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杯”中國農墾“品牌故事”征文活動由中國農墾經濟發展中心、中國農墾經濟研究會共同舉辦。活動自啟動以來,受到廣泛關注。各墾區、農墾企業及農墾產品消費者積極撰文投稿,用文章展現農墾的品牌文化、品牌形象。本欄目自6月22日起對有代表性的品牌故事進行推送,以故事充分展示農墾品牌的特色、內涵和價值。
邂逅伊力特,是在12年前的秋天。第一次去新疆,第一次去伊犁。
誰能想到,大美新疆迎接我的竟然是那手雷似的老酒,不驚不乍,默默無語。細細端詳,白瓷酒瓶上三個大字:伊力特。
一早從江南出發,飛烏魯木齊后轉機伊寧,再乘近三個小時的中巴,抵達結對援疆的鞏留縣城,已是晚上十點。自然,第一件要做的事,對于主人來說,是接風洗塵;對于我們來說,是填飽饑腸轆轆的肚子。
在發表了一番熱情洋溢的歡迎辭后,主人對伊力特作了隆重推介:這是由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所屬企業,用天山雪水、伊犁河谷優質高粱、小麥、大米、玉米、豌豆等五糧為原料,采用傳統工藝及現代科技,精心釀制的本地白酒,飽含著兵團人的智慧、精誠和熱忱,被譽為“新疆第一酒”“新疆茅臺酒”。說完,主人熱情地給我斟上滿滿一杯。向來與白酒無緣的我,不覺面露難色。主人是身高1米95的哈薩克族壯漢。他狡黠地笑道:“不要怕么,你肯定行的。”我勉強笑笑,心想,以縣長的塊頭和酒量,我們今天不醉才怪。
按當地不成文的規矩,主人們一個個站起來敬酒,人人先喝三杯。輪到客人敬酒,我豁了出去,也是三杯。如此有來有往,再加上規定動作外的互相敬酒,究竟喝了多少杯?怎樣進的房間?因想不起來,也就干脆不去想了。到第二天早上,當夜晚陶醉的靈魂醒來時,很少喝白酒的我,原本擔心參加不了上午的現場考察,居然頭不疼、腦不熱、眼不花,不覺心中竊喜。自此,伊力特,這傳說中好酒的名望,長在我的心底,不再有絲毫的動搖和懷疑。
以后兩天,在商定好援疆計劃和工作后,我們感受祖國之大,體驗新疆之美。聆聽花開,陶醉山野;徜徉河谷,漫步草原,享受著美景、美酒。美景無限美,美酒伊力特。
也許是伊力特給我的美好印象,返回時,我特意買了兩瓶帶回家。喝完后,難于釋懷,又托援疆工作組的同事,替我買了兩箱。再以后,為免麻煩同事,干脆直接從網上下單。這幾年春節前,每年都會網購個十箱八箱,既用于宴請親友,又用于饋贈長輩?!亮μ?,成了我們全家的專供酒。
之所以對伊力特情有獨鐘,是因為我堅信,酒是有品格的,酒是有靈魂的。技藝精湛、良心釀造的伊力特,堪稱酒中驕子。對這一酒中驕子,我獨鐘情于她的綿柔、醇和以及長久愉悅的回味,如情誼,如愛憐,如李太白“天子呼來不上船”的飄飄欲仙。
說不完的依力特,道不盡的伊力特。前年9月,我又去了新疆,到了伊犁。這一杯伊力特,老友重逢,讓我激情澎湃,文思泉涌,寫就了發表于《人民日報》(海外版2018年11月1日)的《印象五家渠》一文,也算是不負主人、不負新疆、不負伊力特。
有人說,酒是液體的火焰;有人說,酒是天使的唾液;又有人說,酒是詩與愛情的羅曼蒂克泡沫……無論高貴還是卑微,只要一杯在手,都可以在酒中體驗滿天星斗撲面而來的感覺,讓失意煙消云散。經歷之后,我自然相信這一切都是真的。
正如幸福的種子,不需要刻意播灑一樣,多少年過去了,伊力特于我,滋味依然,激情如故。因為她,一直占據著我的酒柜、我的味蕾、我的內心。
作者簡介:丁學東,筆名丁東,1967年出生,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畢業,民盟盟員。2007-2017任江蘇張家港市政府副市長,現任張家港市政協副主席。
(中國農墾品牌故事征文活動自2020年5月開始啟動,目前已收到多方投稿,即日起刊發。活動截至2020年9月15日,歡迎投稿,詳見http://gdmee.com/ShowArticles.php?url=BjoMaVs7UGUAMFIxBzQHZQRq)
責任編輯:經濟貿易處