的源頭活水,必將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散發出耀眼的光芒。

(一)以北大荒精神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為深入實施“三大一航母”建設工程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百萬墾荒者移民北大荒,與大自然抗爭,創辦“糧食工廠”。黑土地為百萬墾荒者提供了干事創業的空間,激發出豐富的想象力和強大的創造力。北大荒人憑借不等不靠、迎難而上、埋頭苦干、拼搏實干的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精神,解放思想、敢闖敢試的勇于開拓精神,不圖名利、忘我工作的甘于奉獻精神,書寫了人類拓荒史上的壯美詩篇。

奮斗新時代、奮進新征程,要進一步傳承弘揚北大荒精神,繼續發揚自力更生的精神,走高水平的自力更生之路。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建設現代農業大基地、大企業、大產業,努力形成農業領域的航母”的殷切希望與囑托,牢牢把握在國家發展大局中的戰略定位,牢固樹立使命意識,發揚擔當精神,增強開拓前進的信心、勇氣和力量,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要加快建設現代農業大基地,全面提升糧食綜合產能,提高糧食安全保障能力;加快建設現代農業大企業,全力建設集糧食生產商、農產品制造商、農地運營服務商、糧食和農產品貿易商于一體的國際化現代農業企業;加快建設現代農業大產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奮力實現由“中華大糧倉”邁向“綠色智慧大廚房”“國際大糧商”的轉變。

(二)以北大荒精神激發潛能,在北大荒全面開啟“二次創業”新征程上凝聚奮進力量

在北大荒艱苦創業的歷史長河中,涌現出一批批將一生奉獻給黨的事業、奉獻黑土地的農墾先驅們,涌現出一批批將青春、知識與力量奉獻給北大荒的英模們。在先驅、英模的帶動下,北大荒鑄就了140余萬人組成的職工隊伍——“這是一支有政治覺悟、有紀律、有技術、有艱苦奮斗傳統的隊伍”,他們將北大荒農墾事業從一個起點推向另一個起點,從一個臺階推向更高的臺階。

奮斗新時代、奮進新征程,要進一步傳承弘揚北大荒精神,繼續發揚艱苦創業精神,埋頭苦干、勇毅前行,走新時代的艱苦創業之路。匯聚北大荒人的智慧與力量,勇于開拓,大膽創新,以農業社會化服務為載體,示范帶動中國農業農村現代化,助力鄉村振興和農業強國建設,使北大荒在全面開啟“二次創業”新征程上,切實發揮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推進鄉村振興的“國家隊”、引領農業強國建設的“排頭兵”和構建中國特色農業經濟體系的“領頭雁”作用。

(三)以傳承、弘揚北大荒精神為核心,繁榮北大荒文化

艱苦卓絕的拓荒歷程,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北大荒文化,在黑土、軍旅、知青、移民、拓荒文化等元素的滋養下,北大荒人創造了獨具魅力的北大荒精神。在北大荒精神的感召下,北大荒文化實現繁榮發展。

奮斗新時代、奮進新征程,要進一步傳承弘揚北大荒精神,加強北大荒文化建設,以文化為支撐,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鑄精神之魂,立文化之根,促經濟之葉茂,結效益之碩果,提升文化軟實力和影響力,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以培根鑄魂為出發點,實施藝術精品創作工程,創作比肩《老兵新傳》《北大荒人的歌》《大荒涅槃》的優秀作品。用好北大荒博物館、北大荒開發建設紀念館、中國青年志愿墾荒紀念館、梧桐河抗聯紀念館等文化陣地,廣泛開展群眾文化活動,以文興業、以文化人。推進中國綠色米都(建三江墾區)、中國綠色大豆之都(九三墾區)、中國北大荒文化之都(牡丹江墾區)、中國曲藝之鄉(寶泉嶺墾區)、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二九〇農場)、全國文化先進集體(八五七農場)等農業文化名片建設,促進農業與文化、科技、旅游融合共興,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以“綠色、健康、使命、擔當”提升“北大荒”品牌價值,做良心企業、放心產品,勇擔社會責任,厚植品牌文化底蘊,以文化力提升“北大荒”品牌力。

(四)以北大荒精神引導黨員干部發揚優良傳統,弘揚新風正氣

70多年來,北大荒黨員干部信仰如一、政治品格如一、優良作風如一。他們身上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初心,敢于擔當的高尚政治品格和崇高價值追求。北大荒精神是引導教育黨員干部發揚優良傳統,弘揚新風正氣,抵御腐朽作風侵襲的強大思想武器,是北大荒的傳家寶。

奮斗新時代、奮進新征程,要進一步傳承弘揚北大荒精神,以北大荒精神滋養初心、淬煉靈魂、砥礪品格。北大荒人要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性修養,強化法紀觀念,繼續發揚“勇于開拓、甘于奉獻”精神,做到勇往直前、勇于探索、不畏苦難、任勞任怨,以趕考的清醒和堅定答好新時代的答卷。

新征程上,北大荒精神正激勵著北大荒人,胸懷“國之大者”,以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為己任,書寫北大荒打造中國農業航母的新傳奇,以新輝煌新業績鑄就新時代精神豐碑。北大荒精神也必將激勵全國人民干事創業,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

參考文獻:

[1] 楊劍豪.省委省政府隆重舉行紀念大會表彰轉復軍人開發建設墾區歷史功績[N].農墾報,1986-7-24(1).

[2] 鄭加真.黑龍江省志·國營農場志[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2.

[3] 孫勇才.北大荒精神[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5.

[4] 陳俊生.國務委員陳俊生在黑龍江墾區開發建設5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N].農墾日報,1997-8-31(1).

[5] 趙國維.姜春云在人民大會堂接見北大荒精神報告團[N].農墾日報,1997-9-3(1).

[6] 趙培興,申立國等.開發建設北大荒[M].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8.

[7] 鄧力群,馬洪,武衡.王震傳[M].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9.

[8] 齊長伐.復轉官兵開發建設北大荒[M].哈爾濱:黑龍江省新聞出版局,2000.

[9] 人民日報評論員.歷久彌新的北大荒精神[N].人民日報,2007-8-16(1).

[10] 韓乃寅,逄金明.北大荒全書[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7.

[11] 鄭加真.中國東北角——北大荒六十年[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7.

[12] 人民日報評論員.以北大荒精神鼓舞信心、鼓舞斗志[N].人民日報,2021-11-15(1).

責任編輯:農墾經濟研究會

本網為非營利性網站,轉載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來電、來函與我們聯系。
?
主辦單位:中國農墾經濟發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南路96號農豐大廈 郵編:100122
京ICP備11035685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4728號
   
  • <tt id="mbawc"><big id="mbawc"><input id="mbawc"></input></big></tt>
  • <samp id="mbawc"><rt id="mbawc"><input id="mbawc"></input></rt></samp>
    <fieldset id="mbawc"><table id="mbawc"><kbd id="mbawc"></kbd></table></field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